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工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本文关键词:东莞工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东莞 工业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人才引进 双转型
【摘要】:西奥多.舒尔茨曾说:“企业的人才资源是衡量一个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标志。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没有人才的企业如同一湾死水。只有拥有关键人才,企业才有不竭的发展动力。如果谁拥有最雄厚、最广泛的人力资源,谁就会在日益加剧的激烈竞争中占有相对至高点的优势。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这己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招揽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东莞以“三来一补”起家,成为我国制造业版图上新兴的国际制造业名城。然而,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和发展模式已经达到“成长极限”,东莞工业企业整体赖以生存的大背景及其发展模式正发生根本性变化。2006年,东莞提出“双转型”战略,是要从过去的资源主导型经济转向创新主导经济;社会转型的总体方向是要加快推进初级城市化社会转向高级城市化社会。但近十年过去了,东莞工业企业的主要问题仍然突出,例如产业技术水平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企业科研开发能力不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的配合。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的“活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东莞工业企业的发展。本论文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的方式,对东莞工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全面审视,诊断东莞工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探讨改善东莞工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有效方法和对策。研究发现东莞工业企业主要存在着人力资源数量不足,招工难问题十分突出;人力资源素质偏低,结构性矛盾突显;人员流失现象严重,人力资源缺口较大;缺乏高技能人才,产品研发创新困难等问题。因此,应当从企业、政府、农民工三个层面全方位解决人力资本供给不足问题;完善教育培训体制,从政府、企业、学校三个层面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以人为本,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成就感与幸福感:完善高技能人才引进机制,探索多元化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以期能够为东莞市政府、东莞工业企业、农民工、相关高校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东莞 工业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人才引进 双转型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2.92;F42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3
-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0-11
- (二) 研究方法和框架11-12
- (三) 本文的特色和不足12-13
- 一、概念阐释及研究综述13-17
- (一) 相关概念阐释13-15
- 1、人力资源13
- 2、人力资源管理13-15
- (二) 研究综述15-17
- 1、国外研究综述15-16
- 2、国内研究现状16-17
- 二、东莞工业企业人力资源现状17-60
- (一) 工业企业人力资源基本状况20-37
- 1、性别结构20-21
- 2、年龄结构21-26
- 3、学历结构26-32
- 4、工作年限32-34
- 5、特殊人才34-36
- 6、紧缺人员36-37
- (二) 工业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及需求分析37-45
- 1、人力资本供给不足37-39
- 2、人员流失现象严重39-41
- 3、人力资源需求及趋势分析41-45
- (三) 工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及开发状况45-60
- 1、人力资源部门设置45-48
- 2、人员招聘48-50
- 3、培训开发50-53
- 4、薪酬福利53-58
- 5、高层次人才引进58-60
- 三、东莞工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突出问题60-65
- (一) 人力资源数量不足,招工难问题十分突出60-62
- (二) 人力资源素质偏低,结构性矛盾突显62-63
- (三) 人员流失现象严重,人力资源缺口较大63-64
- (四) 缺乏高技能人才,产品研发创新困难64-65
- 四、完善东莞工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措施65-71
- (一) 全方位解决人力资本供给不足问题65-67
- 1、政府层面65-66
- 2、企业层面66-67
- 3、农民工层面67
- (二) 完善教育培训体制,多方面提升人力资源素质67-68
- 1、政府层面67
- 2、企业层面67-68
- 3、学校层面68
- (三) 以人为本,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成就感与幸福感68-69
- 1、注重人性化管理68
- 2、拓展发展空间68-69
- 3、提高福利待遇69
- (四) 完善高技能人才引进机制,探索多元化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69-71
- 1、开通“高技能急需紧缺人才绿色通道”,建立行业高技能人才需求预测机制69
- 2、将人力资源政策向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开发方面倾斜69-70
- 3、加强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评价能力建设,增加高技能人才的储备70-71
- 参考文献71-73
- 附录73-77
- 致谢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林工业企业减亏幅度全国第一[J];吉林财税;2000年08期
2 苏萍;谈工业企业的创新管理[J];机械管理开发;2000年01期
3 曹鹃,黄瑛;国有粮食工业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出路与对策[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0年03期
4 王辉;对局属工业企业改革的浅析[J];铁道物资科学管理;2000年01期
5 何振华,章一鸣;奉贤工业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J];上海工业;2002年02期
6 杨级波;“部分退出”后县属工业企业怎么办?[J];创造;2002年01期
7 李崇世;粮办工业企业目前现状及其萎缩的原因[J];中国商办工业;2003年01期
8 ;“工业企业1000大”呈现五大特点[J];港口经济;2004年05期
9 薛剑虹,萨日娜;从美国W钢铁集团的振兴看辽宁老工业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必要性[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10 王炼利;工业企业:八年改革,八大反思——对1994-2002年工业企业改革的反思[J];中国改革;2005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宝鸡市发展改革委课题组;;搞活县区企业 振兴县域经济 关于岐山县工业企业改制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A];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2009优秀论文集[C];2010年
2 胡孝众;王立辉;;而今迈步从头越——来自我省工业企业负责人的调查[A];“西部大开发 我们怎么办”——青海省统计有奖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0年
3 ;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我省工业企业的建议[A];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论文选编(2001—2004)[C];2005年
4 刘昕亮;;从陕汽发展看陕西工业企业改革开放30年[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5 ;搞活县区企业振兴县域经济——关于岐山县工业企业改制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09年
6 魏敏;;西安市工业企业效益的统计分析[A];2003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7 刘昕亮;;从陕汽发展看陕西工业企业改革开放30年[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2008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8 ;黑龙江省工业企业节能降耗求发展[A];福建省科协第四届学术年会能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谭清华;;提高柳州市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A];广西服务企业年问题研究[C];2009年
10 傅学华;;人-机-环境系统工程与企业安全管理[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刘铮;中国大型私营工业企业过百[N];经济参考报;2005年
2 记者 钟文 陶志民;工业企业有困难请拨86641001[N];成都日报;2006年
3 记者 原建猛;5个月内集中整治工业企业环境违法[N];发展导报;2007年
4 ;济宁市统计局关于2006年前三季度利税前60位工业企业完成利税情况的通报[N];济宁日报;2006年
5 李冬明邋涂志强;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平均5.4岁[N];江西日报;2007年
6 刘永喜;杞县举行工业企业厂长经理座谈会[N];开封日报;2006年
7 彭跃东;全市工业企业开展生产自救[N];沈阳日报;2007年
8 ;1-2月工业企业经济指标(一)[N];中国信息报;2006年
9 ;1-2月工业企业经济指标(二)[N];中国信息报;2006年
10 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 杨玉民 刘瑛;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平均年龄小 成长性好[N];中国信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赤东;中国工业企业R&D资源分布及优化配置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2 刘奕捷;工业企业节能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3 王文春;区域房价差异与工业企业创新行为[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4 武博;论中国工业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的核心竞争能力[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迪;湖南省工业企业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翔;健全我国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监管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3 王旭;基于DEA的山东省工业企业R&D有效性评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刘洋;唐山市工业企业环境监管方式改进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5 荣睿;工业企业两化融合文化转型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6 于正荣;W区基层工业统计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7 谢凯;产业集聚对云南省工业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8 王顺昊;环境治理失职对工业企业污染排放影响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9 季玉龙;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效率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10 刘叙;东莞工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830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983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