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县域城镇化对碳排放的作用路径及其模拟仿真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8 21:04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但也是引起碳排放增长的关键因素。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但同时生态环境也在不断恶化。2006年,我国碳排放总量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2017年,我国占据了全球28%的碳排放,因此,城镇化低碳发展势在必行。为此,中国先后提出了“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45%”和“203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60%-65%”的碳减排目标。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2016年江苏省能源消耗总量达到了31054万吨,位居全国前列,因此,探索其城镇化低碳发展路径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就江苏省县域城镇化和碳排放现状、城镇化对碳排放的作用路径、城镇化低碳发展路径的模拟仿真等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得到较为全面的结论,为江苏省城镇化低碳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首先,运用IPCC系数法测算了江苏省县域的碳排放量,并分析了城镇化发展和碳排放的现状。发现:(1)2008年以来,江苏省各县区的城镇化水平一直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但上升幅度逐渐下降;苏南、苏北和苏中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但这种差异性正在缩小;(2)2008-2014年间...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2 相关理论基础
3 江苏省县域城镇化和碳排放的测算与现状分析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江苏省县域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
3.3 江苏省县域碳排放现状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江苏省县域城镇化对碳排放的作用路径分析
4.1 路径分析法
4.2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4.3 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
4.4 城镇化对碳排放作用路径模型的设定
4.5 城镇化对碳排放作用路径结果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江苏省县域城镇化对碳排放作用路径的模拟仿真
5.1 系统动力学模型
5.2 城镇化低碳发展系统的边界和变量
5.3 城镇化低碳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5.4 城镇化低碳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估计与检验
5.5 情景设定与模拟仿真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存在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城镇化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影响路径研究——基于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视角[J]. 周敏,谢莹莹,孙叶飞,高文. 资源科学. 2018(09)
[2]城镇化对区域碳排放效应的研究综述[J]. 王锋,林翔燕,刘娟,陈洪涛,范文娜,郜梦楠. 生态环境学报. 2018(08)
[3]2016—205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预测[J]. 乔文怡,李玏,管卫华,王馨,王晓歌. 经济地理. 2018(02)
[4]基于投入产出方法的各行业碳减排效果模拟研究[J]. 赵巧芝,闫庆友,何永贵. 统计研究. 2017(08)
[5]中国30省份的碳排放测算以及碳转移研究[J]. 王安静,冯宗宪,孟渤.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7(08)
[6]金融发展、技术进步对碳减排的效应研究——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GMM方法[J]. 霍远,孙鹏. 生态经济. 2017(07)
[7]基于CGE模型的碳排放减排路径及模拟分析[J]. 都泊桦. 统计与决策. 2017(08)
[8]中国区域产业CO2排放影响因素研究:不同经济增长阶段的视角[J]. 潘文卿,刘婷,王丰国. 统计研究. 2017(03)
[9]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降低碳排放了吗?——对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 韩峰,谢锐.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7(03)
[10]城市土地利用碳排放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 吴萌,任立,陈银蓉. 中国土地科学. 2017(02)
博士论文
[1]城市化对碳排放影响的区域分异性研究[D]. 王星.兰州大学 2018
[2]城镇化与碳减排目标背景下能源—碳排放系统建模研究[D]. 王泳璇.吉林大学 2016
[3]中国碳排放测算分析与减排路径选择研究[D]. 樊星.辽宁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多尺度空间视角下长三角城镇化发展对碳排放的作用效应研究[D]. 秦豫徽.中国矿业大学 2018
[2]中国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 孙叶飞.中国矿业大学 2017
[3]中国城市化影响碳排放的理论机制及实证研究[D]. 蒋俊文.浙江工商大学 2017
[4]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天津市碳减排路径研究[D]. 刘琪.天津理工大学 2016
[5]中国城市化与科技创新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D]. 周会玲.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5
[6]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碳排放预测研究[D]. 张丽.华北电力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55047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2 相关理论基础
3 江苏省县域城镇化和碳排放的测算与现状分析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江苏省县域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
3.3 江苏省县域碳排放现状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江苏省县域城镇化对碳排放的作用路径分析
4.1 路径分析法
4.2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4.3 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
4.4 城镇化对碳排放作用路径模型的设定
4.5 城镇化对碳排放作用路径结果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江苏省县域城镇化对碳排放作用路径的模拟仿真
5.1 系统动力学模型
5.2 城镇化低碳发展系统的边界和变量
5.3 城镇化低碳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5.4 城镇化低碳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估计与检验
5.5 情景设定与模拟仿真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存在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城镇化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影响路径研究——基于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视角[J]. 周敏,谢莹莹,孙叶飞,高文. 资源科学. 2018(09)
[2]城镇化对区域碳排放效应的研究综述[J]. 王锋,林翔燕,刘娟,陈洪涛,范文娜,郜梦楠. 生态环境学报. 2018(08)
[3]2016—205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预测[J]. 乔文怡,李玏,管卫华,王馨,王晓歌. 经济地理. 2018(02)
[4]基于投入产出方法的各行业碳减排效果模拟研究[J]. 赵巧芝,闫庆友,何永贵. 统计研究. 2017(08)
[5]中国30省份的碳排放测算以及碳转移研究[J]. 王安静,冯宗宪,孟渤.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7(08)
[6]金融发展、技术进步对碳减排的效应研究——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GMM方法[J]. 霍远,孙鹏. 生态经济. 2017(07)
[7]基于CGE模型的碳排放减排路径及模拟分析[J]. 都泊桦. 统计与决策. 2017(08)
[8]中国区域产业CO2排放影响因素研究:不同经济增长阶段的视角[J]. 潘文卿,刘婷,王丰国. 统计研究. 2017(03)
[9]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降低碳排放了吗?——对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 韩峰,谢锐.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7(03)
[10]城市土地利用碳排放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 吴萌,任立,陈银蓉. 中国土地科学. 2017(02)
博士论文
[1]城市化对碳排放影响的区域分异性研究[D]. 王星.兰州大学 2018
[2]城镇化与碳减排目标背景下能源—碳排放系统建模研究[D]. 王泳璇.吉林大学 2016
[3]中国碳排放测算分析与减排路径选择研究[D]. 樊星.辽宁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多尺度空间视角下长三角城镇化发展对碳排放的作用效应研究[D]. 秦豫徽.中国矿业大学 2018
[2]中国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 孙叶飞.中国矿业大学 2017
[3]中国城市化影响碳排放的理论机制及实证研究[D]. 蒋俊文.浙江工商大学 2017
[4]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天津市碳减排路径研究[D]. 刘琪.天津理工大学 2016
[5]中国城市化与科技创新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D]. 周会玲.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5
[6]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碳排放预测研究[D]. 张丽.华北电力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550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3255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