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梯形模糊偏好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
[Abstract]:Based on the trapezoidal fuzzy number, a method for multi-attribute group decision making is presented. In this method, the preference and weight of decision makers are expressed by trapezoidal fuzzy numbers, the weighted decision matrices are constructed by preference matrices and weight vectors, and the normalized decision matrices are obtained by calculating and normalizing the expected values. The OWA operator is used to assemble and the attribute weight is used to get the decision result. Finally, the effectiveness and practicability of the method are illustrated by an example.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过程优化与智能决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70631003)
【分类号】:C934;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魏存平,邱菀华,王新哲;一种新的模糊群体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年07期
2 徐泽水;求解不确定型多属性决策问题的一种新方法[J];系统工程学报;2002年02期
3 杨雷,席酉民;一种模糊偏好的群体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7年09期
4 王坚强;孙超;;信息不完全确定的多准则语言群体指派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6年06期
5 徐泽水;对方案有偏好的三角模糊数型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2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祈宗,朱心想;几种区间数判断矩阵排序权向量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2 路应金,江黎黎,唐小我;集成化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肖峻 ,罗凤章 ,王成山 ,郭铁军;区间层次分析法的权重求解方法比较研究[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4年03期
4 徐泽水,达庆利;区间型多属性决策的一种新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5 罗党,刘思峰;一类灰色模糊决策问题的熵权分析方法[J];中国工程科学;2004年10期
6 曾玲;给出方案偏好值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曾三云,曾玲;带有方案偏好关系的区间型多属性决策方法[J];广西科学;2005年03期
8 朱恒;;基于模糊多属性决策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满意度评价探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9 徐泽水;;语言多属性决策的目标规划模型[J];管理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10 王坚强;信息不完全的多准则层次分类方法研究[J];控制与决策;2004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庆林;海岸带功能评价数学模型研究与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罗党;灰色决策问题的分析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3 何亚群;基于粗糙集的智能决策理论与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4 宋光兴;多属性决策理论、方法及其在矿业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1年
5 徐泽水;几类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3年
6 高淑萍;运输问题的模糊优化算法和理论[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7 王建明;多目标模糊识别优化决策理论与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8 胡浩;集成供应链中的一体化物流、信息平台、群决策和系统集成的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9 王坚强;几类信息不完全确定的多准则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10 蒋红妍;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管理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周;模糊多属性群决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雷大为;基于模糊偏好关系的多准则群决策方法研究与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3 潘金锋;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及其在城市系统工程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4 王萍;基于属性关联度的启发式约简方法及其在群体推理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5 陈惠娥;建设工程招标评标智能化方法建立与分析[D];沈阳工业大学;2002年
6 陆爱国;粗糙集理论及其扩展模型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7 梅应华;建设项目投资风险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8 蔡雷;模糊多属性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9 吴彪;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机械优化配置与评价体系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10 史加荣;基于不完全信息的多准则决策的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泽水,孙在东;一种基于方案满意度的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2001年03期
2 于春海,樊治平;一种基于群体语言相似矩阵的聚类方法[J];系统工程;2004年07期
3 谭旭;陈英武;高妍方;;一种新的基于组合赋权的区间型多属性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2006年04期
4 刘靖旭,谭跃进,蔡怀平;多属性决策中的线性组合赋权方法研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5 宋业新,陈绵云,张曙红;两类多目标广义指派问题的有效算法及其应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6 张文红,陈森发;混合指标层次模糊决策法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7 姜灵敏,陈松乔;一种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综合排序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36期
8 高尚,杨静宇,吴小俊;聚类问题的蚁群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08期
9 徐泽水;基于相离度和可能度的偏差最大化多属性决策方法[J];控制与决策;2001年S1期
10 樊治平,于春海,尤天慧;一种基于三角模糊数多指标信息的FCM聚类算法[J];控制与决策;2004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坚强;几类信息不完全确定的多准则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鞠涛;陈博文;孙利民;;基于模糊网络层次分析法的评价研究[J];科技资讯;2010年02期
2 杨勇;周勤;;基于模糊实物期权的技术创新投资决策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7年07期
3 元继学;王未今;;模糊多属性群决策一致性分析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8年01期
4 张叶芳;曹炳元;;约束条件中含有梯形模糊数的线性规划的求解方法[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5 鞠芳辉;王新刚;;海外投资设厂选址方案的模糊决策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3年04期
6 彭展声;李荣钧;;模糊多属性决策的加权投影折衷方法[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年06期
7 周林锦;;含梯形模糊数的线形规划问题[J];衡水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兰继斌;李勇;;基于类质心的梯形模糊数排序[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9 刘强;张强;;线性分配法及Bernardo方法的改进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9年01期
10 戎晓剑;王呈阳;赵晓青;杭彬;;模糊数学在脉冲激光峰值功率检测中的应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华中生;梁梁;;有限方案的群决策方法[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2 元继学;吴祈宗;;模糊多属性决策基础理论研究[A];中国运筹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2004年
3 易正俊;黄华;张业亭;;模糊最短路径问题及标号法的实现[A];第五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田田;陈安;戎晓霞;;模糊层次分析法在科研机构评估中的应用[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曾玲;;具有属性优先序信息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A];中国运筹学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杨明顺;李鹏阳;李言;;产品总体方案评价与选择的一种群决策方法[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7 侯福均;吴祈宗;;基于期望值矩阵的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一致性研究[A];中国运筹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中卷)[C];2004年
8 秦燕;张强;;模糊需求下的报童模型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马生全;曹纯;;复模糊函数的微分法[A];模糊集理论与应用——98年中国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8年
10 李录书;盛昭瀚;;模糊对策的总体期望值解法[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可;基于不确定模糊判断矩阵及序关系的群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巩在武;不确定模糊判断矩阵理论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3 赵亮;信息系统安全评估理论及其群决策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关志民;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选择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5 李晓冰;基于语言真值格值逻辑的归结自动推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6 熊文涛;区间数多准则决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王英照;面向信息网络经营的客户需求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心茹;供应链中的群决策方法与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2 刘东彪;基于D-S证据理论的群决策方法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3 王彦慧;基于群决策方法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评价[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4 刘益凡;基于模糊集和随机统计理论的不确定信息群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刘鑫;存款保险道德风险及定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赵成元;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丽军;模糊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和在金融中的应用[D];东华大学;2006年
8 殷春武;模糊多准则群决策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9 李艳凯;基于区间直觉模糊集的多属性群决策的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徐德鹏;自适应群决策方法及其在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中的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448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2344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