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统计学论文 >

群决策理论相关条件的相互关系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0 07:01

  本文关键词:群决策理论相关条件的相互关系及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文研究的是特定的群决策理论条件的相互关系和在不同Arrow定理间的替代关系,以及群决策相关条件的应用问题。 决策的本质是一个价值发现、价值判断的行为过程。个体的决策是不稳定和有风险的,但通过个体偏好的集结,汇集各方面的信息,能减少决策所带来的风险。还由于单个决策者的知识和精力有限,往往对庞大而又复杂的决策问题,难以作出令人满意的决策,这时群决策就更能显示出其优势。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由于各人的社会经历、文化水准以及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对同一问题难免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看法,这些不同的想法又是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因而所做出的选择也不尽相同甚至相反。如何协调各种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以形成社会(或群体)各成员对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意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群体决策理论所研究的主要内容。人们在解决群决策问题的过程中,最早形成了简单多数规则,通过对群体中的每一个决策者赋以相应的选举权重,然后根据决策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投票的票数多少来选择后果方案。但在备选方案多于两个的时候,这种简单多数规则可能会导致矛盾的结果,称为“多数悖论”。这一明显的缺陷使得人们对理性群决策规则的追求,但到了本世纪50年代,Arrow在一组看似十分合理的条件下,提出的不可能性定理,得出理性群决策规则不存在的结论。Arrow给出的条件以及其他的研究人员在研究群体决策时提出的条件,就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偏好加以某种限定,这些条件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个体和群体决策中的理性需求,它们已成为群决策理论的重要条件,也是群决策理论的研究的重要工具。但在众多的条件中,一些条件是有相互联系的,本文中就是要研究某些特定的群决策理论条件的相互关系和在不同Arrow定理间的替代关系,以及群决策相关条件的应用问题。 首先,在群决策理论条件的相互关系和在不同Arrow定理间的替代关系方面,分析了中立性条件和独立决定性条件的相互关系,得到如下的结论:在决策个体和社会偏好是连通的、传递的和非限制域的,并且决策个体的偏好是严格的偏好序的条件下,社会福利函数满足Pareto准则和相关独立决定性,该社会福利函数就是中立性的。还在非二元性社会选择函数的环境和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推导出关于非二元性社会选择函数决定集的两个引理,利用这两个引理证明满足一定约束条件的非二元性社会选择函数决定集具有如下性质:1)非二元性社会选择函数的任意两个决定集的交集非空并且仍然是该非二元性社会选择函数决定集:2)对于非二元性社会选择函数任意的决策人组成的集合,要么该集合是该非二元性社会选择函数的决定集,要么该集合的余集是该非二元性社会选择函数的决定集。同时,证明了Quesada提出的t元相关独立决定性条件能替代非二元性社会选择环境下不可能定理中的无关方案独立性条件: 其次,在对特定的社会选择规则的研究方面。1)研究了投票人是任意整数的少数服从多数规则,将E.S.Maskin的理论推广到任意整数的情形,对不管投票人的人数是奇数还是偶数的少数服从多数规则进行刻画。并指出满足无关方案独立性、Pareto准则与条件对称性的社会选择函数,要么是满足无关方案独立性的简单多数规则,,要么不满足多数强传递性;2)对具有从属关系的社会选择函数作进一步的探讨,建立了一个只满足非限制域条件而不满足存在一个独裁者与无关个人影响力独立性条件的具有从属关系的社会选择函数,使具有从属关系的社会选择函数族更加完备。 最后,在群决策理论条件的应用方面,基于Martel等人提出的基于离差的满意度函数,建立基于满意函数的群体偏好度集结的目标规划模型,模型通过极大化决策成员的满意度来获得群体偏好度,以取得满意度极大的群体决策结果。该模型不但能解决判断值缺失下的群体偏好度集结的问题,而且能考虑到决策成员的不同权重。
【关键词】:群决策 群偏好集结 社会选择函数 少数服从多数规则 满意度函数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C934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3
  • 第1章 绪论13-27
