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审计管理论文 >

浅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发展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9-09-26 04:03
【摘要】:本文对风险导向审计的起源和基本原理进行简要介绍,通过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和制度导向审计基本程序比较,分析风险导向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基本关系,探索如何利用风险导向审计工具进行内部审计、促进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
【图文】:

审计流程,风险导向审计,实质性,客户风险


环节风险分析;确定环节风险和剩余风险,推导出具体审计目标;进行实质性测试,形成审计结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流程体现了客户风险优先于审计风险考虑的基本理念,客户风险得到控制,审险也必然随之控制。同时“,自上而下”的流程使战略风险管理的目标更加明确,具有把握全局的优。同时,对审计师承担的检查风险进行控制的思想也贯穿在审计过程中,不断根据测试结果来修订计划。制度导向审计过程采用的是“自下而上”的审计思路,它的基本程序是,制定审计计划;了解内部控度;对内部控制进行符合性测试,评估控制风险;根据控制风险评估结果,选择是否实质性测试;形计结论。从风险导向审计流程图和制度导向审计流程图的比较还可以看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认为实质性

流程图,风险导向审计,内部审计,风险管理


《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它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以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估和改善,从而它的目标”,确立了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和控制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审计如何在风险管理发挥作用呢?内部审计师必然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是参与风险管理风险管理进行审计评估?换言之,是对风险进行审计,还是对风险管理过程进行审计?参程是否会损害审计独立性?对尚未建立或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仅仅进行审计确认,是否完职责?《内部审计思想》认为,在传统的确认业务中,内部审计以确认为导向,发挥监督评价高层风险管理基调、评估控制环境、测试控制的有效性、评价管理层监控的有效性、报告内工作。在现代咨询业务中,内部审计以过程为导向,发挥风险监控和管理的作用,进行系统推进风险评估过程、评价风险管理程序、衡量和监控业绩、内部沟通采取行动等工作。这对于是进行保证活动的独立评价,还是进行咨询活动的风险监控管理,都是提供了行动的依据风险导向审计是这两者很好的结合点。风险导向审计引入了风险评估的程序和方法,使与风险管理过程实现了统一,,不仅为形成审计发现和规避审计风险提供了非常实用的造就了推动风险管理的发动机。另一方面,风险导向审计也将审计风险管理纳入风险管中。因此,开展风险导向审计是内部审计师实现咨询和确认职能的良好途径。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复旦大学金融学院;
【分类号】:F239.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志红;;论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运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9期

2 冯义秀,高亮英;国际审计准则审计风险模型的变更及我们的借鉴[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李斌;从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产生看审计风险的防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4 王泽霞;邓川;;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辨析[J];财经论丛;2006年02期

5 王素梅;论我国审计风险模型的重构——基于国际审计风险模型的演变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4年12期

6 李华军;张晓峰;刘景贤;张国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应用问题探讨[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12期

7 郭宏宇;;国际审计风险准则修订后的审计风险模型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6年07期

8 齐鲁光 ,赵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下审计目标与审计业务流程体系初探[J];财会月刊;2005年14期

9 王玉法;;关于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式的经济学解释[J];财会月刊;2007年08期

10 许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银行的应用分析[J];财贸经济;2005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岚;网络审计实务现状及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2 邓利华;独立审计风险控制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3 桑桂丽;风险基础内部审计程序的构建[D];东北大学;2005年

4 陈海琼;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审计风险控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孙益华;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审计风险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6 孔慧平;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及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7 桂璇;我国审计市场供给与需求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8 赵

本文编号:25418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25418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a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