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市场需求对钢铁行业产能配置的非对称动态调整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5 19:51

  本文选题:市场诱导 + 非对称效应 ; 参考:《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摘要】:本文以钢铁行业为例,揭示市场需求对投资和产能配置的作用机制和效应。在构建包含需求动态缺口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本文选择2003年以来钢铁行业的季度数据,运用时变参数模型对需求诱导下产能配置的非对称性调整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需求引致性投资动态及其非对称周期运动使钢铁产能的形成与退出两阶段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特征;在供需形势频繁转换的情形下产能的自身修正机制作用有限,一旦产能偏离均衡程度超出自身调整机制阈值,将无法通过市场调节向均衡回复,由此产生超乎寻常的"试错"成本。准确把握上述规律是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前提。
[Abstract]:Taking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reveals the mechanism and effect of market demand on investment and capacity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model including the dynamic gap of demand, this paper selects the quarterly data of steel industry since 2003, and uses the time-varying parameter model to empirically test the asymmetric adjustment mechanism of capacity allocation induced by dem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mand-induced investment dynamic and its asymmetric cycle movement make the formation and exit of steel capacity show obvious asymmetric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situation of frequent change of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 the self-correction mechanism of production capacity is limited. Once the capacity deviates from the equilibrium degree and exceeds the threshold of its own adjustment mechanism, it will not be able to return to the equilibrium through market regulation. This results in extraordinary "trial and error" costs. It is a prerequisite for the market to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to play a better role in the government.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0JJD790032) 吉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0110616)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426.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孔宪丽;高铁梅;;中国工业行业投资增长波动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基于10个主要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11期

2 孙巍;赵天宇;;市场需求对重工业投资影响的非对称性诱导效应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4年01期

3 周劲;付保宗;;产能过剩的内涵、评价体系及在我国工业领域的表现特征[J];经济学动态;2011年10期

4 林毅夫;巫和懋;邢亦青;;“潮涌现象”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J];经济研究;2010年10期

5 何记东;史忠良;;产能过剩条件下的企业扩张行为分析——以我国钢铁产业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6 陈剩勇;;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为什么失灵——以1996年以来中国钢铁产业的宏观调控为例[J];学术界;2013年04期

7 孙巍;苏鹏;;引入收入变迁因素的AIDS模型的扩展及实证检验[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3年04期

8 韩国高;王立国;;行业投资增长过快现象会因过剩产能的存在趋缓吗?——基于1999~2010年我国产能过剩行业数据的分析[J];投资研究;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悦;;中央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地方政府控制与公司过度投资分析——基于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3期

2 丁焕峰;曾宝富;;我国十大城市工业结构调整与增长活力比较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10期

3 刘江;吴军;;中国工业的资本效率受利率波动的影响吗(1998—2009)?[J];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4 覃成林;李超;;要素禀赋结构、技术选择与中国城市现代产业发展[J];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3期

5 沈悦;申建文;;结构性通货膨胀的一个基本理论分析框架——基于状态空间时变参数模型的实证[J];当代财经;2012年02期

6 汤有丽;;我国工业产业政策实施效果实证分析——基于我国28个省级面板数据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09期

7 耿强;江飞涛;傅坦;;政策性补贴、产能过剩与中国的经济波动——引入产能利用率RBC模型的实证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5期

8 江飞涛;耿强;吕大国;李晓萍;;地区竞争、体制扭曲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6期

9 伍江;;产品内分工、技术扩散与我国技术进步的路径——基于Spengler模型的拓展分析[J];发展研究;2012年07期

10 方军雄;;企业投资决策趋同:羊群效应抑或“潮涌现象”?[J];财经研究;201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占忱;;过剩产能治理有待于继续深化改革[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尤卓雅;能源替代、安全约束和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11年

2 张志元;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军;企业多重异质性与出口行为:Melitz模型的拓展与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李军;企专多重异质性与出口行为:Melitz模型的拓展与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孔宪丽;转型期的中国工业增长及其结构性特征[D];吉林大学;2008年

6 李超;比较优势、适宜性技术进步与中国现代产业发展[D];暨南大学;2012年

7 周敏;央地分权以及相对绩效评估下的区域竞争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8 韩国高;我国工业产能过剩的测度、预警及对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9 杜鹏;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10 王迪;中国煤炭产能综合评价与调控政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中华;控股股东、债务特征与企业投资行为的实证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2 彭深;基于锦标赛模型的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张会玲;我国商业银行差异化贷款定价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4 熊思觅;产能利用水平与通货膨胀的相关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杜重华;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朱敏娴;转轨体制下中国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欧海军;高增长低就业[D];复旦大学;2012年

8 王磊;我国工业产能过剩的测度及其与宏观经济波动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9 周雨;体制性产能过剩:内部成本外部化视角下的模型化解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10 姜璐;政府投资、产能过剩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中建;;公司制企业规模过度扩张的原因及其抑制[J];商业研究;2006年24期

2 王立国;张日旭;;财政分权背景下的产能过剩问题研究——基于钢铁行业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12期

3 孔庆辉;;宏观经济波动、防守型行业和资本结构选择[J];产业经济研究;2010年06期

4 杜宇玮;熊宇;;市场需求与中国制造业代工超越——基于GVC与NVC的比较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02期

5 郭茜琪;;风险承担缺失下的国有企业投资扩张行为分析[J];当代财经;2006年08期

6 刘宇;张亚雄;张海森;;铁矿石价格上涨的宏观经济影响[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7 左小蕾;;产能过剩并非根源[J];中国电子商务;2006年03期

8 江飞涛;陈伟刚;黄健柏;焦国华;;投资规制政策的缺陷与不良效应——基于中国钢铁工业的考察[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6期

9 孔宪丽;高铁梅;;中国工业行业投资增长波动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基于10个主要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11期

10 耿强;江飞涛;傅坦;;政策性补贴、产能过剩与中国的经济波动——引入产能利用率RBC模型的实证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罗蓉;[N];中国工业报;2006年

2 巴曙松;[N];中国证券报;2006年

3 记者  田如柱;[N];经济参考报;2006年

4 ;[N];上海证券报;2006年

5 本报评论员 王梓 林毅夫;[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唐吉洪;基于企业竞争性策略的产能过剩形成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昕竹;冯永晟;阙光辉;;输配电网分离的定量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2期

2 刘畅;孔宪丽;高铁梅;;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变动机制与价格非对称效应研究——基于结构VEC模型的计量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3期

3 芦琳娜;雷涯邻;;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经济的影响:研究综述和本土化拓展[J];资源与产业;2011年04期

4 孔宪丽;;中国煤炭消费与影响因素动态关系的实证分析——兼论煤炭消费的非对称价格效应[J];资源科学;2010年10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李春红;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及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3 朱明龙;我国电价变动效应与电价形成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方明;国际石油价格对我国股票市场冲击[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2 王艳;油价波动与宏观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3 李红生;基金持仓与国际期铜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朱红杰;油价不确定性和我国经济[D];天津大学;2012年

5 唐小玉;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新疆石油工业影响的统计分析[D];新疆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936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8936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7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