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统计学论文 >

基于证据理论和云模型的多属性决策算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5 09:01

  本文关键词:基于证据理论和云模型的多属性决策算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证据理论 云模型 多属性评价决策方法 人工智能


【摘要】:本文在基于对证据理论和云模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将证据理论和云模型以及强化学习应用于多属性评价与决策中,建立了一个实际的、完整的、通用的多属性决策系统,在强化学习方法的基础上以人工智能机器人对抗博弈的应用进行了实证分析,为决策者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 以云模型理论为基础,建立基于证据理论和云模型的多属性评价方法,能很好地解决模糊性与随机性共存的问题。与传统多属性决策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不仅可以实现对某个评价对象的多属性评价决策,而且也可从该角度出发对多属性决策中若干备选方案进行排序选优。从而在评价的基础上为决策者进行决策支持,并形成决策系统,为多属性决策研究提供一种新方法。 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建立在本文提出的多属性决策算法上的多属性决策系统。该系统以敌我双方可能的相互攻击组合方式作为策略集,由敌我双方对抗态势分析定量结果确定支付函数,建立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通过求解博弈模型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接,并结合一定作战经验,形成任务决策方法。 另外,本文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为目的,将计算机模拟机器人极具特点的对抗方式,通过模拟技术应用到多属性决策当中,使得专家评价信息收集困难、难以积累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关键词】:证据理论 云模型 多属性评价决策方法 人工智能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P301.6;C934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1. 概述8-12
  • 1.1 国内外的发展状况8-10
  • 1.2 论文的主要工作10
  • 1.3 论文的创新点和所研究的技术路线10-12
  • 2. D -S 证据理论12-17
  • 2.1 信息融合12
  • 2.2 D-S 证据理论基础知识12-13
  • 2.2.1 D-S 证据理论12-13
  • 2.2.2 证据理论的发展13
  • 2.2.3 证据理论的应用13
  • 2.3 D-S 证据理论的相关术语13-14
  • 2.4 D-S 证据理论的数学模型14
  • 2.5 D-S 证据理论相关函数14-17
  • 3. 云模型17-22
  • 3.1 云理论的提出及研究意义17
  • 3.2 云模型的研究现状17-18
  • 3.3 云模型理论18
  • 3.4 云模型的定义18-19
  • 3.5 云模型的数字特征19-20
  • 3.6 云发生器20-21
  • 3.7 云模型的意义21-22
  • 4. 多属性群决策算法22-29
  • 4.1 多属性决策概述22
  • 4.2 多属性决策研究现状22
  • 4.3 所属性评价的不确定性22-24
  • 4.3.1 随机性23
  • 4.3.2 模糊性23
  • 4.3.3 随机性和模糊性的关联性23-24
  • 4.4 多属性评价算法流程24-28
  • 4.4.1 建立专家决策矩阵24-25
  • 4.4.2 建立每个属性的云模型25-26
  • 4.4.3 合成单个决策者的评估值26-27
  • 4.4.4 用证据理论合成多个决策者的最终评估值27-28
  • 4.5 群决策小结28-29
  • 5. 系统设计29-36
  • 5.1 系统目标29
  • 5.2 开发工具和运行环境29-30
  • 5.3 系统的需求分析30-31
  • 5.4 系统总体流程图31-32
  • 5.5 系统模块说明32-36
  • 5.5.1 输入模块32-33
  • 5.5.2 策略选择模块33
  • 5.5.3 效能评估模块33-34
  • 5.5.4 Q 学习神经网络34-35
  • 5.5.5 外层神经网络35-36
  • 6. 对抗系统仿真36-50
  • 6.1 模拟概要36-37
  • 6.2 系统总体算法流程37-38
  • 6.3 模拟攻打步骤38-42
  • 6.4 算例42-49
  • 6.5 仿真结论49-50
  • 结论50-51
  • 参考文献51-54
  • 致谢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德强;邓勇;韩崇昭;杨艺;蒋雯;侯志强;;利用不确定度的冲突证据组合[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1年06期

2 王红亮;张美仙;丁海飞;;D-S证据理论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J];自动化与仪表;2011年07期

