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社区管理论文 >

道周中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4 01:32
  新课改以来,随着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逐步确立,学校被赋予了一定的课程开发权力,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校本课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家和地方课程的不足。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有利于学校自身形成办学的特色,而且有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深化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主体化、个性化的发展。因此,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补充形式的校本课程,以其能够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能够补足学校到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的全面发展所需等独特的优势,越来越被各学校所重视。诸如漳州市漳浦县的道周中学即是如此,在近年内校本课程推广的激流中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当地长久以来围绕先贤“黄道周”已形成的地方文化氛围,将其所贯穿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与精神理念,同校本课程的开发有机融合,既拓展了学生习得知识的广度、开阔了学生求知创新的视野与强化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涵养,又践行了新课程改革“教师是社区型教师”、“是课程开发的研究者和创造者”的相关理念,进而也继承和弘扬了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正是基于对以上现状的认识与探究,本文的主要内容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第一,一方面从响应国家政策、促进学生全面和个性化发展、弘扬乡贤文... 

【文章来源】:闽南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11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道周中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OECD的校本课程实施程序图

校本课程,实施程序,研究者,图表


道周中学语文校本课程实施程序图

黄道周,课程发展,委员会,校本课程


第二章 道周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规划历程上述理论探讨,为更好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贯彻道周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道周中学领导人员与高校课程专家学者、黄道周研究专家共同商量后决议,周课程发展委员会”,并结合道周中学的实际情况,整理出道周中学校本课课程发展委员会”组织架构,详见图 2.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老子哲学思想对明末大儒黄道周的影响[J]. 吴文文.  安康学院学报. 2017(05)
[2]校本课程开发的本土味:逻辑、空间与限制[J]. 李臣之,王虹.  课程.教材.教法. 2016(01)
[3]王学在闽南的传播及其对黄道周的影响——黄道周学术渊源考论之二[J]. 陈良武.  闽台文化研究. 2015(04)
[4]黄道周文学思想引论[J]. 郑晨寅.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5]香港中学创意写作校本课程的个案分析[J]. 钟展艳.  课程教学研究. 2014(11)
[6]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知识选择:困境与突破[J]. 叶波.  教育发展研究. 2014(12)
[7]黄道周逸诗文辑佚[J]. 郑礼炬.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8]校本课程开发:他国的经验与我们的策略[J]. 鲍道宏.  基础教育. 2013(04)
[9]高中语文活动型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J]. 张海涛.  教学与管理. 2013(22)
[10]简论闽南文化与黄道周[J]. 汤漳平.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

博士论文
[1]黄道周哲学思想研究[D]. 许卉.河北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与策略研究[D]. 王珂.河南师范大学 2017
[2]“开封本土文化”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初探[D]. 陈杏.河南大学 2015
[3]临桂名人文化与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 李婷.广西师范大学 2015
[4]“宜兴名人文化”中职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D]. 陆婷婷.苏州大学 2014
[5]邯郸地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 张慧娟.河北师范大学 2014
[6]黄道周诗歌研究[D]. 王翔.闽南师范大学 2013
[7]“无锡文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 陈艳芳.扬州大学 2013
[8]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探索[D]. 刘丹.东北师范大学 2011
[9]“本土文化”类语文校本课程开发[D]. 计清莹.华东师范大学 2011
[10]高中语文校本课程《浏阳名人》的开发与研究[D]. 谢林霞.湖南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150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quguanli/35150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0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