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1 02:10
本文关键词: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分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装备制造业具有资本技术密集、产业关联带动作用强、就业容纳能力高等特点,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造业发展水平及科技创新实力如何,能够反映该地区的产业整体竞争力水平如何。其中,竞争力指的是不同区域内相同产业之间所拥有的不同的产业优势,这种优势最终体现在产品的生产销售、企业的管理效率以及整个产业的市场实现程度上,产业竞争力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理论,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区域某种产业的发展水平如何。山西省装备制造业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并对我国经济建设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竞争优势逐渐减弱,也面临着如资金不足、设备老化、人才短缺和技术落后等制约性因素,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发展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和全国的平均发展水平,竞争力也明显不足。为振兴和发展装备制造业,自2000年以来,我国政府出台多项规划和措施,山西省政府也逐渐认识到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意义,积极求转型、求突破,如何抓住装备制造业振兴发展的良好机遇,利用新的政策优惠、原有的产业发展基础和区位优势来加速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升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进而实现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可持续及突破性发展,成为了山西省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课题。本文首先对装备制造业和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综述,为研究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奠定了相关的理论基础。其次,本文回顾了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从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已取得的发展成果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两个方面出发,介绍了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现状。第三,基于迈克尔·波特教授的“钻石模型”和金培的产业竞争力理论,构建了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第四,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山西省和全国其他29个地区的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最后,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结论、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现实发展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提升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对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现状分析的结果显示,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经济总量和生产效益稳步提高,行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但是经济总量小、生产效益低以及生产集中度水平低等问题的存在也严重制约了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此外,与我国其余省份进行比较后得出,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且发展差距较大。在此基础上,本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进行了测度研究,结果显示,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综合得分不高,竞争力水平较低,结合主成分分析结果,主要原因有:第一,产业生产规模较低,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内部生产条件基础较差,无法实现规模生产;第二,产业效益低下,多数企业经济效益小增长甚至负增长,直接影响了行业的扩大再生产和行业的良性发展;第三,政策环境的影响,长期以来,山西省产业发展中主要以煤炭、电力等产业为主,对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重视程度和投入程度较低,装备制造业总量小、结构差的现状没有得到改善。同时,山西省装备制造业中,竞争力最高的行业是专用设备制造业,其次是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的第二主成分得分较高,行业的政策环境较好,竞争力较强,是山西省的优势产业;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第一主成分得分较高,说明该行业的经济效益较好,这与该行业较为先进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不无关系。总之,山西省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得分,是各主成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产业的经济实力、创新能力、经济效益乃至政策环境等多个经济力量作用的结果,要提升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水平,也必须从这几个方面出发,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为提高山西省该产业的竞争力水平,必须要提高产业资金实力,加强产业研发能力;要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要根据行业特点,发展优势产业;要加强品牌建设,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要改进政府职能,优化产业的市场和政策环境。
【关键词】:山西省装备制造业 竞争力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 对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27
【目录】:
- 摘要10-12
- Abstract12-16
- 第一章 绪论16-22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6-18
- 1.1.1 研究背景16-17
- 1.1.2 研究意义17-18
- 1.2 研究的技术路线及研究结构18-19
- 1.2.1 研究的技术路线18
- 1.2.2 研究结构18-19
- 1.3 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19-21
- 1.3.1 研究方法19-20
- 1.3.2 可能的创新点20-21
- 1.4 本章小结21-22
- 第二章 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研究综述22-34
- 2.1 装备制造业研究综述22-25
- 2.1.1 装备制造业的内涵、分类及特征22-24
- 2.1.2 装备制造业国内外研究综述24-25
- 2.2 产业竞争力研究综述25-31
- 2.2.1 产业竞争力理论的研究历史变迁25-26
- 2.2.2 产业竞争力的内涵26-27
- 2.2.3 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27-28
- 2.2.4 产业竞争力的形成机理28-31
- 2.3 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研究综述31-32
- 2.4 本章小结32-34
- 第三章 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研究34-42
- 3.1 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历程34-35
- 3.2 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5-40
- 3.2.1 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35-36
- 3.2.2 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问题36-39
- 3.2.3 山西省装备制造业总体发展水平分析——基于聚类分析法39-40
- 3.3 本章小结40-42
- 第四章 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确立42-48
- 4.1 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42-43
- 4.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42
-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42-43
- 4.2 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分析方法的确立43-46
- 4.2.1 竞争力评价分析方法综述43-44
- 4.2.2 主成分分析方法概述44-45
- 4.2.3 数学模型的建立45-46
- 4.3 本章小结46-48
- 第五章 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实证分析48-56
- 5.1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48
- 5.2 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实证分析48-52
- 5.3 全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实证分析52-53
- 5.4 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实证结果分析53-54
- 5.5 本章小结54-56
- 第六章 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意见建议56-60
- 6.1 拓宽融资渠道,提高产业资金实力56
- 6.2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自主研发能力56-57
- 6.3 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集群发展57
- 6.4 结合行业特点,重点发展优势产业57-58
- 6.5 加强品牌建设,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58-59
- 6.6 改进政府职能,优化产业市场环境59
- 6.7 本章小结59-60
- 第七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60-62
- 7.1 结论60-61
- 7.2 存在的不足61
- 7.3 研究展望61-62
- 参考文献62-66
- 附录1:2011年全国30个省市地区装备制造业相关经济指标所占比重66-67
- 附录2:2011-2012年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相关经济指标标准化处理结果67-68
- 附录3:2011-2012年全国30个省市地区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得分及排名68-69
- 附录4:2011-2012年全国30个省市地区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得分及排名69-70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0-71
- 致谢71-72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72-73
- 承诺书73-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任佳;刘瑞贤;吴俊清;;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与对策[J];科技和产业;2012年09期
2 马银戌;;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测定与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3 周志春;;我国地区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测度与评价[J];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08期
4 张建辉;弋辉娜;;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现状分析及振兴对策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李慧燕;;中国装备制造业垂直专业化地位的影响因素研究[J];软科学;2013年10期
6 彭真真;;浅议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J];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04期
本文关键词: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分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05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440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