3 熊伟;程加堂;徐绍坤;;基于证据理论的齿轮故障诊断[J];机械传动;2011年09期

4 张牧;王攀;;基于证据理论的无线网络干扰定位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1年07期

5 韩勇;王放;陈强;王建新;;一种信任度模糊分配的合作频谱感知算法[J];信号处理;2011年06期

6 陈丽萍;姚志强;孔祥增;;基于证据理论数据融合的双效水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年08期

7 孙梅;;基于DS-AHP的高职学生择业模型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年07期

8 曹闻;万明英;李润生;余文杰;;基于Zernike形状矩的地图匹配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年07期

9 韩勇;陈强;王建新;;一种SSDF攻击检测的证据理论合作频谱感知算法[J];信号处理;2011年07期

10 许可;刘建都;史朝辉;;加权D-S证据理论在多平台数据融合中的应用[J];航空计算技术;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雪章;;基于证据理论的消防安全评价[A];中国航海科技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2 孙怀江;杨静宇;;证据理论的改进及其应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马永一;沈怀荣;彭颖;;对D-S证据理论几种改进方法的分析与讨论[A];'2010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肖云;彭进业;王选宏;赵健;;基于D-S证据理论的漏洞动态严重性分析[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朱靖;王晨熙;鄢茂林;郑义成;;D-S证据理论在多传感器身份融合中的改进[A];全国第一届信号处理学术会议暨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信号处理分会筹备工作委员会第三次工作会议专刊[C];2007年

6 覃菊莹;孟凡永;曾雪兰;;三角模糊数多属性决策的一种新方法[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孔鹏程;周健;;基于D-S证据理论的改进算法的研究[A];2011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陈伟;;一种基于评价映射的多属性评价方法(英文)[A];中国运筹学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2000年

9 付华;康海潮;梁明广;;基于神经网络和D-S证据理论融合的瓦斯监测模型的研究[A];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第21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3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1年

10 邓文胜;邵晓莉;刘海;万诰方;许亮;;基于证据理论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探讨[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正兵邋吴丹红;国际学者研讨证据理论与科学[N];检察日报;2007年

2 储晓惠;证据证明力大小决定权归属之我见[N];江苏经济报;2007年

3 郭士辉;深入开展证据科学研究 不断完善中国法制建设[N];人民法院报;2007年

4 焦红艳;“打官司,就是打证据”[N];法制日报;2007年

5 桂庆凯;商标评审行政诉讼的证据审查与认定问题研究(三)[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6 张蕾蕾;单位证明在诉讼中的证据意义[N];检察日报;2006年

7 山东省胶州市检察院 黄英;有罪判决应确立“排他性”的证明标准[N];检察日报;2008年

8 戴玉忠;证据法学研究的新探索[N];检察日报;2008年

9 徐道海;关于电子证据的证明力问题[N];江苏法制报;2005年

10 见习记者 张伯晋;第三届证据理论与科学研讨会召开[N];检察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文;基于证据理论的多属性决策关联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2 梁伟光;基于证据理论的在轨航天器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龚本刚;基于证据理论的不完全信息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4 陈孝新;灰色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5 孙锐;基于D-S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及在可靠性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6 田雪怡;多传感器数据关联与航迹融合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7 徐泽水;几类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3年

8 陈春芳;序方法与多属性决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安相华;大型空分设备关键部机质量的多尺度智能化协同化控制理论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2011年

10 王志良;水资源管理多属性决策与风险分析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波;不完全信息下基于证据理论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2 李泽宇;基于证据理论和云模型的多属性决策算法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2年

3 李紫茵;基于证据理论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行业应用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4 方琴芬;顾客满意度测评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5 张春杰;粗糙集与证据理论相结合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D];燕山大学;2011年

6 张军;证据理论中冲突证据的处理及其应用[D];南昌大学;2007年

7 杨国兰;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8 黄印林;地方宏观经济预警模型与算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9 高珍伟;基于证据理论的安徽省汽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10 李强;熵理论在区间数多属性决策中的应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758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9758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e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