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基于地方经济发展视角的成人高等教育管理

发布时间:2018-05-11 22:18

  本文选题:地方经济 + 成人高等教育 ; 参考:《继续教育研究》2015年07期


【摘要】:教育与经济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两大基础,地方经济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决定了教育的规模、速度和结构,成人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地方成人高等教育为拉动地方区域性经济发展,起到了基础性、关键性作用。这些年地方经济社会之所以发展很快,与地方成人高校培养、聚集大批人才是密不可分的。然而,随着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转型,成人高校在配合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在办学规模上片面追求"大而全"、课程体系模式单一、教学手段陈旧、成人高等教育目标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地方成人高校只有在办学规模上走特色发展之路,创新专业方向,拓宽招生思路,调整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切合实际地定位成人高等教育目标,才能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多做贡献,做大贡献。
[Abstract]:Education and economy are the two foundati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provides the materi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determines the scale, speed and structure of education. Adult higher education provides high quality human resour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Local adult higher education plays a fundamental and key role in stimulating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and society in recent year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ultivation of local adul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gathering of a large number of talents. However, with the adjustment of loc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dul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process of matching and supporting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till have one-sided pursuit of "large and complete" in the scale of running a school, a single model of curriculum system, and outdated teaching methods. The goal of adult higher education is short of maneuverability. Local adul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only take the road of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on the scale of running a school, innovate the direction of specialty, widen the train of thought of enrollment, adjust the course structure, renew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position the goal of adult higher education scientifically, reasonably and realistically. Ability to make more contribution to loc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make big contribution.
【作者单位】: 淮阴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立项课题“苏北农村老年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编号:D/2013/01/124)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7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磁滋,陈利利;黄石地方高校应定位于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左家奇;服务地方经济 培养高技能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27期

3 张永顺;构筑大接待格局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J];秘书工作;2005年09期

4 何本初;;地方本科院校要紧密融入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中[J];滁州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陈礼达;;融入地方经济 为区域创新服务[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年05期

6 董文波;王大成;;浅论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的对接[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蓝爱群;;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15期

8 ;关于征集“地方高校发展及其服务地方经济”优秀论文的通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12期

9 ;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高层论坛[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02期

10 ;关于征集“地方高校发展及其服务地方经济”优秀论文的通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时旺;;加强和完善地方经济调控[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理论与实践[C];1993年

2 赵佩华;;从广东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看我国政府行为的重要性[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3 张宝通;;借助国家区域大战略 助推地方经济大发展[A];陕西统筹城乡发展研究[C];2011年

4 林翠松;;弘扬福寿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A];福寿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钱丽苏;计方;;地勘单位融入地方经济的实现途径[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庞云贵;;用区域特色文化助跑地方经济腾飞[A];2014年贵州社科学术年会学术专场研讨会暨“以区域特色文化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7 丛琳娜;;乡镇图书室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李晶;;重塑社会资本 发展地方经济——以汕头市重建信用为例[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二辑)[C];2007年

9 周家纯;;加强软科学研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决策服务[A];中国老科协为实施“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研讨会文集[C];2006年

10 武力;;1949年以后毛泽东对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的探索[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邵士官;发展地方经济的新观念[N];联合日报;2005年

2 实习生 王引泉 记者 王国忠;为发展壮大地方经济建言献策[N];抚顺日报;2006年

3 张敏;推进抚顺地方经济健康快速发展[N];抚顺日报;2006年

4 记者  邵雪廉 实习生 严丹;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N];金华日报;2007年

5 记者 禄永峰;沟通情况分析形势 实现金融工作和地方经济共同发展[N];陇东报;2006年

6 宁大伟 记者 吕红丽;拓宽范围 为地方经济发展助力[N];盘锦日报;2006年

7 记者 马晓蓉;加快企业发展为地方经济多做贡献[N];朔州日报;2007年

8 程熳 杨婧 刘晨 周媛媛;劲牌公司多举措带动地方经济发展[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6年

9 记者 杨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N];潮州日报;2007年

10 殷磊;保障人民安全 服务地方经济[N];厦门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向群;推进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2 仰倩倩;1978-2008年云南省地方经济政策的演变及其绩效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完颜岐;政府审计与地方经济竞争力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4 王清普;基于地方经济转型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5 姚鸣琪;区域文化与地方经济发展[D];厦门大学;2005年

6 王振江;建行白城分行契合地方经济发展的资产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张志纲;群体投资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联机制与效应[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8 李莉;期货市场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9 黄祺明;漯河市银行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10 伍晶;长株潭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核心竞争力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758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18758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4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