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前景理论的智能输电系统改进灰靶风险决策模型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前景理论的智能输电系统改进灰靶风险决策模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风险决策 改进灰靶模型 区间灰数 前景理论 智能输电系统离差最大化
【摘要】:针对我国特高压建设与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带给智能输电系统的风险,文章提出一种在市场环境下输电系统的风险型多准则决策新方法。该方法基于已构建的智能输电系统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考虑指标属性与权重信息的不确定、模糊性以及决策者所持风险态度,结合改进的区间灰数与前景理论,构建了基于前景理论的改进灰靶风险决策模型,最后运用到智能输电系统风险决策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风险决策 改进灰靶模型 区间灰数 前景理论 智能输电系统离差最大化
【基金】: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71071054,7127108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13XS25)
【分类号】:F426.6;C934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输配电系统成为体现智能电网技术内涵的中坚环节,奠定了在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初期输电智能化的核心地位[1];此外,国家大力推动现代电网体系的建设,发展特高压等大容量、高效率、远距离先进输电技术,使得电网输电系统日趋复杂,面临着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谭伟;何光宇;刘锋;黄文英;邓兆云;邓勇;;智能电网低碳指标体系初探[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17期
2 王彬;何光宇;梅生伟;陈艳波;刘炜;;智能电网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23期
3 韩冬;严正;宋依群;孙强;张义斌;;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智能电网动态评价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03期
4 郑静;文福拴;李力;王珂;高超;;计及风电场和储能系统联合运行的输电系统扩展规划[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01期
5 黄裕春;杨甲甲;文福拴;王超;张静;徐奇锋;;计及接纳间歇性电源能力的输电系统规划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04期
6 张海瑞;韩冬;刘玉娇;宋依群;严正;孙强;张义斌;;基于反熵权法的智能电网评价[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年11期
7 罗党;;基于正负靶心的多目标灰靶决策模型[J];控制与决策;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文勇;李冬梅;;阿坝州三大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郑亮;蒋志雨;;铝粉厂粉尘爆炸危险性影响因素的灰关联分析[J];安防科技;2009年08期
3 齐新安;朱祖林;;安徽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专业招生规模与发展态势的灰关联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4 汪周生;;外部环境因素与合肥会展经济发展关联效应的实证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5 王贵权;朱云鹃;;企业债券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灰色系统理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6 丁玉玺;;安徽省科技与经济发展灰色关联度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吴国锋;;基于二次插值的GM(1,1)模型在用电量预测中的应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王辉;孙世群;熊鸿斌;;城市工业废水排放量灰色预测的研究[J];安徽化工;2006年04期
9 邱福林;穆兰;;广东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进程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朱春江;唐德善;;基于线性规划模型的农业种植业结构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碧春;;灰色系统理论在建筑物变形分析中的应用[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五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尹春杰;孙洁君;张承慧;;一种新型的蓄电池组状态在线检测及故障预报算法[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李军亮;肖新平;毛树华;;灰色双层线性规划的粒子群解法[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戴文战;李俊峰;;图像边缘检测新算法及应用[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刘捷;李军亮;廖锐全;;非等间隔广义累加灰色预测模型及其应用[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李俊峰;戴文战;潘海鹏;高金凤;;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图像去噪算法研究[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李俊峰;戴文战;潘海鹏;;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自适应图像去噪算法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A卷[C];2011年
8 戴文战;李燕;杨爱萍;;基于遗传算法的灰色Verhulst模型的改进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C卷[C];2011年
9 廉同辉;王金叶;;基于灰色关联的自然保护区居民旅游感知研究——以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为例[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赖于民;李瑞光;杨映明;;产业技术路线图评价机制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辉;中国产业结构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魏光明;我国环境税收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赵昕;海洋灾害补偿基金设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董凤娟;注水开发阶段的储层评价与油水分布规律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曲建军;基于提速线路TQI的轨道不平顺预测与辅助决策技术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李峰;网络环境下单线列车运行图编制的优化算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彭保发;区域LUCC的景观生态效应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浪;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控制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刘美玲;融合多元环境因子的水稻重金属污染水平遥感评估模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张翔;文本挖掘技术研究及其在综合风险信息网络中的应用[D];西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慧;杏鲍菇优良杂交子的初步选育[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杜金龙;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文伍;杉木树矿井瓦斯地质规律及瓦斯预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晓彬;新安井田瓦斯赋存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米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及绩效评价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孙明;深井底板突水判别和预测系统开发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吴壮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王顺岩;灰色系统理论在间歇式染色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振;网络舆情预测关键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赵乐乐;在役桥梁结构健康诊断与寿命预测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俊玲,吴畏,周双喜;超导储能改善并网风电场稳定性的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4年03期
