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税论文 >

中国式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8 20:12

  本文关键词:中国式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这种粗放式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我国的财政分权体制是密切相关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财政分权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我国的财政分权体制下是政治集权与经济分权相统一的财政体制,中央政府以GDP作为地方官员的主要考核指标。在政治晋升和财政约束的双重压力下,一方面,地方政府为了获得更多政治晋升机会,不断发展地方经济,甚至将自身财源与中央的转移支付资金用于经济较快增长的项目上。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基于财政资金的短缺,减少环保项目的支出。同时地方政府为了扩大财源,通过降低环保准入门槛、降低排放标准等的方式吸引污染严重企业到本地区进行投资。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地方政府的行为,加剧了地方环境污染治理的惰性,因此,本文认为:财政分权度的提高是环境污染治理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首先基于当前的财政分权体制,理论分析了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治理影响的作用机制和途径分析,然后采用2000至2013年的省级混合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支出分权度指标作为衡量财政分权度的指标,实证分析了我国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治理治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本文在研究财政分权度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时,试图加入其它一些相关变量,如政府财政收入、代表工业化水平的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代表城镇化水平的城镇化率等,来提高解释变量之间的精确度,但是实证结果发现这些相关变量对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影响并不是都很显著。因此在当前的分权体制下要提高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水平,改善环境质量,就必须先改革我国现有的政治晋升激励机制,改变以GDP为指标的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系,将环境要素考虑进来,引入“绿色GDP”,使地方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考虑环境成本。其次健全现有的的财政收支管理体制,建设环境的公共预算体系,加快政府间横向生态补偿保护机制的建设。最后加强公众的参与监督,充分发挥第三部门的作用。
【关键词】:财政分权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 支出分权度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321;F812.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20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8-9
  • 一、选题背景8-9
  • 二、研究意义9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9-16
  • 一、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10
  • 二、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研究10-12
  • 三、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的研究12-16
  •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16-20
  • 一、研究方法16-17
  • 二、研究思路17-19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19-20
  • 第二章 中国式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影响理论分析20-36
  • 第一节 财政分权理论20-21
  • 一、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20-21
  • 二、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21
  • 第二节 中国式财政分权21-25
  • 一、中国式财政分权涵义21-23
  • 二、中国式财政分权程度23-25
  • 第三节 中国式财政分权影响环境治理的因素分析25-28
  • 一、基于“理性人”多重身份假设26-27
  • 二、基于政治晋升和财政约束的双重激励27-28
  • 三、基于单一的政绩考核方式28
  • 四、基于严格的户籍制度28
  • 第四节 中国式财政分权影响环境治理的路径分析28-36
  • 一、通过财政支出结构对环境污染治理产生影响29-30
  • 二、通过中央转移支付对环境污染治理产生影响30-32
  • 三、通过专项环保投资对环境污染治理产生影响32-34
  • 四、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对环境污染治理产生影响34-36
  • 第三章 中国式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治理影响的实证分析36-42
  • 第一节 变量选择36-38
  • 一、被解释变量36
  • 二、解释变量36
  • 三、控制变量36-38
  •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38
  • 第三节 模型设定与实证结果分析38-40
  • 第四节 主要结论及相关政策含义40-42
  • 第四章 财政分权体制下环境污染治理的国际实践及启示42-51
  • 第一节 各国家财政分权改革下环境污染治理的实践总结42-48
  • 一、美国模式42-46
  • 二、日本模式46-48
  • 第二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启示48-51
  • 一、合理界定环保支出责任,构建有效的环保支出机制48-49
  • 二、健全居民偏好表达机制,发挥政府在环境产品中的信息优势49
  • 三、借鉴国外的环境保护税,,有效降低我国的环保支出49-50
  • 四、重视经济激励政策,鼓励环保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50-51
  • 第五章 本文主要结论和政策性建议51-60
  • 第一节 本文主要结论51-52
  • 第二节 政策建议52-60
  • 一、完善现有的财政收支管理体制,提高资金的使用的效率53-56
  • 二、调整地方政绩考核办法,改变地方政府的行为方式56-57
  • 三、加强社会公众的S糜爰喽剑岣呋肪持卫硇

    本文编号:4336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4336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0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