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统计学论文 >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领导方式与领导效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0 17:17

  本文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领导方式与领导效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领导方式 领导效能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成熟度 高校学生社团


【摘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深化,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后勤工作的社会化,学分制的推行,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双向选择等诸多方面导致高等学校学生班级和学生会组织管理功能弱化。同时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逐步展开,我国高校学生社团(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发展迅猛,学生社团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和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地位越来越突出。高校学生社团管理部门(各级共青团组织)的管理者如何指导和管理学生社团的能力正面临严峻的挑战。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效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团管理者作用的发挥,如何提高学生社团管理者效能已经成为目前高校学生社团研究的重点。因此,本文从领导方式研究入手,探讨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四种领导方式与领导效能问题,为高校学生社团管理者不断提高领导效能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论文在说明共青团组织形态的基本特性、应用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原因和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适用性三个问题的基础上,选择了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作为基础理论。紧紧围绕论文提出的七个核心研究问题展开研究: (1)完成领导方式及其相关变量、领导效能及其相关变量、领导方式与领导效能关系的测量分析和学生社团成熟度及其相关变量的测量分析。 (2)完成预调查问卷与正式调查问卷的领导方式、领导效能与学生社团成熟度量表制定。选择国外著名的LBDQⅫ的多因素领导方式量表、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的短式量表和波特、斯蒂尔斯和茅德(Porter,Steers&Mowday)编制的组织承诺量表,经过预问卷调查和正式问卷调查的因素分析,精简并修改后组成正式调查问卷的领导方式与领导效能量表。利用Allen的情景指导模型所划分的学生社团四种成熟度水平,制定出中国高校学生社团成熟度水平潜在评价指标,通过预问卷调查的因素分析对潜在指标进行筛选与修改,形成包括28个指标四个水平的高校学生社团成熟度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不同成熟度水平的指标进行解释与定义。 论文以重庆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大学和北京大学九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展开正式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 (1)经过预调查问卷制定出的正式调查问卷的领导方式量表与领导效能量表具有较满意的信度和效度。 (2)成熟度量表的KMO和Bartlett检验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应用于中国高校学生社团成熟度评价;同时评价的数据结果还为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要根据学生社团成熟度水平来权变地选择领导方式提供了直接依据。 (3)采用方差分析来考察领导方式与领导效能评价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 对于假设1:不同身份;性别;年级:入社团年限;与指导老师相处时间;获奖情况;学校;专业;社团类型情况下,高校学生社团对领导者的四种领导方式评价有差异,研究发现对于命令型领导方式,年级、学校变量符合假设,其它变量不符合假设;对于说服型领导方式,获奖情况、学校、专业和社团类型符合假设,其它变量不符合假设;对于参与型领导方式,全部变量都不符合假设;对于授权型领导方式,性别和学校变量符合假设,其它变量都不符合假设。对于假设2:不同身份;性别;年级;入社团年限;与指导老师相处时间;获奖情况;学校;专业:社团类型情况下,高校学生社团对领导者的领导效能评价有差异,研究发现在学校变量上符合假设,其它变量都不符合假设。 (4)采用通过组织绩效变化程度的的评价方法来进行领导效能的客观测量,完成九所中国高校学生社团领导效能客观测量的一个实例。 (5)构建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领导方式取向与领导效能的关系模型。 首次定量化地反映出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各种领导方式的表现程度与下属激励度(即领导效能)间因果关系;模型还形象地表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各种领导方式取向对于领导效能的贡献程度是不相同的,按照贡献程度的大小排序依次是:参与型领导方式、授权型领导方式、命令型领导方式和说服型领导方式,这个结果也是与学生社团成熟度水平评价排序结果为Ⅳ级成熟度相符合。T检验结果表明四种领导方式的行为复杂性和行为简单性两组样本在下属激励度上的差异十分显著,表明行为取向的复杂性对领导效能有显著影响,即善于运用多种领导方式的领导者(其行为取向的复杂程度高)往往能够取得更高的领导效能。 本研究的结论是:在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指导下,中国高校学生社团管理部门的管理者要善于根据学生社团成熟度水平,权变地采取多种领导方式取向相结合的领导方式才有利于取得较好的领导效能。研究成果对于提高领导才能和工作绩效,以及加强对学生社团管理队伍建设的宏观领导,提高领导效能等方面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创造性的理论支持;对于有效指导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的领导科学研究中关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领导方式的理论具有积极的探索意义。
