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指标数值变化的制造业环境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指标数值变化的制造业环境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综合考虑我国制造业的环境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构建了环境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指标数值变化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对我国13个典型制造业行业2010年的环境技术创新能力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环境技术创新能力较强,最后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制造业 环境技术创新能力 指标数值变化 评价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低碳经济背景下装备制造企业行为演化与运营模式研究”(71273072)
【分类号】:X82;F424;F273.1
【正文快照】: 1样本选取和环境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由于制造业行业种类繁多,本文综合考虑各制造业行业规模、从业人数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等情况,采用工业总产值、年末从业人数和工业增加值三项指标作为选取研究对象的标准[1]。通过排序,选定13个行业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它们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习保;;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变迁的实证分析:基于创新系统的观点[J];管理世界;2007年12期
2 段婕;刘勇;;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20期
3 赵琳;范德成;;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基于微粒群算法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14期
4 程砚秋;迟国泰;李刚;;基于指标数值变化的科技评价模型及省份实证[J];科研管理;2013年10期
5 张华胜;;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艳;有中国特色的跨越之路——论新民主主义构想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徐家英;知识经济与法制建设[J];北方论丛;2003年03期
3 葛新权;知识经济初探[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4 陈谨;知识创新与建立图书馆创新体系[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年01期
5 于洋;刘丹琪;;知识经济发展及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8期
6 李永安;;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对发展经济的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4期
7 阿艳芳;教育:不是平等的[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4年04期
8 石庆焱;赵玉川;;高技术服务业统计体系研究[J];数据;2010年01期
9 徐崇敬,谈平,宋凤菊,施伟唯;知识经济时代农业科技期刊的定位[J];编辑学报;2002年01期
10 张忠,韩海涛,封玲;知识经济时代新疆科技期刊的发展对策[J];编辑学报;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续琨;侯剑华;;知识计量学的学科定位和研究框架[A];科学学理论与科学计量学探索——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魏文娟;;浅析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关系[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3 陈傲;柳卸林;吕萍;;创新系统各主体间的分工与协同机制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4 曲亮;任国良;;中国科技投资效率省际差异的实证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鞠晴江;曹瑛;;环境规制的技术创新效果:基于区域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朱承亮;师萍;安立仁;;人力资本及其结构与研发创新效率——基于SFA模型的检验[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7 黄德春;高敏;刘炳胜;;中国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变动差异与空间趋同研究——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和α趋同实证分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8 王孝炯;汤书昆;刘萱;;OECD科学、技术与产业记分板的研究及其启示[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9 陈傲;柳卸林;吕萍;;创新系统各主体间的分工与协同机制研究[A];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1分会场海峡两岸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张宗和;彭昌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全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A];浙商研究 2010[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路;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余冬筠;区域创新的效率及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林建明;转型期地方政府扶持对企业研发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4 刘运通;产品设计过程知识配送服务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王晓雨;中国区域增长极的极化与扩散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周艳梅;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工业结构升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李静;基于多元表征的初中代数变式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漆捷;意会知识及其表达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杨琦玮;中国发达地区制造业区域创新模式的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郑钟扬;科研成果生产制度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燕;区域科技型人才聚集下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赵鑫;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及其意义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珊;浙江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天鹏;企业知识共享绩效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刘晓英;知识关联及其应用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徐小丽;博弈视角下的知识联盟形成动因与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徐灵梅;学术自由思想与大学人才培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进伟;网络能力对新创业隐性知识获取、成长绩效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9 彭昌奇;研发资本、劳资关系、市场制度与区域技术创新[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10 于霞;我国知识生产函数估计及应用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万田;周晔馨;李进伟;;沈阳与大连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比较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4期
2 王玉,孙慧,吴昌南;长江三角洲装备制造业产业区带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5年09期
3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柳卸林;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分布及成因分析[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王凯;马庆国;;基于因子分析定权法的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王章豹;孙陈;;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装备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12期
6 章穗;张梅;迟国泰;;基于熵权法的科学技术评价模型及其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10年01期
7 刘友金,李洪铭,叶俊杰;基于聚类分析的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8 王章豹;吴庆庆;;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之问题透视与路径选择[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郭旭东;;走出危机:上海制造业企业转型的“纵横”路径[J];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07期
10 冯梅;;上海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能力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7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宁;;次数指标在环境统计分析中的应用[J];环境保护;1990年1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钱淑丽;;关于提升企业职工幸福指数的思考[A];中国水利思想政治工作及水文化研究2011年度优秀成果选[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贺红军;以增加收入为主线 提升州人的幸福指数[N];甘孜日报(汉文);2011年
2 县报道组 林庆雄 潘俊;森林遂昌好养生[N];浙江日报;2011年
3 中共贵阳市云岩区委副书记 区长 杨继;找准抓手创建群众满意的全面小康[N];贵州日报;2014年
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林之光;四季开始预报 有时也会不准[N];科技日报;2006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指标数值变化的制造业环境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07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440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