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方略与地方协同: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人才培养与流失问题研究
本文选题:黑龙江 切入点:老工业基地 出处:《继续教育研究》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黑龙江省作为老工业基地,在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方面曾经历两次重大的历史机遇期,实现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需要制定适应省情的发展战略。文章结合黑龙江省的人才流失现状,围绕习近平关于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大国方略与地方协同过程中,具体阐述黑龙江省在人才流失方面存在的问题。制约人才培养的主要矛盾涉及自然与社会等多重因素,重点从人才环境入手,深入发掘以黑龙江省为例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在人力资源方面可能采取的积极对策,探寻黑龙江省以人才培养促进经济结构改造升级的有效路径。
[Abstract]:As an old industrial base,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s experienced two major periods of historical opportunity in term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alent training, to realize the overall revitalization of the old industrial bas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It is necessary to formulate a development strategy adapted to the situation of the province.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brain drai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e article revolves around Xi Jinping's spirit of a series of important speeches on comprehensively revitalizing the old industrial base in the Northeast, and in the process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strategy of the big country and the localitie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brain drai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e main contradiction restricting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volves many factors, such as nature and society, focusing on the talent environment. Taking Heilongjia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ositive countermeasures that may be taken by the old industrial base in Northeast China in terms of human resources, and explores the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economic structur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rough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务处;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2016年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高等院校地方适应性人才培养对策研究”(编号:GJC1316097) 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项目协作培养模式研究”(编号:JGXM_HLJ_2016087)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综合项目“高等院校师范性人文教育机制研究”(编号:X2015-3-011);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科项目“实现‘中国梦’的文化选择与建构研究”
【分类号】:C96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杨;韩琳;;辽宁老工业基地失业问题现状及治理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2 李培忠;为振兴老工业基地培养人才[J];辽宁经济;2004年12期
3 刘运策;;做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 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打基础——吉林省委书记王云坤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调研时要求[J];劳动保障世界;2004年02期
4 小栗;;老工业基地的民生新路[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0年11期
5 刘聪;;老工业基地的就业冲突问题——评《论就业伦理》[J];经济视角(B版);2005年03期
6 马月婷;刘英伟;;技术拔尖人才流失——老工业基地振兴背后的隐忧[J];中国人才;2007年15期
7 ;吉林省振兴老工业基地2004—2010年职业培训规划[J];吉林政报;2005年01期
8 海城;姜鸥;;老工业基地女性就业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对策[J];学理论;2005年09期
9 刘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出路在于人才的振兴[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年07期
10 陶利波;;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研究[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穆怀中;;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人口和就业问题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9-2010年度][C];2013年
2 张世奇;谭靖;;老工业基地人力资源开发与产业结构调整传递机制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辽宁省委书记 王珉;激励引领各类优秀人才投身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第一线干事创业[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4年
2 王斌;老工业基地蓝领人才优势渐失[N];中国工业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丁永勋;如何把农民变技工:老工业基地遇到新问题[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4 本报通讯员 沈仁;人才集聚加速老工业基地振兴[N];中国人事报;2007年
5 实习生 叶翠 记者 金姝;资助我省人才赴发达国家深造[N];吉林日报;2011年
6 辽宁省鞍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人事局局长 吴绍维;准确把握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人才需求[N];中国人事报;2004年
7 特约记者 华 玲;吉林: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人才保障[N];中国人事报;2006年
8 刘荣升;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N];黑龙江日报;2004年
9 记者 孙秀霞;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 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N];黑龙江经济报;2007年
10 记者 魏巍;吉林精英“海外造”[N];长春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吴清;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模式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2 李琳君;东北老工业基地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3 吴春红;东北老工业基地女性就业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郑爱丽;东北老工业基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5 孙小娟;东北老工业基地劳动力总量供求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619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1561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