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公债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5-07-09 03:05
新中国70年来,公债史研究经历了起步期、沉寂期、复兴期和繁荣期等阶段,亦经历了多元路向演化过程。在债务结构上,公债史研究经历了从外债到内债的研究嬗递;在地域上,经历了中央公债到地方公债的区域转变;在内容上,经历了从公债统计到规律探索的视域演进;在方法上,经历了从定性判辨到计量实证的转换;在研究对象上,则经历了从政府单一主体到其他相关主体为研究对象的多元化衍变。反思并展望公债史研究的趋向,需要进一步打破历史区段畛域,拓宽研究地域,倡导跨学科交叉进一步合作,以动态的视野、广博的视域和多维的方法,推进公债史研究的纵深发展。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57047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图1 1949-2019年公债史研究成果数量时间分布(1)
新中国70年来,公债史研究成果数量呈现出整体上升的趋势(如图1所示)。在时间分布上,大体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49-1959年,该阶段为新中国公债史研究的起步期,初步有公债史相关研究成果问世,大多数集中在“旧中国”之“恶债”分析上。
图2 新中国70年公债史研究热点频次词(2)
通过公债史研究的频次词分析,直观展现新中国70年公债史研究的热点内容(见图2)。第一,从研究关注的历史区段分析,公债史研究的主要历史段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北洋政府时期两个时间段。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与北洋政府时期公债发行数额巨大,同时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公债管理制....
本文编号:40570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4057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