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8 13:14
本文关键词: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十三五”规划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大背景下,伴随着我国工业化、新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中作为一个巨大的特殊人群的问题己经不容忽视了。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系尚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农业转移人口虽有“城市人”之名,却很少有“城市人”之实,原因在于他们无法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同样的社会保障、随迁子女教育、医疗保障、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如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为了推进新城镇化不可缺少的产物,也是一个不可逆转的事实。如果未能妥善的处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题,那么势必会由此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立足于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支出统筹安排的角度,阐述了相关财政转移支付以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理论基础。文章对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在社会保障、随迁子女教育、保障性住房等方面进行现状分析;还进一步分析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财政支出方面的现状,得出了我国在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供需矛盾;通过计量数据的结果,中央对地方的财政支持对市民化过程中的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有正向的影响效果,最后从财政转移支付的角度强调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的公共服务的利益需求,建立起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挂钩机制。
【关键词】:农业转移人口 公共服务均等化 市民化 财政转移支付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12.8;F299.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导论8-15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8-9
-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9-12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2-14
- 1.4 论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14-15
- 2 财政转移支付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相关理论15-19
- 2.1 农业人口市民化及其内涵15
- 2.2 农业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的公共财政理论依据15-17
- 2.3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财政政策17-19
- 3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公共服务现状分析19-25
- 3.1 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现状19-21
- 3.2 农业转移人口保障住房现状21-23
- 3.3 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受教育现状23-25
- 4 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异化效应的财政转移支付分析25-29
- 4.1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的分配不合理25-26
- 4.2 区域间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转移支付不平衡26-27
- 4.3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合理27-29
- 5 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效果评价29-39
- 5.1 模型构建及数据处理29-31
- 5.2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服务动态效应的实证研究31-38
- 5.3 结论评述38-39
- 6 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设定39-43
- 6.1 完善中央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39-40
- 6.2 完善和规范财政转移支付方式40-41
- 6.3 优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服务转移性支出结构41
- 6.4 建立多位一体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41-43
- 结论43-44
- 参考文献44-47
-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47-48
- 致谢48
本文关键词: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26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432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