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社区管理论文 >

“新乡贤”参与农村社区多元共治研究——基于江苏省太仓市的个案考察

发布时间:2021-11-22 11:14
  20世纪90年代年末,我国基层自治制度得到确立,但以往行政嵌入管理模式的依旧强势使得农村社区自治功能孱弱,内生性村治主体难以生成。在此背景下,"新乡贤"顺应了对有效内生治理主体的实际需要而回归村治领域。研究发现,太仓"新乡贤"治理的参与成员以"有闲群体"为主;组织运作依托于农村社区残存的公共性与关联性;监督机制是一种村两委与"新乡贤"之间的双向"政治性"监督。研究发现,该模式还存在人才类型单薄、制度规范缺失、行政干预程度较高等问题,并提出相关针对性建议,旨在探索"新乡贤"参与农村社区多元共治的长效机制。 

【文章来源】: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18(05)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新乡贤”参与农村社区多元共治研究——基于江苏省太仓市的个案考察


图1太仓“新乡贤”治理模式2.2太仓“新乡贤”治理模式的局限与成因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规则—程序”:当前村民自治研究范式的有效选择[J]. 韦少雄.  湖北社会科学. 2018(07)
[2]精英与群众联结关系视野下的村庄治理——以浙中Y村为例[J]. 朱静辉.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3]乡村振兴背景下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实践与思考——基于福建省连城县壁洲村的经验[J]. 李东平,范宜彬.  行政科学论坛. 2018(09)
[4]内生权威融入式治理:体制型乡贤治村的时代价值与完善路径[J]. 吴家虎.  社会科学家. 2018(04)
[5]乡贤理事会:乡村治理模式的新探索——以广东云浮、浙江德清为例的比较分析[J]. 卢志朋,陈新.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8(02)
[6]村治主体的缺位与再造——以湖北省秭归县村落理事会为例[J]. 杜姣.  中国农村观察. 2017(05)
[7]以新乡贤推进当代中国乡村治理[J]. 颜德如.  理论探讨. 2016(01)
[8]论中国农村的区域差异——村庄社会结构的视角[J]. 贺雪峰.  开放时代. 2012(10)
[9]论村落存在的价值[J]. 朱启臻,芦晓春.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10]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J]. 贺雪峰,仝志辉.  中国社会科学. 2002(03)



本文编号:35115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quguanli/35115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4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