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统计学论文 >

决策过程中的调节匹配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0 19:02

  本文关键词:决策过程中的调节匹配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决策是管理心理学及组织行为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以往对决策的大多数研究都主要从认知、情绪、人格等角度来进行,而较少从动机的视角展开探讨。鉴于此,本研究基于动机的视角,将两种重要且密切相关的动机理论——调节定向理论与调节匹配理论应用于决策领域,综合使用大学生、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以决策偏好、多属性决策和宽恕决策为决策任务,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首先探讨了决策过程中的调节定向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决策过程中的调节匹配效应及其潜在心理机制,最后探讨了决策过程中调节匹配效应的影响因素。具体分三个研究来进行: 研究一以大学生为被试,运用问卷调查法测量调节定向,要求被试完成决策偏好任务材料,探讨决策过程中的调节定向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该研究包括3个实验,实验1采用单因素(调节定向:促进定向/预防定向)被试间设计,探讨调节定向对决策偏好的影响;实验2采用2(调节定向:促进定向/预防定向)×2(决策冲突:高/低)被试间设计,探讨调节定向与决策冲突对决策偏好的影响;实验3采用2(调节定向:促进定向/预防定向)×2(延迟风险:高/低)被试间设计,探讨调节定向与延迟风险对决策偏好的影响。结果发现:调节定向影响决策偏好,促进定向的个体更偏好选择决策,而预防定向个体更偏好延迟决策;决策冲突与调节定向对决策偏好产生了交互影响,当面临高冲突决策时,促进定向个体更偏好选择决策,预防定向个体更偏好延迟决策,而当面临低冲突决策时,两种调节定向个体的决策偏好无显著性差异,均偏好选择决策;延迟风险与调节定向对决策偏好产生了交互影响,当延迟风险高时,促进定向个体更偏好选择决策,预防定向个体更偏好延迟决策,而当延迟风险低时,两种调节定向个体的决策偏好无显著性差异,均偏好延迟决策。 研究二以大学生为被试,运用实验启动法操纵调节定向,要求被试完成多属性决策任务材料,探讨决策过程中的调节匹配效应及其心理机制。该研究包括2个实验,实验4采用2(调节定向:促进定向/预防定向)×2(信息搜索模式:基于属性/基于选项)被试间设计,考察调节定向与信息搜索模式之间的匹配效应及其机制;实验5采用2(调节定向:促进定向/预防定向)×2(决策策略:直觉/理性)被试间设计,考察调节定向与决策策略之间的匹配效应及其机制。结果发现:促进定向条件下的决策者更偏好基于属性的信息搜索模式,而预防定向条件下的决策者更偏好基于选项的信息搜索模式,且当两种调节定向的决策者分别使用各自所偏好的信息搜索模式制定决策时,会达成调节匹配,相比调节不匹配,这种匹配会使决策者对其所做选择给出更积极的评价,即发生了调节匹配效应,初步分析发现,加工流畅性是调节匹配效应的部分中介变量;促进定向条件下的决策者更偏好直觉决策策略,而预防定向条件下的决策者更偏好理性决策策略,且当两种调节定向的决策者分别使用各自所偏好的决策策略制定决策时,会达成调节匹配,相比调节不匹配,这种匹配会使决策者对其所做选择给出更积极的评价,即发生了调节匹配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正确感是调节匹配效应的完全中介变量。 研究三以企业员工为被试,运用实验启动法操纵调节匹配,要求被试完成人际宽恕决策任务材料,探讨决策过程中调节匹配效应的影响因素。该研究包括3个实验,实验6采用单因素(调节匹配:匹配/不匹配)被试间设计,初步探讨宽恕决策中的调节匹配效应及其机制,实验7采用2(调节匹配:匹配/不匹配)×2(冒犯程度:轻微/严重)被试间设计,探讨冒犯程度对宽恕决策中调节匹配效应的影响;实验8采用2(调节匹配:匹配/不匹配)×2(归因类型:错误/正确)被试间设计,探讨归因类型对宽恕决策中调节匹配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宽恕决策中出现了调节匹配效应,相比调节不匹配,调节匹配条件下的员工更偏好于做出宽恕决策,且再次证明调节匹配效应的心理机制是正确感;冒犯程度影响宽恕决策偏好,相比严重冒犯,轻微冒犯条件下员工更偏好于做出宽恕决策;冒犯程度影响宽恕决策中的调节匹配效应,当遭受轻微冒犯时,相比调节不匹配,调节匹配组的员工更偏好于做出宽恕决策,而当遭受严重冒犯时,相比调节匹配,调节不匹配组的员工更偏好于做出宽恕决策;归因类型影响宽恕决策中的调节匹配效应,当进行错误归因时,相比调节不匹配,调节匹配组的员工更偏好于做出宽恕决策,而当进行正确归因时,两种调节匹配组的员工在宽恕决策偏好上无显著性差异,调节匹配效应消失。 论文的最后,系统地概括了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指出了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分析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决策 决策偏好 多属性决策 宽恕决策 调节定向 调节匹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C934