2 宋永华;杨霞;;以智能电网解决21世纪电力供应面临的挑战[J];电力技术经济;2009年06期
3 程颖,鞠平,吴峰;负荷模型参数辨识的粒子群优化法及其与基因算法比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11期
4 黄健柏;黄向宇;邵留国;扶缚龙;;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峰谷分时电价模型与仿真 (一)模型的建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11期
5 卢志刚;董玉香;;基于改进二进制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故障恢复[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24期
6 乔嘉赓;徐飞;鲁宗相;闵勇;;基于相关机会规划的风电并网容量优化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10期
7 刘昌金;胡长生;李霄;陈敏;徐德鸿;;基于超导储能系统的风电场功率控制系统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16期
8 于晗;钟志勇;黄杰波;张建华;;考虑负荷和风电出力不确定性的输电系统机会约束规划[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02期
9 肖世杰;;构建中国智能电网技术思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09期
10 陈启鑫;康重庆;夏清;周意诚;横山隆一;;电力行业低碳化的关键要素分析及其对电源规划的影响[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1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玮,张平;输电系统商业化运营的探讨[J];湖北电力;2001年02期
2 郑劲;输电系统的开放式经营发展概况[J];湖北电力;1999年01期
3 萨利亨特;正确实施电力改革进程——谈美国电力市场放宽监管的一些观点[J];小水电;2003年04期
4 孙华东;王琦;卜广全;郭强;汤涌;;中国智能输电系统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英文)[J];电网技术;2010年02期
5 ;观点[J];国家电网;2010年03期
6 ;观点[J];国家电网;2010年02期
7 ;美国中西部独立输电系统运营者完成第一轮辅助服务市场的全面试验[J];福建电力与电工;2008年02期
8 张亚妮;;提高交流输电系统稳定性的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年07期
9 Bj銉rn Jacobson;Marc Jeroense;;发展输电技术意义重大 轻型高压直流(HVDC Light)输电容量可达1100MW[J];电气时代;2010年02期
10 董涛;任振龙;孟庆爽;;群众护线体系保输电安全[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0年2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穆钢;徐兴伟;周荣;;输电系统网损功率概率分布函数的计算和分析[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2 曾鸣;;我国电力市场交易理论及应用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柯德刚;;有机硅橡胶在电力电缆附件上的应用[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线电缆专委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电缆分专委会交联电缆专题研讨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李素超;李惠;;大跨越输电塔线耦联体系的动力特性及风振响应[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5 陈晓鸣;杭裕保;陈晓凌;;国产电缆附件是水电电缆系统发展的关键及核心[A];2010年度电气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谭宽;;云南省红河供电局输电GIS系统建设与应用[A];2006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7 方塘基;;新安江水电站增容改造工程介绍[A];全国水电厂技术改造学习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董威;郑毅;杨舟;;小湾—楚雄500kV输电系统内过电压研究[A];2006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汪天安;蔡金锭;;输电网络可用输电能力的研究综述[A];2006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蒋方军;钟宜生;解学书;;发电机鲁棒励磁控制及仿真比较研究[A];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志恒;输电系统中又一次革命[N];中国信息报;2009年
2 江时强邋李志晖;三峡右岸电站将投产[N];中国证券报;2007年
3 国家电监会市场部供稿;北欧电力市场(上)[N];中国电力报;2005年
4 国家电监会市场部供稿;英国电力市场(下)[N];中国电力报;2005年
5 记者 刘悦 通讯员 叶久德;普坡线投运二滩外送能力加强[N];西南电力报;2006年
6 朱选杰;获专项资金500万 许继新技术研究起步[N];中国工业报;2008年
7 国家电监会市场部供稿;美国PJM电力市场(上)[N];中国电力报;2006年
8 黄 峥;东坡变升级 眉山有了“超高压”[N];西南电力报;2006年
9 张维 司宏生;投资超百亿元 电网电源建设项目将建[N];中国工业报;2005年
10 刘亚新;公司输电线路技术研讨四项要求力解五道题[N];华北电力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敬国;VSC-HVDC输电系统的协调控制与稳态分析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2 刘光晔;四相输电系统的理论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4年
3 王东涛;基于安全域的输电系统概率安全与风险评估[D];天津大学;2007年
4 袁旭峰;新型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理论及其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郑超;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数学建模与仿真分析[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6年
6 王艳;基于广域信息的继电保护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汪隆君;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及可靠性基础理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周长春;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次同步振荡阻尼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沈智健;继电保护失效概率及对输电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影响[D];重庆大学;2008年
10 吴国沛;电力网一、二次系统可靠性分析与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柳青;智能输电系统风险评估方法与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2 张斌;磁耦合共振型无线输电系统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4年
3 周欣;基于蒙特卡罗仿真和非线性规划技术的输电系统充裕度评估[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朱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流站的分散鲁棒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D];四川大学;2003年
5 王菲;输电系统概率安全分析及其在紧急控制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6年
6 黄方能;天广交直流并联输电系统的谐波分析[D];广西大学;2001年
7 陈t熁,
本文编号:7549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754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