  • 1.1 研究背景13-18
  • 1.1.1 群决策研究概述13-14
  • 1.1.2 群决策的概念14-16
  • 1.1.3 理性选择和群决策理论的假设条件16-18
  • 1.2 研究的意义18-19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19-25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25-27
  • 1.4.1 研究思路25
  • 1.4.2 研究内容25-27
  • 第2章 群决策的基本理论以及相关的假设条件27-45
  • 2.1 社会福利函数和社会选择函数中的条件和理论28-43
  • 2.1.1 社会福利函数及相应的条件和理论28-38
  • 2.1.2 社会选择函数及相应的条件和理论38-43
  • 2.2 其余的相关条件和理论43-45
  • 第3章 群决策理论相关条件相互关系的研究45-65
  • 3.1 中立性和独立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45-49
  • 3.1.1 问题描述45
  • 3.1.2 社会福利函数及其相关的条件45-46
  • 3.1.3 中立性和独立决定性的关系性定理及应用46-48
  • 3.1.4 本节小结48-49
  • 3.2 非二元性选择函数下的决定集性质与应用49-59
  • 3.2.1 问题起源49-50
  • 3.2.2 问题描述50
  • 3.2.3 非二元性选择函数及其相关条件50-52
  • 3.2.4 满足一定约束条件的非二元性选择函数决定集性质52-57
  • 3.2.5 约束条件下非二元性选择函数决定集性质的应用57-58
  • 3.2.6 本节小结58-59
  • 3.3 非二元性社会选择不可能定理中独立决定性的弱化59-65
  • 3.3.1 问题描述59-60
  • 3.3.2 非二元性选择函数及其相关条件60-61
  • 3.3.3 不可能性结论及其证明61-64
  • 3.3.4 本节小结64-65
  • 第4章 对特定社会选择函数的研究65-82
  • 4.1 关于少数服从多数规则特性的研究65-75
  • 4.1.1 问题描述66-67
  • 4.1.2 Campbell & Kelly 关于少数服从多数规则特性的结论67-69
  • 4.1.3 对 Campbell & Kelly 结论的分析69-71
  • 4.1.4 投票人为任意正整数时少数服从多数规则的特性71-74
  • 4.1.5 本节小结74-75
  • 4.2 对具有从属关系的社会选择函数的研究75-82
  • 4.2.1 问题描述75-76
  • 4.2.2 从属关系及具有从属关系的社会选择函数及相应条件76-79
  • 4.2.3 仅满足三个条件之一的具有从属关系的社会选择函数79-81
  • 4.2.4 本节小结81-82
  • 第5章 群决策理论相关条件的应用研究82-105
  • 5.1 一种模糊多属性的群体评价方法82-91
  • 5.1.1 问题描述82
  • 5.1.2 模糊 Delphi 法及对 Cheng 等人的模糊评价算法的评价82-84
  • 5.1.3 模糊多属性的群体评价改进算法84-85
  • 5.1.4 实例分析85-90
  • 5.1.5 本节小结90-91
  • 5.2 对加权投票制权力指数相关问题的研究91-99
  • 5.2.1 权力与加权投票制权力分析91
  • 5.2.2 几个加权投票制权力的测度模型91-94
  • 5.2.3 群体对方案不同排序的闵可夫斯基距离距离94-96
  • 5.2.4 决策个体权力大小的计算方法96-97
  • 5.2.5 决策个体权力的计算示例97-98
  • 5.2.6 本节小结98-99
  • 5.3 基于满意度函数的群决策排序方法的研究99-105
  • 5.3.1 问题描述99-100
  • 5.3.2 基于满意度函数的群体偏好度集结的规划模型100-103
  • 5.3.3 算例103-104
  • 5.3.4 本节小结104-105
  • 总结与展望105-108
  • 1 论文主要工作及其结论105-106
  • 2 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106-107
  • 3 论文的不足及展望107-108
  • 致谢108-109
  • 参考文献109-118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118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飞;格序决策在多目标投资决策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群决策理论相关条件的相互关系及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42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3542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8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