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基于Weaver-Thomas模型的区域低碳主导产业评价与选择——以低碳试点城市南昌的工业产业为例

发布时间:2017-06-08 17:08

  本文关键词:基于Weaver-Thomas模型的区域低碳主导产业评价与选择——以低碳试点城市南昌的工业产业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低碳城市既要兼顾发展又要实现低碳排放,经济发展面临高碳模式的低碳转型,而工业领域是碳排放的关键领域,正确评价和选择低碳主导产业是城市低碳发展的首要任务。参考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结合低碳城市的内涵要求,构建了以区域比较优势、产业发展潜力、产业关联效应和低碳经济效果4个一级指标组成的区域低碳主导产业选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Weaver-Thomas模型对低碳试点城市南昌的低碳主导产业评价和选择进行了实证,明确了南昌低碳发展的五大低碳主导产业为:农副食品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及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作者单位】: 南昌航空大学;江西省低碳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后工业化 环境修复 投融资机制 创新
【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支撑江西省制造业产业链攀升的专利产业化机制研究”(12GL25);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与集聚模式研究”(13YJ18) 江西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中部省会城市低碳产业的选择与评价研究”(JD136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内陆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格局、机理与效应研究——以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例”(41261023)
【分类号】:X322;F427
【正文快照】: 能源结构决定了工业碳排放比重,我国工业生产中超过70%的能源来自于煤炭,决定了工业碳排放占到总排放量的75%[1],工业的低碳转型迫在眉睫。Noam Bergman[2]认为发展诸如新能源产业的低碳产业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间接的社会效应,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S.J.Li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再起;陈春;;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2 周楠;;低碳工业的内涵与评价[J];鄱阳湖学刊;2012年01期

3 曹孜;彭怀生;鲁芳;;工业碳排放状况及减排途径分析[J];生态经济;2011年09期

4 梁中;周翔;;低碳产业创新系统运行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J];统计与决策;2012年02期

5 张春玲;吴红霞;刘遵峰;;低碳经济下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与选择[J];生态经济;2013年05期

6 冯超;马光文;;WT模型在地区低碳工业主导产业选择中的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13年07期

7 虞锡君;陶晨晨;;嘉兴市构建低碳产业体系的若干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赵金煜;信春华;;基于Weaver—Thomas组合指数模型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以山东省威海市为例[J];中国经贸导刊;2012年08期

9 任胜钢;林哲;陈凤梅;;中部地区工业主导产业选择与实证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红贵;;低碳经济结构调整运行中的财税驱动效应研究[J];财贸经济;2010年12期

2 翟东昌;;基于产业能耗分析的青岛低碳城市发展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4期

3 牛鸿蕾;江可申;;产业结构调整的低碳效应测度——基于NSGA-Ⅱ遗传算法[J];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4 王乐乐;吴殿廷;姜晔;;我国省域工业主导产业的遴选与发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02期

5 李雪梅;张小雷;杜宏茹;曹建标;;干旱区城镇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及评价体系分析与实证——以新疆鄯善县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1年04期

6 丁永波;;低碳经济模式下区域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方向探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09期

7 郝东恒;殷阿娜;王殿茹;;河北省发展低碳产业实现路径[J];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03期

8 丘兆逸;;碳排放强度与工业化的关系研究——基于2000—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9 张延平;;广州市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和评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8期

10 阳正发;;国内低碳经济研究的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高红贵;;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低碳化调整的思路与对策研究[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苗华楠;;低碳与生态视角下的城市产业与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以黄石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方时姣;丁钊;;生态和谐视角下的绿色低碳发展研究[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4 沈童;;“植物性”城市——荒漠化地区的生态城市构想[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 城市生态规划)[C];2014年

5 周锐;勇应辉;张凤娥;王q

本文编号:4331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4331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b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