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企业燃煤价值评估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30 22:57
“十三五”期间,国家对火力发电厂提出了“低排放、低煤耗和高效率”,迫使火力发电行业不断的进行节能环保改造、燃煤战略管理以及企业并购重组等措施勉强的维持火电生产。对于火力发电企业来说,维持生产经济性和环保性要求的重要途径是提高燃煤价值。据了解,火力发电厂燃煤成本占据了生产总成本的70%,且燃煤又是火电厂气体污染物和固体污染物的主要来源,那么提高燃煤发电的经济价值即符合生产经济效益,也体现了环保性的要求。本文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分析方法,对火力发电厂燃煤价值进行了评估,主要内容定位于燃煤价值构成内容和分析、评估路径。研究思路是借助已有资源价值流分析方法,进一步拓展并运用于燃煤价值评估方面,最后结合案例进行实证。资源价值流分析有利于从生产工序上剖析并从价值层面解读火力发电企业燃煤“经济—环境”二维问题。当下,资源价值流中价值分析方法在确定负制品数量及价值核算问题上,对于企业来说,执行困难较大。经分析后构建的燃煤价值框架有助于企业进行燃煤价值分析,完善经济和环境决策。研究发现,燃煤经济价值依托于“燃煤投产—电力产出”,不过,大量投产燃煤必然会提升与燃煤有关的环保税费和外部环境损害价值,造成环境价值损失。最后,研究建议火力发电厂利用资源价值流分析方法,收集并细化生产层面燃煤物质流数据,构建燃煤价值评估体系,并利用煤质掺配这一可调变量,给火力发电厂带来经济和环境效益,提升燃煤经济价值,并减少环境价值损失。
【学位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426.61;F426.2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
1.3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线路图
1.4 本文的创新点
1.5 资源价值流研究综述
第二章 基础理论分析
2.1 环境外部性理论
2.2 环境资源理论
2.2.1 环境资源的概念及特点
2.2.2 环境资源价值的内涵
2.2.3 环境资源价值的特性
2.3 价值与成本的内涵
第三章 资源价值流视角下火力发电厂燃煤价值分析
3.1 可行性与必要性
3.2 资源价值流下燃煤价值评估
3.2.1 资源价值流定位
3.2.2 燃煤资源价值研究体系
3.2.3 燃煤物质流分析
3.2.4 资源价值与燃煤价值流分析
第四章 案例分析
4.1 火电经营及燃煤现状分析
4.1.1 火电板块成本压力大
4.1.2 燃料管控模式初见成效
4.1.3 大力推行超低排放机组改造工程
4.2 国电集团火电板块燃煤价值分析
4.2.1 燃煤资源有效利用价值分析
4.2.2 与燃煤有关的环保税费分析
4.2.3 与煤质有关的燃煤价值影响
4.2.4 与燃煤相关的外部环境损害价值
4.3 国电大连开发区热电厂项目的个案
4.3.1 燃煤资源有效利用价值
4.3.2 与燃煤有关的环保税费
4.3.3 与煤质有关的燃煤价值影响分析
4.3.4 与燃煤发电相关的外部环境损害价值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对策与展望
5.1 结论
5.2 对策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63112
【学位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426.61;F426.2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
1.3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线路图
1.4 本文的创新点
1.5 资源价值流研究综述
第二章 基础理论分析
2.1 环境外部性理论
2.2 环境资源理论
2.2.1 环境资源的概念及特点
2.2.2 环境资源价值的内涵
2.2.3 环境资源价值的特性
2.3 价值与成本的内涵
第三章 资源价值流视角下火力发电厂燃煤价值分析
3.1 可行性与必要性
3.2 资源价值流下燃煤价值评估
3.2.1 资源价值流定位
3.2.2 燃煤资源价值研究体系
3.2.3 燃煤物质流分析
3.2.4 资源价值与燃煤价值流分析
第四章 案例分析
4.1 火电经营及燃煤现状分析
4.1.1 火电板块成本压力大
4.1.2 燃料管控模式初见成效
4.1.3 大力推行超低排放机组改造工程
4.2 国电集团火电板块燃煤价值分析
4.2.1 燃煤资源有效利用价值分析
4.2.2 与燃煤有关的环保税费分析
4.2.3 与煤质有关的燃煤价值影响
4.2.4 与燃煤相关的外部环境损害价值
4.3 国电大连开发区热电厂项目的个案
4.3.1 燃煤资源有效利用价值
4.3.2 与燃煤有关的环保税费
4.3.3 与煤质有关的燃煤价值影响分析
4.3.4 与燃煤发电相关的外部环境损害价值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对策与展望
5.1 结论
5.2 对策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序;陈宝玉;;基于资源效率的“元素流-价值流”分析方法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5年12期
2 王敏;王普查;邓建高;;基于循环经济的资源价值流成本核算方法研究——以钢铁制造企业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12期
3 丁一;林廷康;;煤炭价格对燃煤发电项目内部收益率影响关系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4年29期
4 袁广达;;我国工业行业生态环境成本补偿标准设计——基于环境损害成本的计量方法与会计处理[J];会计研究;2014年08期
5 陈建平;;煤炭价格变化对火力发电厂经营成本影响分析[J];河南科技;2013年23期
6 王普查;李斌;;循环经济下企业价值流成本控制创新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3年11期
7 陈正林;焦跃华;;价值链会计视角下的成本、费用与价值关系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8 罗婷;石奇光;张宏伟;翟淑伟;杨燕玲;;我国燃煤发电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陈晓玲;卢振兰;;浅谈企业环境价值核算体系的构成[J];硅谷;2009年10期
10 肖序;金友良;;论资源价值流会计的构建——以流程制造企业循环经济为例[J];财经研究;2008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谢志明;燃煤发电企业循环经济资源价值流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裴辉儒;资源环境价值评估与核算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631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863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