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比较研究
本文选题:发达国家 + 发展中国家 ; 参考:《软科学》2014年06期
【摘要】: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切入点,从意识现状、实施现状和信息披露现状三个角度,对比两种发展水平国家间企业社会责任的差异。从总体上看,发达国家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实践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但是同一发展层次的国家间也会存在差距。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披露的重点都是人力资源方面,对环境责任的披露是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所没有的。从法律规定、政府作用和文化价值观三个方面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
[Abstract]:Taking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etween countrie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development from the three angles of consciousness, implementation and information disclosure. Generally speaking, the awareness and practice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developed countries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but there will also be gaps among countries at the same level of development. In the aspec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formation disclosure, whether developed or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emphasis of disclosure is on human resources, and the disclosure of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is not available in most developing countr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of the difference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legal regulation, government role and cultural values.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7207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630009)
【分类号】:F27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晋伟,吴园一;我国内外资企业技术管理的比较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09期
2 康华一;;中外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的比较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张克俊;;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比较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6年03期
4 罗鸣凤;邱梅珍;;现代奥运经济收益行销策略比较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年25期
5 沈小贤;;产业创新网络的比较研究——以传统和高新产业为例[J];特区经济;2007年01期
6 黄志强;;业绩评价比较研究及其对公司治理的启示[J];商业时代;2007年17期
7 朱永华;;湖北省与沿海省市企业竞争力实证比较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年25期
8 静天魁;;ISO 9000族标准与全面质量管理比较研究[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屠凤娜;杨智华;;基于产业特点的产业集群战略比较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07期
10 蔡椺;;国内外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比较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谭宏;谭政勋;李元平;;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及产业竞争力的比较研究——以珠海与珠江三角洲为视角的比较[A];“广东科技情报服务促进广东经济发展”综合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寒松;;高语境文化下家族企业知识传承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张洪潮;赵公胜;;大型集团化和产业集群化的进化博弈分析——基于企业视角[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文云;李勇;孙玉伟;耿庆军;;国内外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体系研究比较[A];全国第十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杨华;刘荣;;中国与日本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比较研究[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下)[C];2004年
6 王兵;赵树智;;关于中国高科技产业化模式比较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7 郭铁民;;股份合作经济比较研究[A];当今中国经济学八大理论热点[C];1994年
8 刘旭;;一项国营企业与合资企业激励模式的比较研究[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9 湖南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课题组;;湖南与浙江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比较研究[A];民营经济研究论文选粹[C];2004年
10 张立;吴国华;;民族地区骨干企业比较研究——经济中的文化思考[A];2006年湖南社科联学科前沿问题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范昕邋宾玉洁;中外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比较研究[N];金融时报;2008年
2 黄杰辉;国企借鉴淡马锡董事会建设经验[N];首都建设报;2007年
3 李立;这些公司 谁比谁更“女人”[N];中国经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孙成娟;发挥协会优势 推动企业发展[N];延边日报;2008年
5 石决明;有研发强势才有竞争优势[N];中国医药报;2006年
6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副所长;日本九州大学法学研究院法学博士;《劳动关系》杂志主编 彭光华;高效率人力资源管理:日本企业还是美国公司?[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7 记者 苏雁;苏州市民营企业超10万户[N];光明日报;2006年
8 见习记者 曹婧逸;西方企业文化不需要本土化[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9 孟祥馨;民族精神: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灵魂[N];河北日报;2007年
10 相晓冬;企业家独占个人品牌榜鳌头[N];中国企业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立勇;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卢杰;家具产业集群竞争力比较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3 姚洁;中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作用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吴金园;工业管理体制比较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5 王玉英;控股股东类型与控制权私利的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庞俊涛;美日中小企业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缪仁炳;温州、关中两地创业倾向比较[D];浙江大学;2005年
8 和矛;基于嵌入理论的中国东西部创业影响因素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赵新洁;公司治理背景下中国国有企业管理者激励问题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3年
10 林昆辉;两岸中小企业发展、融资与信用保证体系的比较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利;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外比较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2 宗生;青岛市上市公司企业核心竞争力比较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汪彩虹;国内外企业自主创新政策体系的比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陆红光;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中外著名经济型酒店品牌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5 吴志军;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战略比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李师任;韩中企业文化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张显东;一汽解放公司质量管理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杨宗书;中外无形资产会计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9 邹琦;美日中小企业融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素华;中外品牌价值会计问题的比较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732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1873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