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企业岗位—技能—人才矩阵模型搭建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1 18:27
以广东某科技公司(以下简称"科技公司")维护部为例,基于传统的人才素质模型,结合公司人员精干、扁平化管理的特点,拓宽模型范围,从梳理岗位入手,明确各岗位的标准技能,并将现有人员数据代入模型,与标准技能比较,得出匹配结果。让现有的人员了解自己的不足,激发员工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对于已具备标准技能的高水平人员,帮助其了解更高岗位的技能要求,鼓励其继续补足更高岗位所需要的技能,以获取更高岗位。本文介绍了模型搭建的关键环节以及模型应用的情况。
【文章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23(15)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技能-岗位举例(通用素质)
技能-岗位举例(专业技能)
在完成员工与技能的对应后,便可清晰鉴定出该员工具备以及不具备的技能,也可看出该员工已具备的技能与岗位标准技能存在的差距。例如上一步骤中的徐某,岗位标准要求表达能力为P4、服务意识为P4,而该员工均为P3,表明该员工需要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服务意识(见图3);岗位标准要求具备Linux操作能力以及电脑软硬件故障排查和修复能力,而该员工并不具备上述能力,表明该员工亟待学习提高这些能力以满足岗位工作的要求。同时该员工额外具备Web Sphere以及虚拟化平台搭建的能力,这些是岗位标准不强制要求的(见图4)。3 模型应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J]. 施畅. 中外企业家. 2019(10)
[2]“互联网+”背景下基于OBE导向和素质冰山理论的人才能力模型设计[J]. 叶婷婷. 信息记录材料. 2019(04)
[3]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国企人才培养策略[J]. 聂太行. 价值工程. 2016(32)
[4]国有企业人才素质能力模型的构建[J]. 易杜洪.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5(04)
[5]基于洋葱理论的科技创新人才素质模型的构建[J]. 余佳平,朱泓. 人力资源管理. 2014(02)
[6]高技能人才素质模型构建探索[J]. 涂云海. 现代商业. 2009(08)
[7]企业人才素质模型构建的研究[J]. 刘喜萍,王希俊,刘兆红. 企业家天地. 2006(06)
[8]科技人才素质评价模型的探讨[J]. 沈维立,李利群,钱晓冬. 技术经济. 1995(07)
本文编号:3583250
【文章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23(15)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技能-岗位举例(通用素质)
技能-岗位举例(专业技能)
在完成员工与技能的对应后,便可清晰鉴定出该员工具备以及不具备的技能,也可看出该员工已具备的技能与岗位标准技能存在的差距。例如上一步骤中的徐某,岗位标准要求表达能力为P4、服务意识为P4,而该员工均为P3,表明该员工需要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服务意识(见图3);岗位标准要求具备Linux操作能力以及电脑软硬件故障排查和修复能力,而该员工并不具备上述能力,表明该员工亟待学习提高这些能力以满足岗位工作的要求。同时该员工额外具备Web Sphere以及虚拟化平台搭建的能力,这些是岗位标准不强制要求的(见图4)。3 模型应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J]. 施畅. 中外企业家. 2019(10)
[2]“互联网+”背景下基于OBE导向和素质冰山理论的人才能力模型设计[J]. 叶婷婷. 信息记录材料. 2019(04)
[3]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国企人才培养策略[J]. 聂太行. 价值工程. 2016(32)
[4]国有企业人才素质能力模型的构建[J]. 易杜洪.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5(04)
[5]基于洋葱理论的科技创新人才素质模型的构建[J]. 余佳平,朱泓. 人力资源管理. 2014(02)
[6]高技能人才素质模型构建探索[J]. 涂云海. 现代商业. 2009(08)
[7]企业人才素质模型构建的研究[J]. 刘喜萍,王希俊,刘兆红. 企业家天地. 2006(06)
[8]科技人才素质评价模型的探讨[J]. 沈维立,李利群,钱晓冬. 技术经济. 1995(07)
本文编号:35832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3583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