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审计管理论文 >

审计委员会的性质和设立目的

发布时间:2018-12-13 11:54
【摘要】:正 在审计委员会研究者的不同提法中.大多数都提到"监督"。而且近三年来对"审计委员会目的动机"的实证研究也有上升的趋势。为此,我们有必要提出,审计委员会设立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它应解决什么问题?中国证监会于2002年1月7曰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三十六条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要按照股东大会的有关决议,设立战略决策、审计、提名、薪酬与
[Abstract]:Is in the audit committee researcher's different formulation. Most mention "supervision". Moreover,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purpose motivation of the Audit Committee has an upward trend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To this end, we need to ask what is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 Board of auditors was established? What problems should it solve? Article 36 of the guidelines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issued by the CSRC on January 7, 2002 stipulates: "the board of directors of a listed company shall,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resolutions of the shareholders' general meeting, establish strategic decisions, audits, nominations, compensation and compensation.
【作者单位】: 南京审计学院;淮阴师范学院;
【分类号】:F239.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明;;八十年代管理会计的研究课题[J];会计研究;1981年01期

2 赫尔曼·克莱门特,葛放;苏联的外汇垄断体系[J];外国经济与管理;1983年11期

3 ;为什么要设立审计机关[J];华北金融;1983年02期

4 杨文卓;略论审计的基础及其独立性[J];财经科学;1984年05期

5 赵友良;;建立我国审计制度一些理论的探讨[J];财会通讯(综合版);1984年05期

6 申正;;我国第一任审计长[J];会计之友(上);1984年06期

7 姚树人 ,余其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区审计工作史话[J];上海会计;1985年01期

8 高奇文;最高审计机关亚洲组织第三次大会和第二次国际讨论会纪实[J];上海会计;1985年12期

9 范洪根 ,孙丽 ,王晓勇;在意大利伦巴第储蓄银行农业信贷部实习心得[J];农村金融研究;1985年08期

10 石钢;抗日战r-时期审计工作回忆[J];审计研究;198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世忠;;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面临的挑战与思考[A];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黄京菁;;关于我国独立审计委托关系的思考[A];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王秀宏;曲承亮;;关于独立董事制度的探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4 苏新龙;;财务独立董事、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会计控制[A];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肖金泉;;迟到而又及时和急需的准则[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6 王平;邱兴亮;;独立董事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利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7 程晓鸣;;关于实际控制人与关联交易的法律思考[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徐长青;张照东;;论股东对公司权力结构的调整[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姜福丛;;中小股东参与权的保护与制度完善[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曹汛;;浅谈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A];对外经贸财会论文选第十五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 汤谷良;集团公司集中控制的策略[N];中国财经报;2000年

2 陈功 徐光辉;菲律宾政府审计准则[N];中国审计报;2000年

3 野山;假如小股东“混进”管理层[N];经济日报;2000年

4 ;财务监控与薪酬激励[N];组织人事报;2000年

5 本报特约撰稿人 张连起;独立董事与独立审计[N];中国财经报;2001年

6 张宜霞;衍生金融工具的内部控制[N];中国财经报;2001年

7 嬗变;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嬗变与思考[N];中国财经报;2001年

8 常志安 王红军;审计委员会制度呼之欲出[N];中国财经报;2001年

9 《财经》记者 凌华薇 官青;董事会的独立性至关重要[N];财经时报;2001年

10 成功 徐光辉;菲律宾政府审计操作指南及其特点[N];中国审计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卓传阵;财务治理机制——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倪建林;利益制衡机制的构架:公司治理结构的法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3 曾小青;公司治理、受托责任与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4 封文丽;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体系构建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5 许水源;金融控股公司之监察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毛志宏;独立董事制度与会计透明度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杨忠莲;公司治理机制中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上海财经大学;2003年

8 葛蓉蓉;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治理有效性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9 高军;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瞿曲;基于受托责任理论的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庆玲;内部审计体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2 杜湘红;投资者保护对股权治理影响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3 王敏燕;财务报告舞弊的治理——上市公司激励与控制视角[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4 马慧知;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5 袁国辉;试论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托权的定位[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6 杨继飞;公司治理中的审计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3年

7 凌锐;论公司治理结构与审计职能[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8 陶英茂;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级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邬云霞;我国股份有限公司监事制度的法律重构[D];北方工业大学;2004年

10 郑军;独立董事制度和上市公司绩效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3764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23764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a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