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税论文 >

中国财政政策冲击的识别与效应——符号约束方法下的SVAR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26 16:38

  本文选题:财政政策 + 结构向量自回归 ; 参考:《财经研究》2015年06期


【摘要】:文章基于国内对财政政策冲击效应识别不充分的事实,在其所建构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系统中,对国内外财政政策冲击的识别逐一进行了讨论,然后采用符号约束的识别方法,利用中国1997年第1季度至2012年第4季度的统计数据对中国财政政策的冲击效应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对中国经济周期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中,名义货币供给和利率等名义变量与产出、消费等真实经济变量的关联度较弱;而财政政策冲击对名义变量的效应都不显著;政府支出对实际产出的冲击在短期内不显著,但在长期内存在负效应,原因是扩张政府支出会引起增加政府收入的适应性超调,进一步产生紧缩效应;在短期内政府支出对实际投资具有"挤出效应";政府支出与信贷余额同方向变化,这表明中国政府支出主要依赖信贷融资的事实与困境。
[Abstract]:Based on the fact that the domestic recognition of fiscal policy impact effect is not suffici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dentification of fiscal policy shock at home and abroad one by one in the structural vector autoregressive model system. Then the impact effect of China's fiscal policy is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by using the statistical data from the first quarter of 1997 to the fourth quarter of 2012 using the method of symbolic constraint recogni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nominal variables such as nominal money supply and interest rate have weak correlation with real economic variables such as output and consumption in the response to the impact of China's economic cycle and monetary policy. The impact of government expenditure on real output is not significant in the short term, but there is a negative effect in the long run, because the expansion of government expenditure will lead to the adaptability of increasing government revenue overshoot, the impact of fiscal policy shocks on nominal variables is not significant in the short term, but there is a negative effect in the long run. In the short term, government expenditure has a "crowding out effect" on actual investment, and government expenditure and credit balance change in the same direction, which indicates that Chinese government expenditure mainly depends on the fact and predicament of credit financing.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云南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经济研究所;
【分类号】:F8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郭健;;税收、政府支出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11期

2 李晓芳,高铁梅,梁云芳;税收和政府支出政策对产出动态冲击效应的计量分析[J];财贸经济;2005年02期

3 方红生;朱保华;;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检验[J];管理世界;2008年03期

4 李永友;;市场主体信心与财政乘数效应的非线性特征——基于SVAR模型的反事实分析[J];管理世界;2012年01期

5 郭新强;胡永刚;;中国财政支出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的就业效应[J];经济研究;2012年S2期

6 王立勇;李富强;;我国相机抉择财政政策效应非对称性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7 张成思;;随机冲击、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波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维国;杨晓华;;中国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11期

2 王立勇;;我国财政政策调控有效性的定量评价[J];财贸经济;2010年09期

3 黄威;丛树海;;我国财政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省级城乡面板数据的考察[J];财贸经济;2011年05期

4 方红生;;一个解释中国通货膨胀的可行框架:1981—2006[J];财贸研究;2008年06期

5 许雄奇;;财政赤字的宏观经济效应:一个文献综述[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10期

6 刘伟宏;黄学敏;;福建省税收负担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计量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0年09期

7 冯涛;杨达;;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的模拟分析——基于季度宏观经济联立方程模型[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马海涛;曾康华;;长期影响税收增长因素的动态分析[J];当代财经;2008年05期

9 梁雪雪;;中国税收收入和GDP增长率之间的关系[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2期

10 陈享光;袁辉;;2009年我国宏观经济研究的最新进展[J];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维国;杨晓华;;中国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7卷)[C];2006年

2 张延群;;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中的识别问题——分析框架和文献综述[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1卷)[C];2010年

3 赵进文;高辉;;中国利率市场化主导下稳健货币政策规则的构建及应用[A];经济学(季刊)第3卷增刊(总第13期)[C];2004年

4 薛鹤翔;;中国的产出持续性——基于刚性价格和刚性工资模型的动态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4期[C];2010年

5 黄蕊;;后危机时期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基于FTPL理论视角[A];2013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张浩;李仲飞;邓柏峻;;政策不确定、宏观冲击与房价波动——基于LSTVAR模型的实证分析[A];第九届(2014)中国管理学年会——中国经济与社会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永学;韩国税收负担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高鸿;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效应及工具运用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3 吴有红;我国商业银行安全的评估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郭金秀;反危机公共支出政策效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王雄威;我国经济周期非线性特征分析与经济周期测定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胡爱华;基于新凯恩斯DSGE模型的我国财政政策效应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李晓芳;我国转轨时期财税政策效应及最优宏观税负水平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王立勇;我国财政政策效应的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D];吉林大学;2007年

9 许雄奇;中国财政赤字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10 梁冰;我国经济运行中财政政策短期和长期作用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巍;我国财政政策区域效应及其原因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2 吴德q,

本文编号:19380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19380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5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