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觉与无意识思维决策质量之比较
本文关键词:直觉与无意识思维决策质量之比较
【摘要】:为探讨无意识思维与直觉的决策质量差异,本研究开展了两个实验。结果发现:(1)无意识思维和直觉在多特征决策问题的决策质量并无显著差异,且均显著优于意识思维;(2)无意识思维和直觉在风险决策问题上的决策质量亦无显著差异,且均未显著优于意识思维。上述结果表明:(1)复杂风险决策任务中,无意识思维与直觉存在边界条件;(2)在复杂多特征决策问题中,传统的"三思而后行"已不再适用,决策者应更多的依靠直觉或无意识思维来做出高质量决策。本研究建议从更多角度考察无意识思维与直觉间的差异,旨在为现实决策提供进一步的理论指导。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商学院;宁波大学心理学系;
【关键词】: 双加工系统 直觉 无意识思维 决策质量
【分类号】:C934
【正文快照】: 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决策。人们是如何决策及如何做出高质量的决策一直以来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双加工系统模型(Dual-process models)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涉及两个性质不同的加工系统:深思熟虑系统与直觉系统。前者依靠意识思考,串行加工且加工速度慢,占用较多心理资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彦;李纾;殷晓莉;;决策与推理的双系统——启发式系统和分析系统[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5期
2 庞捷敏;原献学;李建升;;无意识研究新进展:无意识思维理论述评[J];心理学探新;2007年04期
3 刘磊鑫;蔡璇;原献学;;知识迁移对无意识思维效应的作用[J];心理科学;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勇;范文杰;;内隐认知功能在运动学习中的体现与应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2 李平;;中国本土管理研究与中国传统哲学[J];管理学报;2013年09期
3 孙红梅;阴国恩;陈雪莹;;不同类别学习策略下的中医诊断学习:以舌诊学习为例[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6期
4 黄琳妍;李虹;徐继红;;直觉性和分析性决策策略偏好的情境效应[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6期
5 李纾;梁竹苑;孙彦;;人类决策:基础科学研究中富有前景的学科[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年S1期
6 刘菲菲;;国外无意识思维的研究进展[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S3期
7 李美;蒋京川;;不确定情境下个体决策偏差之锚定效应的述评[J];社会心理科学;2012年06期
8 张薇薇;;网络用户信息查证行为探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3年05期
9 周正;辛自强;;价格认知的心理机制:信息加工的视角[J];心理研究;2013年06期
10 张斌;;无意识思维研究的争论及展望[J];青年与社会;201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怀勇;决策过程中的调节匹配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莉;内隐知识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马彪;面向决策支持的组织多源异性知识的智能集成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4 宋仲玲;知觉对股价的作用:映射认知有限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舒良超;基于决策神经科学的不确定决策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方学梅;基于情绪的公正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梁静;销售互动中的说服效果[D];浙江大学;2010年
8 王晓庄;决策中的锚定效应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9 翁世华;快餐文化对内隐态度及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莫申江;并购变革背景下的伦理型领导及其效能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东;不确定条件下判断和决策的线索效应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王雪芹;职业决策中的框架效应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3 马希荣;通胀预期中的锚定效应及对经济决策行为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秋棠;信息的外部表征方式对风险回避行为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蔡璇;目标导向与知识导向对无意识思维的作用研究[D];宁波大学;2010年
6 陈虹;情绪、动机对无意识思维决策的作用[D];宁波大学;2011年
7 陈文华;具体情绪对消费者决策时信息加工深度的影响[D];宁波大学;2011年
8 廖菲;推理与决策中的冲突监测加工机制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9 沈汪兵;道德与创造力有关吗?[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史飞;人机交互环境下学术搜索功能学习的心智模型动态改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际文;;浅谈设计的创新与直觉[J];商场现代化;2009年24期
2 埃里卡·诺恩;;更好提问,才有更好回答[J];21世纪商业评论;2009年09期
3 田晏铭;张敏;;“算计”婚姻幸福感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04期
4 朱国萍;;语感和文体感[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年06期
5 耿宾涛;陈蕾;;从直觉和灵感看非理性因素在创造中的作用[J];魅力中国;2010年05期
6 董彬;;广告创作的个性化探索——荣格分析心理学在广告创作中的运用[J];新闻界;2010年06期
7 翁海霞;;美育在中职服装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7期
8 韩巍;;管理学界应该接纳思辨研究[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1年07期
9 卫才胜;试论直觉在科学发现中的方法论价值[J];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10 佚名;留三分[J];乡镇论坛;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新;邹丽;;直觉模糊时态逻辑[A];模糊集理论与应用——98年中国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8年
2 刘南生;;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马卫红;;整个世界源自于美——费特自然抒情诗的诗性特征[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颖峰;;感性认识气[A];全国中医药研究生专辑[C];2005年
5 程瑶;;诱误习题在数学教学中的巧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6 周向林;桑建新;;双向素描教学概述——论素描教学中直觉感知能力和理智分析能力的平衡发展[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7 吕乃基;;论科学的发展规律[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8 袁庆福;;增强创新意识是实现医院快速发展的需要[A];第七届全国口腔医院管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2年
9 任亚辉;;共情理解与直觉悟性[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10 王应忠;;给学生一双探疑的眼睛[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八——追寻的旋律[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占;女性直觉也是一种困惑[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2 徐小明;别凭“直觉”做股票[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3 刘柳;耐克掌门人 从直觉走向理智[N];财经时报;2004年
4 周晖;凭直觉进入绘本的世界[N];光明日报;2006年
5 张小雨;直觉和逻辑之于企业战略[N];商务时报;2007年
6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何山;临床直觉需要培养[N];健康报;2011年
7 唐蓓茗;决策依据:中国直觉VS西方数据[N];解放日报;2005年
8 党国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好的直觉很重要[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范占英;王淑丽:凭直觉抓住潜质畅销书[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10 库兴;直觉与系统[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伯权;直觉模糊信息集成及其在决策中的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2 照日格图;直觉与创造[D];吉林大学;2009年
3 燕良轼;教学的生命视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胡志颖;文学彼岸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5 齐光远;梁宗岱美学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6 崔鹏飞;空间设计基础教学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7 丁可;艺舟双辑:理性与直觉[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8 曾守桢;基于直觉模糊信息的综合评价问题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9 刘全;基于tableau的自动推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李鹏;基于灰色关联和证据推理的直觉模糊信息决策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天华;直觉模糊推理与决策的几种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程涛;直觉模糊环境下粗糙集和概念格的构造[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冬莲;泛代数中的格值直觉同态[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4 李璐;直觉模糊Choquet积分及其在语言量词上的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汤小江;基于k阶关系的直觉模糊粗糙集[D];漳州师范学院;2011年
6 居红秋;女性的直觉与文化的前卫性——唐颖新作《阿飞街女生》解读[D];吉林大学;2004年
7 高志海;直觉模糊熵、区间直觉模糊熵及其应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贺鹏飞;格的直觉模糊理想(滤子)[D];西北大学;2012年
9 刘勇;文化直觉对高中学生创造力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利芬;基于直觉模糊理论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098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1109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