【关键词】:领导方式 领导效能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成熟度 高校学生社团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C933.3
【目录】:
  • 摘要7-10
  • Abstract10-21
  • 第1章 绪论21-55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21-24
  • 1.1.1 选题背景21-22
  • 1.1.2 研究意义22-24
  • 1.2 文献综述24-42
  • 1.2.1 领导方式的文献综述24-37
  • 1.2.2 领导效能的文献综述37-41
  • 1.2.3 文献研究中存在的不足41-42
  • 1.3 研究架构42-49
  • 1.3.1 研究理论依据42-47
  • 1.3.2 研究相关变量的定义47-48
  • 1.3.3 研究问题48-49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49-55
  • 1.4.1 研究方法49-51
  • 1.4.2 技术路线51
  • 1.4.3 论文结构51-55
  • 第2章 研究设计55-90
  • 2.1 领导方式及其相关变量的测量55-57
  • 2.2 领导效能及其相关变量的测量57-69
  • 2.2.1 领导效能主观测量58-69
  • 2.2.2 领导效能客观测量69
  • 2.3 领导方式与领导效能关系的测量69-74
  • 2.3.1 领导方式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70-72
  • 2.3.2 领导方式与组织承诺的关系72-74
  • 2.4 学生社团成熟度及其相关变量的测量74-80
  • 2.5 调查问卷的设计80-86
  • 2.5.1 预试问卷的编制80-86
  • 2.5.2 正式问卷的编制86
  • 2.6 数据分析的方法86-88
  • 2.7 小结88-90
  • 第3章 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90-179
  • 3.1 数据的获取90-92
  • 3.1.1 问卷调查的样本选择90-91
  • 3.1.2 调查资料和数据的处理91-92
  • 3.2 调查问卷的预试92-122
  • 3.2.1 预试问卷的实施92-93
  • 3.2.2 领导方式量表的因素分析93-99
  • 3.2.3 工作满意度量表的因素分析99-102
  • 3.2.4 组织承诺量表的因素分析102-104
  • 3.2.5 学生社团成熟度量表的因素分析104-122
  • 3.3 正式的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122-178
  • 3.3.1 正式问卷的实施122-123
  • 3.3.2 人口统计特征调查结果统计分析123-126
  • 3.3.3 信度分析126-127
  • 3.3.4 一般描述统计127-129
  • 3.3.5 被测量变量的提取129-130
  • 3.3.6 领导方式与领导效能评价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分析130-159
  • 3.3.7 高校学生社团成熟度评价159-168
  • 3.3.8 各变量间基本关系的统计分析168-169
  • 3.3.9 领导方式取向的复杂性与领导效能的关系169-173
  • 3.3.10 领导效能客观测量的有效性分析173-178
  • 3.4 小结178-179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179-204
  • 4.1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领导方式取向的测量179-181
  • 4.2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领导效能的测量181-185
  • 4.3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各种领导方式取向的特点185-190
  • 4.4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领导方式取向与领导效能的关系190-193
  • 4.5 领导方式取向的复杂性与领导效能的关系193-196
  • 4.6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要善于权变地选择领导方式196-203
  • 4.6.1 高校学生社团的特殊性分析196-198
  • 4.6.2 培养和锻炼权变能力198-199
  • 4.6.3 成熟度与领导方式的选择199-200
  • 4.6.4 四种领导方式的有机结合200-203
  • 4.7 小结203-204
  • 第5章 结论204-213
  •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204-207
  • 5.2 论文的创新点207-208
  • 5.3 本研究发现的意义208-210
  • 5.3.1 研究发现的理论意义208-209
  • 5.3.2 研究发现的实践意义209-210
  • 5.4 研究局限性及未来研究的建议210-213
  • 5.4.1 研究局限性210-211
  • 5.4.2 未来研究的建议211-213
  • 致谢213-214
  • 参考文献214-239
  • 附录1 问卷调查申请书239-240
  • 附录2 预调查问卷240-257
  • 附录3 正式调查问卷257-270
  • 附录4 社团成员专业和社团类型汇总270-274
  • 附录5 领导效能DEA模型274-278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278-280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铂;王晓娟;袁伟斌;;高校学生会的组织和管理问题分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孙成霞;江西大宇学院重大卫生疾病应急管理方案设计[D];南昌大学;2010年

2 孙晓燕;枣庄学院学生精细化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米坤生;高等学校社团外部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徐宝泉;北京市高校学生武术社团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1年

5 李浩;项目管理理论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6 邵貌貌;企业领导者心理资本对领导效能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7 罗爱林;大学生领导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8 陈静;大学生领导力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9 闫小龙;武汉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605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7605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0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