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资源的经济性分析——以Marcellus页岩气区带为例
本文关键词:页岩气资源的经济性分析——以Marcellus页岩气区带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 页岩气 经济性 美国Marcellus页岩气 经济参数 评价流程 主控因素 评价图版
【摘要】:中国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以近32×1012 m3而位居世界首位,随着页岩气"十二五"规划的发布,开发页岩气资源的投资热情高涨。投资决策的成败不仅依赖于对页岩气资源的地质评价,而且还取决于对页岩气资源的经济评价,但是目前国内外针对后者的研究却都较少。为此,以美国Marcellus页岩气区带为例,对涉及该区带11家能源公司2011年—2012年度页岩气井的41组经济参数进行了采集,据此开展了页岩气资源经济性分析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包括:①建立了一套页岩气资源经济性分析的思路、流程和方法,包括现金流量法、敏感性分析法等;②明确了影响页岩气资源经济性的主控因素为气价、初始产量和成本,其中初始产量是决定页岩气经济性的根本因素,页岩气资源的经济性分析必须以页岩气井的初始产量分析为基础;③构建了Marcellus页岩气区带气价、开发成本、操作成本和资源税负(矿区使用费)等指标的经济评价图版。上述成果可为企业开发页岩气资源提供经济评价的重要参数和方法流程,也可以为政府制订页岩气资源税负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
【关键词】: 中国 页岩气 经济性 美国Marcellus页岩气 经济参数 评价流程 主控因素 评价图版
【基金】:国家油气重大科技专项“全球剩余油气资源研究及油气资产快速评价技术(二期)”(编号:2011ZX0502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编号:2652012026)
【分类号】:F426.22;TE37
【正文快照】: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2013年的资料[1],中国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为31.57×1012 m3,居世界首高世葵等.页岩气资源的经济性分析——以Marcellus页岩气区带为例.天然气工业,2014,34(6):141-148.摘要中国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以近32×1012 m3而位居世界首位,随着页岩气“十二五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页岩气开发:唤醒沉睡“宝藏”[J];经济视角(上);2008年10期
2 胡文瑞;;迎接页岩气发展的春天[J];中国石油石化;2009年11期
3 宫正;;全球40家公司在欧洲寻找页岩气专家认为勘探前景难料[J];山东国土资源;2010年04期
4 吴清;;页岩气热的“冷”思考[J];中国石油石化;2011年12期
5 李天星;;页岩气引发能源革命[J];中国石油企业;2011年06期
6 李天星;;中国页岩气产业前景广阔[J];中国石油企业;2011年06期
7 顾永强;;我国页岩气资源开发前景可期[J];中国石油企业;2009年10期
8 孙岩冰;;页岩气迈入商业化前夜[J];中国石油石化;2009年24期
9 马志飞;;页岩气:未来能源新宠[J];百科知识;2010年05期
10 ;支持页岩气成功发展的美国监管政策[J];国际石油经济;2011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进;吴晓东;孟尚志;莫日和;赵军;;页岩气开发现状及开采技术分析[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建秋;段永刚;;页岩气藏水平井压力动态特征[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海涛;张旭东;;陆相页岩气井大型压裂优化设计研究[A];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装备及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琚宜文;颜志丰;李朝锋;房立志;张文静;;我国煤层气与页岩气富集特征与开采技术的共性与差异性[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雪秋;;页岩气储层地震波场研究中的建模问题[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同伟;张铭杰;闫建萍;胡沛青;张成君;宋春晖;陈克娜;叶聪林;;非常规石油、天然气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邵珠福;钟建华;于艳玲;吴琼玲;孙红华;;页岩气与煤层气的成藏条件及成藏机理对比[A];“地球·资源”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张然;李根生;杨林;刘颂;田守增;;页岩气增产技术现状及前景展望[A];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装备及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顾娇杨;叶建平;房超;邵龙义;;沁水盆地页岩气资源前景展望[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金川;聂海宽;薛会;卞昌蓉;王艳芳;;中国天然气勘探的2个新领域:根缘气和页岩气[A];中国西部复杂油气藏地质与勘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陵;页岩气领域的合作令人期待[N];中国工业报;2011年
2 范力 许新峰 顾家瑞;美国页岩气开发提速[N];中国石化报;2011年
3 特约记者 谷学涛;川庆钻探页岩气钻井提速初战告捷[N];中国石油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王秀强;页岩气勘探开发 必须走“中国道路”[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5 本报记者 李鑫轶;勘探页岩气不可照搬美国模式[N];中国石化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奚震;唤醒页岩气要过技术这道坎[N];中国石化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刘洋;波兰开采页岩气态度坚决[N];中国能源报;2011年
8 CNE记者 颜新华;国土部:未来页岩气招标可能向民企开放[N];中国电力报;2011年
9 刘春林 周贤海;第一口页岩气水平井顺利完钻[N];中国石化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郭力方;页岩气规模化开采有望5年后启动[N];中国证券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群;蜀南及邻区海相页岩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有利目标优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2 聂昕;页岩气储层岩石数字岩心建模及导电性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3 白振瑞;遵义—綦江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沉积特征及页岩气评价参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杨侃;岩石微孔隙中气体吸附、链状分子运移的计算模拟及其油气地质意义[D];南京大学;2011年
5 李建青;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选区评价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6 吴勘;扬子北缘中二叠统孤峰组地球生物学构成及页岩气地质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7 李海滨;下扬子地区早古生代前陆盆地与油气前景分析[D];南京大学;2013年
8 黄文明;四川盆地下古生界油气地质条件及勘探前景[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张雪芬;东营凹陷南部沙河街组砂—泥岩协同成岩作用及其石油地质意义[D];南京大学;2013年
10 郑应钊;西非海岸盆地带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潜力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玉婷;中外页岩气评价标准之比较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2 冷雪霜;页岩气赋存与渗流特征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3 李陈;页岩气非定常渗流理论及其试井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4 马晓彬;中—低勘探程度区页岩气资源量计算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5 胡彦;页岩气对俄欧天然气贸易的影响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张平平;页岩气藏压裂数值模拟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7 尹虎;页岩气藏试井解释方法研究[D];长江大学;2013年
8 聂靖霜;威远、长宁地区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9 王伟峰;页岩气藏渗流及数值模拟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10 杨火海;页岩气藏井壁稳定性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491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949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