【目录】:
  • 论文摘要7-9
  • Abstract9-12
  • 目录12-15
  • 第一章 研究背景15-56
  • 1 调节定向理论的研究15-44
  • 1.1 调节定向理论提出的背景15-16
  • 1.2 调节定向理论的概述16-22
  • 1.3 调节定向的测量22-30
  • 1.4 调节定向效应30-44
  • 2 调节匹配理论的研究44-52
  • 2.1 调节匹配的概述44-45
  • 2.2 调节匹配的操纵方法45-46
  • 2.3 调节匹配效应46-52
  • 3 调节定向理论及调节匹配理论与决策的关系研究52-56
  • 3.1 调节定向理论与决策52-54
  • 3.2 调节匹配理论与决策54-56
  • 第二章 研究构想与研究意义56-63
  • 1 现有研究的不足56-58
  • 2 本研究构想58-59
  • 3 本研究的意义59-63
  • 3.1 理论意义59-60
  • 3.2 实践意义60-63
  • 第三章 决策过程中的调节定向效应及其影响因素63-89
  • 1 问题的提出63-64
  • 2 实验1:调节定向对决策偏好的影响64-74
  • 2.1 引言64-66
  • 2.2 方法66-68
  • 2.3 结果68-72
  • 2.4 讨论72-73
  • 2.5 结论73-74
  • 3 实验2:调节定向与决策冲突对决策偏好的影响74-81
  • 3.1 引言74-75
  • 3.2 方法75-77
  • 3.3 结果77-79
  • 3.4 讨论79-81
  • 3.5 结论81
  • 4 实验3:调节定向与延迟风险对决策偏好的影响81-89
  • 4.1 引言81-83
  • 4.2 方法83-84
  • 4.3 结果84-87
  • 4.4 讨论87-88
  • 4.5 结论88-89
  • 第四章 决策过程中的调节匹配效应及其机制89-128
  • 1 问题的提出89-91
  • 2 实验4:调节定向与信息搜索模式对决策后评价的影响及其机制91-109
  • 2.1 引言91-93
  • 2.2 方法93-97
  • 2.3 结果97-106
  • 2.4 讨论106-108
  • 2.5 结论108-109
  • 3 实验5:调节定向与决策策略对决策后评价的影响及其机制109-128
  • 3.1 引言109-111
  • 3.2 方法111-112
  • 3.3 结果112-125
  • 3.4 讨论125-127
  • 3.5 结论127-128
  • 第五章 决策过程中调节匹配效应的影响因素128-159
  • 1 问题的提出128-130
  • 2 实验6:宽恕决策中的调节匹配效应及其机制130-140
  • 2.1 引言130-131
  • 2.2 方法131-133
  • 2.3 结果133-138
  • 2.4 讨论138-139
  • 2.5 结论139-140
  • 3 实验7:冒犯程度对宽恕决策中调节匹配效应的影响140-149
  • 3.1 引言140-141
  • 3.2 方法141-143
  • 3.3 结果143-147
  • 3.4 讨论147-149
  • 3.5 结论149
  • 4 实验8:归因类型对宽恕决策中调节匹配效应的影响149-159
  • 4.1 引言149-151
  • 4.2 方法151-152
  • 4.3 结果152-156
  • 4.4 讨论156-158
  • 4.5 结论158-159
  • 第六章 总讨论159-168
  • 1 研究结果的总讨论159-165
  • 1.1 决策过程中的调节定向效应及其影响因素159-160
  • 1.2 决策过程中的调节匹配效应160-162
  • 1.3 决策过程中调节匹配效应的机制162-163
  • 1.4 决策过程中调节匹配效应的影响因素163-165
  • 2 总结论165-166
  • 3 研究的创新之处166-167
  • 4 本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167-168
  • 附录168-183
  • 参考文献183-204
  • 后记20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晓明;傅小兰;;决策中的延迟选择行为[J];心理科学;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苗青;基于规则聚焦的公司创业机会识别与决策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磊;公司创业决策中绩效反馈的情景调节聚焦和控制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张娜;情绪智力在职业生涯决策过程中的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苏丽娜;女性择偶过程中的决策机制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决策过程中的调节匹配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78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2778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3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