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团队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团队创新的影响——心理安全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19-08-12 18:48
【摘要】:团队已逐渐成为组织与工作设计的基本单位,因此如何有效运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来刺激团队运作、提升团队创新就成了重要议题。在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归纳并综述了团队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三大维度及其对团队创新的影响,并构建了以团队心理安全为中介变量研究模型。以长三角地区知识密集型企业的29个团队为对象,研究发现团队能力形成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团队能力强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团队能力维持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都能显著提升团队心理安全,进而影响团队创新,而后根据研究结论对组织的团队管理实践提供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Abstract]:Team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basic unit of organization and work design, so how to effectively us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practice to stimulate team operation and improve team innov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On the basis of relevant literature analysis,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summarizes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team-oriente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 and its influence on team innovation, and constructs a research model based on team psychological security as intermediary variables. Taking 29 teams of knowledge-intensive enterprises in Yangtze River Delta as the object, it is found that th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 formed by team ability, th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 strengthened by team ability and th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 maintained by team abilit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eam psychological security and then affect the team innovation. Then,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the corresponding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for the team management practice of the organization.
【作者单位】: 上海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资助
【分类号】:F272.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善仕;刘婷婷;刘向阳;;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创新能力与组织绩效关系——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例[J];科学学研究;2007年04期

2 唐翌;;团队心理安全、组织公民行为和团队创新——一个中介传导模型的实证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5年06期

3 阎海峰;陈灵燕;;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知识分享和组织创新的关系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0年05期

4 于伟;李秀荣;;团队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对团队知识创新的影响——以交互记忆系统为中介[J];理论学刊;2013年11期

5 蒋建武;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差异与企业员工创造力影响机理[J];改革;2011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继东;李海;;团队文化和领导方式对团队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王鹏;;新时期下的人力资源改革初探[J];才智;2011年12期

3 刘天祥;;职业生涯管理作用机制研究——以IT产业知识型员工为例[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王晶晶;杜晶晶;;高管团队心理契约、集体创新与团队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09年05期

5 吴志平;陈福添;;中国文化情境下团队心理安全气氛的量表开发[J];管理学报;2011年01期

6 仲理峰;;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J];管理学报;2013年07期

7 王苗;;关于常见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难点和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36期

8 吴利华;陈瑜;;装备制造企业创新与融资约束——基于战略群组的研究[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9 王智宁;王念新;吴金南;;知识共享商业价值研究综述[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10 周详;张泽宇;王海婷;曾晖;;高校科研团队创造力量表的构建[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何会涛;罗婷;彭纪生;;基于知识整合的人力资源实践与创新能力关系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高素英;赵曙明;张艳丽;;战略人力资本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党兴华;孙永磊;;核心企业领导风格对网络治理的影响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4 袁林;谭文;;基于高科技企业的专利能力影响因素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5 党兴华;孙永磊;;核心企业领导风格对网络治理的影响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6 袁林;谭文;;基于高科技企业的专利能力影响因素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7 罗海滨;刘善仕;王红椿;吴坤津;;转型期的有效管理机制?—内控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构念及外部环境影响效应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8 何会涛;罗婷;彭纪生;;基于知识整合的人力资源实践与创新能力关系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蒋建武;赵曙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创新关系研究:一个理论框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杰;魅力型领导对团队绩效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安曼;企业雇佣模式选择及其效应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3 耿昕;领导授权赋能行为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丛阳;大型供电企业绩效结构及其影响机理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杨志蓉;团队快速信任、互动行为与团队创造力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刘璞;变革型领导行为影响员工行为机制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7 王磊;大学创新学术团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文勤;知识团队自省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王虹;高绩效工作系统、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之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10 周明德;企业成长中的凝聚力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霞;数字内容产业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光;知识工作团队冲突处理方式的选择与绩效影响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林超;团队公民行为、团队公平对团队绩效的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然;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和印象管理的交互作用与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方琦;团队心理安全、知识共享与交互记忆系统的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6 朱建国;南京地铁部门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郑晓林;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企业文化的契合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8 王卫平;基于模仿创新战略的人力资源实践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勇;人力资本对组织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李敬雅;公共部门员工沟通满意度与组织承诺关系的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贾良定,唐翌,李宗卉,乐军军,朱宏俊;愿景型领导:中国企业家的实证研究及其启示[J];管理世界;2004年02期

2 唐翌;层级、态度和心理契约——基于一个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4年06期

3 莫申江;谢小云;;团队学习、交互记忆系统与团队绩效:基于IMOI范式的纵向追踪研究[J];心理学报;2009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毕新忠;胡洪浩;顾永强;;“心理安全”出问题是企业最大的隐患[J];中国培训;2010年07期

2 刘云;;前瞻性人格对员工变革行为的影响——心理安全气氛的调节作用[J];软科学;2013年05期

3 刘一艳;李广武;;大学生心理安全的现状以及对国防心理安全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3年14期

4 谢朝武;;服务业一线员工的心理安全及其管理[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年03期

5 崔浩;程海波;;浅析大学生心理安全问题[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2期

6 姚新;;论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2014年06期

7 郭振玺;;打造品牌,赋予消费者心理安全[J];销售与市场;2005年09期

8 汤磊;杨光;;团队心理安全文献综述及未来研究方向[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张健为;;浅议中学生心理安全和疏导[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年11期

10 曹渝;;社会重建时期煤矿工人心理安全危机的原因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蒋建华;周成平;;国家心理安全的战略地位及威胁诊断[A];第四届全国军事技术哲学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3年

2 王t,

本文编号:25258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25258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2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