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委员会的行业专长对财务报告质量和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审计委员会的行业专长对财务报告质量和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由于现代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投资者和实际的经营管理者通常不是同一个人,因此会计信息成了投资者和社会公众了解上市公司非常重要的方式和渠道。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一系列的财务舞弊和审计失败案,沉重的打击了人们对公司对外报出的财务报告的真实和可靠性方面的信心。此时急需一股独立的第三方力量监督和检查公司的运营,保证外部审计师独立性,并与外部审计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减少财务舞弊、财务重述事件的发生。因此作为有效保护股东利益的审计委员会制度,重新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关于审计委员制度,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审计委员会的设立目的和和审计委员会的相关特征。对于审计委员会特征的研究,又集中在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组成、审计委员成员的财务专长、审计委员会的权威性、审计委员的勤勉度等方面。本文以审计委员会的行业专长为切入点,认为审计委员会成员如果拥有行业专长可以提高审计委员会的效率。首先,众所周知,会计是一个具有特殊行业属性的职业,我国的相关会计准则在颁布的时候,对于一些行业有着特殊的账务处理要求;再者,会计又是一个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的职业,在会计相关准则的规范内,对于准则的一些规定,不可避免的会运用到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会计估计因此又跟某个特定的行业息息相关;最后对于外部审计人员的监督也是与特定行业的运行环境相关的。本文以2011-2013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logit和多元回归模型,用财务报告重述指标来近似的代替财务报告的质量,从审计委员会的专业性方面出发,实证检验了审计委员会的行业专长对财务报告质量和审计费用的影响。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发现,相比于只具有财务专长的审计委员会,同时具有行业专长和财务专长的审计委员会更能提高财务报告质量;相比于只具有财务专长的审计委员会,同时具有行业专长和财务专长的审计委员会更能降低审计收费。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行业专长的加入使审计委员会在监督检查与财务报告生成过程相关的制度和程序时更加有效率,同时,具有行业专长和财务专长的审计委员会在与外部审计师沟通和保证外部审计师的独立性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为了使审计委员会高效的履行其职责,本文建议应提高审计委员会中具有行业专长人员的比例,并且立法上也应给与相应的支持。
【关键词】:审计委员会 财务专长 行业专长 财务重述 审计费用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39.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引言8-11
- 1.1 研究背景8
- 1.2 研究内容8-9
- 1.3 研究意义9-10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10
- 1.5 研究方法10-11
- 2.理论基础11-14
- 2.1 委托代理理论11-12
- 2.2 信息不对称理论12-14
- 3.国内外文献综述14-21
- 3.1 审计委员会设立目的相关文献综述14-15
- 3.2 审计委员会职责的相关文献综述15-16
- 3.3 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相关文献综述16
- 3.4 审计委员会特征的相关文献综述16-18
- 3.4.1 独立性16-17
- 3.4.2 勤勉度17
- 3.4.3 专业性17-18
- 3.5 审计委员会特征对财务报告质量和审计费用影响的相关文献综述18
- 3.6 文献评述18-21
- 4.理论推演与假设提出21-23
- 5.变量设计与模型建立23-29
- 5.1 变量设计及定义23-27
- 5.2 模型设计27-28
- 5.3 样本的选取与数据的来源28-29
- 6.实证结果及分析29-41
- 6.1 描述性统计29-31
- 6.1.1 模型(1)的描述性统计29-30
- 6.1.2 模型(2)的描述性统计30-31
- 6.2 相关性分析31-36
- 6.3 回归分析36-41
- 6.3.1 模型(1)Logist回归分析36-38
- 6.3.2 模型(2)回归分析38-41
- 7.稳健性检验41-44
- 7.1 模型(1)的稳健性检验41-42
- 7.2 模型(2)的稳健性检验42-44
- 8.本文总结44-47
- 8.1 研究结论44
- 8.2 政策建议44-46
- 8.2.1 提高审计委员会的专业素质44-45
- 8.2.2 加强审计委员会专业性特征方面的披露45
- 8.2.3 提升审计委员会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45-46
- 8.3 研究的局限性46-47
- 参考文献47-51
- 致谢51-52
- 作者简介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管亚梅;英国审计委员会[J];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2000年03期
2 王瑛;对审计委员会的制度反思与规则检讨[J];证券市场导报;2002年09期
3 韩镇;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的思考[J];湖北审计;2002年04期
4 张晓农;关于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的探讨[J];经营与管理;2002年01期
5 王科;审计委员会的比较研究[J];商业研究;2003年03期
6 林钟高,吴利娟;关于审计委员会几个问题的思考[J];广西会计;2003年08期
7 纳鹏杰;制定科学的审计委员会实施细则 推进审计委员会工作进程[J];经济问题探索;2003年10期
8 杨忠莲;公司治理机制中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法律探讨[J];中国审计;2003年13期
9 蒋卫平,冯萌;试析美国公司的审计委员会及其启示[J];上海会计;2003年02期
10 杨忠莲;审计委员会国际研究综述[J];审计研究;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书锋;李秋燕;;审计委员会设立目标演变及其启示[A];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丘邦翰;毕家豫;高孟君;;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与实质盈余管理——中国市场之实证[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瞿旭;翟伟欢;;审计委员会薪酬与监管财务报告需求——基于上市公司房地产行业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韩传模;刘彬;;审计委员会特征、内部控制缺陷与信息披露质量[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吴清华;王平心;;终极产权、控制权行使与审计委员会需求[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6 丁朝霞;钱华;;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的研究[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度全国“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6年
7 柯明;;审计委员会特征、审计费用与信息披露质量[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柯明;朱小平;;审计委员会特征、审计费用与信息披露质量[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邱国峰;;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互动关系研究[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度全国“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吴锡皓;;审计委员会能增强外部审计独立性么?——基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宁 唐戈宇 陈丹 张胜利 孙娜 鲍恩斯;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知识背景[N];中国财经报;2004年
2 毕马威华振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部中国公共政策和法规(监管)事务主管合伙人 曾担任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副总会计师 芮怀涟 毕马威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部中国公共政策和法规(监管)事务主管 曾担任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高级技术经理 王诗仪;强化公司治理应建立高效审计委员会[N];中国证券报;2013年
3 张胜利 孙娜 丁宁 唐弋宇 陈丹 译 鲍恩斯校;审计委员会工作细则[N];中国财经报;2003年
4 张胜利 孙娜 丁宁 唐弋宇 陈丹译 鲍恩斯校;审计委员会的审阅和理解[N];中国财经报;2004年
5 张胜利、孙娜、丁宁、唐弋宇、陈丹译,,鲍恩斯校;审计委员会成员的责任[N];中国财经报;2004年
6 丁宁 唐戈宇 陈丹 张胜利 孙娜 鲍恩斯;审计委员会会议[N];中国财经报;2004年
7 丁宁 唐戈宇 陈丹 张胜利 孙娜 鲍恩斯;一个合格的审计委员会[N];中国财经报;2004年
8 丁宁 唐戈宇 陈丹 张胜利 孙娜 鲍恩斯;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N];中国财经报;2004年
9 杨伟娜 董雨;建立一个高效的审计委员会[N];中国审计报;2004年
10 苏晓丽;缪珩s
本文编号:3468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346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