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税负测算与税制体系重构——基于国民经济核算视角
[Abstract]:Tax is an important lever for the government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tribution of national income. Therefore, the calculation of macro tax burden can not reveal the level of tax burden and the rationality of tax system allocation. In this paper, we judge the macro tax burden of our country, at the same time, we reclassify the existing tax types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incom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and calculate the tax burden in the stage of national income creation and distribution.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overall macro tax burden of our country is low, but the production tax and import tax in the initial distribution process of national income are high, the income tax and property tax are low in the process of redistribution of national income. Therefore, under the premise of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 of macro tax burden, we must raise the proportion of direct tax in the stage of national income redistribution by levying real estate tax and other direct taxes, so as to reduce the proportion of indirect tax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national income distribu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ax should be collected, resource tax and individual income tax should be reformed, and the distribution structure of tax should be optimized and the structure of macro tax should be reasonable.
【作者单位】: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大学;
【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宏观税负合理性判断与政府收支体系重构”(编号:2013-GH-25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812.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郭庆旺;吕冰洋;;中国税收负担的综合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12期
2 王军平,刘起运;如何看待我国宏观税负——基于“非应税GDP"的科学评价[J];财贸经济;2005年08期
3 宋旭光;;中国政府收入经济属性的核算解析[J];财政研究;2013年09期
4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财税改革课题组;刘克崮;贾康;高培勇;满燕云;于长革;杨志勇;蒋震;赵全厚;刘红灿;刘威;刘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J];财政研究;2014年07期
5 楼继伟;;加快房产税立法使其成地方稳定收入源[J];房地产导刊;2014年11期
6 安体富,岳树民;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分析判断及其调整[J];经济研究;1999年03期
7 高凌江;;OECD*国家税收发展变化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J];财会研究;2012年08期
8 贾康;;“普遍征收”房产税不适合中国国情[J];经济;2013年10期
9 刘文谨;陈颂东;;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和结构的国际比较及税制结构优化[J];税收经济研究;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连重;启动农村市场的对策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2 王竹芹,张澜;近几年增发长期建设国债的功效考察[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白重恩;钱震杰;;谁在挤占居民的收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分析[J];中国经济学;2009年00期
4 金永军;陈柳钦;万志宏;;2009年地方债:制度博弈的分析视角[J];财经科学;2009年10期
5 关飞;;税收非均衡增长中的财政风险甄别与防范[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4期
6 潘雷驰;;“可税与否”未改变我国GDP与税收的基本关系——基于1978~2005年数据的实证检验[J];财经研究;2007年07期
7 林鲁宁;我国宏观税收负担:实证分析与思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06期
8 安体富;对当前我国税收宏观调控问题的若干思考[J];财贸经济;2000年12期
9 许建国;刘源;;关于宏观税负问题研究的文献述评[J];财贸经济;2009年01期
10 张慧玲;当代税制优化理论下的企业税收分析[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永学;韩国税收负担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关飞;基于税收非均衡增长视角的财政风险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3 李曦;中国现阶段税制结构合理性判别与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陈小平;财政合理规模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5 王伟;中国税收宏观调控的数理分析与实证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6 彭志远;国债的宏观经济效应及政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7 姚绍学;最优财政收入规模理论与实证[D];天津大学;2003年
8 呼显岗;中国财政风险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9 赵桂芝;中国税收对居民收入分配调控研究[D];辽宁大学;2006年
10 李晓芳;我国转轨时期财税政策效应及最优宏观税负水平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初旺;我国消费、劳动和资本有效税率估计及其国际比较[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贾康;;“十二五”时期中国的公共财政制度改革[J];财政研究;2011年07期
3 罗鸣令;马克和;侯伟;;遗产税存与废:理论争议、制度实践及启示[J];财政研究;2012年12期
4 范立夫;杨仲山;刘昊;;政府财政统计体系(GFS)的比较分析[J];财政研究;2010年07期
5 韩晓琴;;借鉴OECD国家税制,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国税制结构[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陈颂东;;中国宏观税负水平的争议与启示——基于财税制度缺陷的分析[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7 安体富;;中国中长期税制改革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46期
8 农村税费改革研究课题组;取消农业税 改征增值税——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的思考[J];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9 门淑莲;颜永刚;;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及其对我国财政管理的长远影响[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年10期
10 杨之刚,丁琳,吴斌珍;企业增值税和所得税负担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0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昌小海;最优宏观税负周期及时滞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2 钱国玉;;河南省宏观税负偏低的对策研究[J];税务研究;2007年03期
3 郭玉清;连晨浩;蒋冉;;中国最优宏观税负规模的估算[J];统计与决策;2007年19期
4 河南省税务学会课题组;钱国玉;;宏观税负结构分析及优化建议[J];税务研究;2007年12期
5 闻新国;;宏观税负孰高孰低[J];理论与改革;2008年01期
6 董志勇;邓丽;;我国宏观税负的经济影响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04期
7 尹守香;;我国宏观税负合理性判断标准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7期
8 何倩;;从有限课税说看我国宏观税负[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9 关予馨;;我国宏观税负现状、成因与对策[J];税务研究;2013年01期
10 蒋琳;;我国宏观税负与劳动报酬关系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第三十章 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卷)[C];2000年
2 陈旭东;张樱;;基于OECD国家的宏观税负比较与中国税制改革[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3 姜亚望;;对全省地税收入提前完成全年任务的分析与思考[A];税收实践与探索——山西地税系统优秀税收科研成果文集(2005)[C];2005年
4 姜亚望;王英姿;张宏平;;第三产业税负浅析[A];税收实践与探索——山西地税系统优秀税收科研成果文集(2006)[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亚倩 张琐林;宏观税负继续上升 弹性系数高位运行[N];中国税务报;2004年
2 韩江明;应适度调整我国宏观税负[N];中国信息报;2000年
3 黄玉迎;国税总局:去年中国宏观税负18%[N];北京日报;2007年
4 姚长辉;中国宏观税负仍处较低水平[N];中国财经报;2007年
5 季统;宏观税负稳步上升 国际对比仍属较低[N];中国税务报;2006年
6 靳东升;我国宏观税负增长属于恢复性增长[N];中国税务报;2006年
7 刘光明 阳艳平 陈晓杰;从宏观税负分析探索精细化管理之路[N];中国税务报;2006年
8 程安亭;宏观税负分析是强化税收征管的重要手段[N];中国税务报;2006年
9 周明;税务总局:宏观税负处较低水平[N];中国证券报;2007年
10 陈黛;中国宏观税负比例达到17.5%[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涵;中国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统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2 刘普照;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慧;我国中部区域宏观税负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吴晓斌;我国宏观税负持续攀升的原因探究[D];暨南大学;2008年
3 马晓玲;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4 赵理想;中国转型期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5 李秋林;我国东西部区域宏观税负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6 王莹莹;俄罗斯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7 王燕;泰安市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8 季化敏;我国宏观税负的合理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王U,
本文编号:21504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2150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