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台湾农会经验

发布时间:2018-02-21 17:44

  本文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业专业合作组织 可持续发展 出处:《地方财政研究》2015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作为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微观载体之一,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在实现规模经济、节约交易费用、降低信息不对称和抵御风险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其快速发展将有利于促进以户为单位的农村富余人口转移,进而在稳健推进的城市化中,实现三农问题破解和城乡协调发展。在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过程中,台湾农会将供销、信用、推广、保险等业务融于一体,创造了小农户可持续经营的新模式值得借鉴。我国应按照"五好"标准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框架,并从政策支持、治理机制、服务模式、融资渠道、人力资源等方面协调推进。
[Abstract]:As one of the important micro carriers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agricultural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have unique advantages in realizing economies of scale, saving transaction costs, reducing 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resisting risks. Its rapid development will help to promote the transfer of surplus population in rural areas based on households, and then realize the solution of "three rural problems" an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the steady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fessional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s, The Taiwan Farmers Association has integrated supply and marketing, credit, promotion, insurance and other businesses, and has created a new model of sustainable management for small farmers. China should establish a framework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ive good" standards. And from the policy support, governance mechanism, service model, financing channels, human resources and other aspects of coordin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
【分类号】:F321.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纪玉山;钟绍峰;张忠宇;;中介组织的经济学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03期

2 马先标;;稳健快速推进城市化中的农村富余人口转移——以农户为单位的转移模式新探讨[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05期

3 李永东;;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经济学家;2013年01期

4 徐生菊;张浩;;基于农合组织的农产品供应链知识共享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1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荣胜;;河南农村人口就地向城镇转移成本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4年02期

2 张万强;兰晓红;;加快推进东北行业服务性社会组织改革发展的若干思考[J];地方财政研究;2014年12期

3 侯靳怡;杜晓琳;;哈尔滨市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思考[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年06期

4 马先标;安月梅;;候鸟型生活的终结:农民工择巢命题解读[J];理论与现代化;2012年01期

5 周家明;;包容性发展:从“半城市化”走向“城市化”[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黄智君;;传统国家农贷的道义性与现代合作农贷的嵌入困境[J];理论界;2014年02期

7 姚远;;从美国、以色列、瑞典农业合作组织中得到的启示[J];农业科学研究;2014年01期

8 阎占定;;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乡村社会建设参与分析[J];理论月刊;2014年08期

9 姜亦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成就、问题与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年09期

10 任海洋;;山东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路径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4年3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存岭;赵德勤;孙浩;;加强农民专业协会规范化建设提高运作质量[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2 马先标;;论中国特色城镇化稳健快速发展的战略模式构建[A];陕西改革与新丝路新城镇建设研究2014年优秀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佳;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宋春红;我国二手房经纪市场效率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张忠宇;我国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机制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李小丽;三螺旋模式下大学技术转移组织构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王海涛;产业链组织、政府规制与生猪养殖户安全生产决策行为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6 徐全忠;主体功能区视阈下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7 李婵娟;合作与不合作:合作经营与家庭经营的发展策略和生存空间塑造[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8 靳俊喜;农产品“农超对接”模式发展的机理与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9 李小丽;三螺旋模式下大学技术转移组织构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吕思杨;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金融支持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倩;青岛市民间借贷中介机构行为特征与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白娜;山西省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3 谢宁;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4 朴巍;市场中介组织的经济法制度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9年

5 邹小双;重庆农村经纪人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魏翔;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问题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2年

7 祁雪;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人口问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莹;乡村社会中的合作逻辑:农民合作的发生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肖彩琴;农科大学生科技素养的培养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10 李泽;温州市农村社区建设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诗波;郭敏;;基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农合组织作用机理及制约因素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6期

2 张梅;郭翔宇;;食品质量安全中农业合作社的作用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黄桂红;贾仁安;;基于动态反馈分析的农产品供应链整合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08年08期

4 徐宪平;;关于美国信用体系的研究与思考[J];管理世界;2006年05期

5 张晓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探析[J];管理世界;2009年05期

6 黄季q;邓衡山;徐志刚;;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及其影响因素[J];管理世界;2010年05期

7 姜方桃;;农产品产业供应链创新模式及其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2009年12期

8 张维达,毛健;发展和规范经济鉴证类中介机构[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2期

9 马先标;陈明;;中低收入群体“房困”难题的破解路径[J];开放导报;2009年02期

10 罗峦;;国外农产品供应链组织变革新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兰州学刊;2010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葛文光;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小庆;对发展我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思考[J];江西农业科技;2003年11期

2 卫龙宝,卢光明;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控制的运作机制探析——以浙江省部分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07期

3 张莉萍;邓炜;;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户增收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15期

4 左雷;;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类型、问题分析及政策建议——基于镇江地区21家合作组织的调查[J];农家之友(理论版);2010年12期

5 钱升山;发展专业合作 注重四个坚持[J];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2000年11期

6 魏志林 ,邱小鑫;通州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调查[J];上海经济;2002年05期

7 杨耀荣,肖小波;湖南农垦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垦;2005年09期

8 张敬荣;;农业流通专业合作组织的类型、机制及绩效[J];甘肃农业;2006年11期

9 李琛;罗军;;重新审视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地位与作用[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10 兰闳;李燕琼;;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探索与发展——以绵阳市为例[J];商场现代化;2008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卢昌军;;湖北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发展的思路[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孙国兴;巩前文;;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模式选择与运行机制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3 黄祖辉;何乐琴;陈红金;陶冠军;;浙江省农技推广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A];第三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金龙;强化工业带动指导思想不断壮大县域经济 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农民持续增收[N];焦作日报;2007年

2 马德明;让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活”起来[N];河北经济日报;2010年

3 记者 于险峰 张仁军;辽宁年内再增农业专业合作组织4000个[N];农民日报;2013年

4 孙宝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N];中国改革报;2005年

5 记者 甘勇、实习生 陈莹、黄永生、通讯员 钟平;刘友凡要求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为全省农民增收作贡献[N];湖北日报;2004年

6 通讯员 钟平 记者 董瑞杰;我省加快培育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N];湖北科技报;2004年

7 宋蕙;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是产业化经营的必然[N];人民政协报;2005年

8 王晶 熊学慧;“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进入发展元年[N];中国经营报;2005年

9 ;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覆盖规模小 区域差距大[N];中国信息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孙乃会;袁汉民委员:应大力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组织[N];农民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法军;莱芜市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王念;关系产权影响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社会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3 周一峰;诸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模式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224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15224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6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