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税论文 >

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应:基于县级数据的评估

发布时间:2018-05-26 14:56

  本文选题:转移支付 + 财力均等化 ; 参考:《世界经济》2017年12期


【摘要】:利用中国县级财政数据,本文基于Lerman与Yitzhaki(1985)提出的方法对财政收入来源进行分解,考察不同类别的转移支付边际意义上的财力均等化效应。研究表明,在县级层面,无论是一般性转移支付还是专项转移支付,其分配效应都更多地促进了财政供养人口财力均等化,其目的更多是"保运转"与"搞建设",而其对辖区人口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效应则相对微弱;一般性转移支付对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效应在2005年以后才逐渐显著;专项转移支付则总体上增大了地区公共服务不均等。此外,转移支付的不断增加加剧了不同层级政府间的纵向财力不均等。因此未来的财政改革要减少专项转移支付比重,同时强化省政府均等化服务责任,推动"省级统筹体制改革"。
[Abstract]:Based on the method proposed by Lerman and Yitzhakiang (1985), the source of financial revenue is decomposed to examine the financial equalization effect in the marginal sense of different types of transfer payment.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at the county level, whether general or special transfer payments, their distributive effects promote the equalization of the financial resources of the financial support population. Its purpose is more "guarantee operation" and "construction", but its equalization effect on population public service is relatively weak, the equalization effect of general transfer payment on public service is gradually obvious after 2005; Special transfer payment on the whole increased the regional public service inequality. In addition, increasing transfer payments have exacerbated vertical financial inequality among different levels of government. Therefore, the future fiscal reform should reduce the proportion of special transfer payment, strengthen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s equalization of service responsibility, and promote the "provincial overall planning system reform".
【作者单位】: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及改革研究”(项目编号71533007)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812.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专项转移支付[J];中国工会财会;2004年08期

2 宋超,绍智;完善我国专项转移支付制度的初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51期

3 ;革命老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J];中国农业会计;2006年08期

4 ;财政部关于印发《革命老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6年09期

5 袁有华;;谈专项转移支付的规范[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01期

6 原源;;专项转移支付问题浅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07期

7 孙开;;专项转移支付现状考察与管理方式优化[J];财政研究;2010年08期

8 王广庆;刘玲玲;冯懿男;;我国专项转移支付变迁及动因分析[J];中国经济问题;2011年02期

9 谢拓;;和谐视野中的专项转移支付监督制度探析[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9期

10 闫海;成琳;;论我国专项转移支付的法制化[J];地方财政研究;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周美多;颜学勇;;专项转移支付的政治意蕴:中央主导下的公共财政转型[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刘志广;;专项转移支付“乱象”及其改革[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3 周美多;颜学勇;;专项转移支付的政治意蕴:中央主导下的公共财政转型[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朱艳鑫;王铮;薛俊波;李兵;;基于一般均衡理论的转移支付影响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朱艳鑫;王铮;;地区间一般性转移支付对要素流动、社会福利的影响[A];“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中的计算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杜涛;专项转移支付:难压缩的钱[N];经济观察报;2013年

2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 杨志勇;增强透明度是专项转移支付改革成功的关键[N];中国财经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杨仕省;专项转移支付改革“卡壳”[N];华夏时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马晖;委员建议压缩“专项转移支付”[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5 本报记者 吴建华;财政部清理专项转移支付[N];华夏时报;2014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杨志勇;专项转移支付的规范之路[N];海峡财经导报;2014年

7 本报评论员 欧阳觅剑;逐步减少专项转移支付的比例[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8 ;省财政出台今年村级组织运转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政策[N];江苏经济报;2010年

9 王泽平 记者 赵晓英;鞍山市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监管中心正式运行[N];鞍山日报 ;2011年

10 张荣科;市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监管中心成立[N];鞍山日报 ;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谭娅;对我国专项转移支付改革的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世敬;规范我国政府间专项转移支付制度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2 周文华;专项转移支付的竞争性配置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3 贾颖;专项转移支付改革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5年

4 张松;兵团专项转移支付问题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5 张华松;当前我国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规模和比重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6 李欣;转移支付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7 游乐;论我国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宋来忠;我国财政专项转移支付法律制度完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9 王阳;中国专项转移支付漏损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张亮;云南省以下专项转移支付管理问题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376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19376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b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