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环卫系统中的垃圾处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本文关键词:数字化环卫系统中的垃圾处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更多相关文章: 数字环卫 垃圾处理 管理系统 C# sqlserver
【摘要】:所谓数字环卫,就是指对数字化的市容进行环境卫生管理。这一概念在十年首次被提出。它将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射频识别技术、3G以及个人数字助理等信息化及移动通讯手段加以整合,综合地处理和分析市容环卫管理的相关信息。并且使市容管理由原来的人工化逐步转变为信息化。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数字化的平台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数字环卫,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概念,经过几年的发展,数字环卫在我国多个城市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实践。数字环卫的发展,给城市带来了焕然一新的面貌,在减轻了城市环卫部门的工作量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未来几年,数字环卫会逐渐成为城市中卫生管理的重中之重。它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智能:运用云技术、物联网等技术,数字化环卫系统使传统的环卫管理模式转变为智能化;高效:新的环卫模式使监管、协作更便捷,迅速。由原来的发现问题,被动处理转变为现在的主动感知;洁净:智能的数字化市容较之以前更为洁净。与此同时,也促进经济的增长;和谐:智能的管理模式,高效的监管协作,洁净的环境造就了更和谐的城市系统的便民性,使广大市民真真正正成为了环卫的一份子。大连被称为中国的“北方明珠”,经济发展速度在全国处于前列。大连在我国大中型城市中比较早地提出了“数字环卫”的城市化建设要求,并积极行动,开发并投入使用了“大连数字环卫管理系统”。目前“大连数字环卫管理系统”的用户已达200个,分布于我市环卫从管理到作业的每一个环节。而我们所进行的,是对大连数字环卫管理系统的完善和扩展,在已实现信息化办公的基础上又针对我市新型环卫体制的管理需要,添加了多个管理的子系统:餐厨垃圾监管系统,垃圾物流系统,企业垃圾征费系统,环卫监督检查系统。
【关键词】:数字环卫 垃圾处理 管理系统 C# sqlserver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11.5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4
- 1.1 数字化环卫的研究背景9
- 1.2 垃圾处理模块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9-10
- 1.2.1 研究目的9-10
- 1.2.2 研究意义10
- 1.3 垃圾处理模块的主要贡献10-11
- 1.4 与本模块相关的技术11-12
- 1.5 作者的主要工作12-13
- 1.6 本文组织结构13-14
- 第2章 垃圾处理模块的需求分析14-26
- 2.1 模块的总体分析14-16
- 2.1.1 模块的总体分析14
- 2.1.2 模块的总体需求14-16
- 2.2 模块的性能分析16-19
- 2.2.1 运行环境分析16-18
- 2.2.2 性能分析18-19
- 2.3 模块的功能分析19-24
- 2.3.1 单位企业注册分析19-21
- 2.3.2 垃圾物流监控子模块分析21-22
- 2.3.3 餐厨垃圾收运智能监管指挥子模块分析22-24
- 2.3.4 环卫征费软件子系统分析24
- 2.4 辅助设备需求分析24
- 2.5 数据管理分析24-25
- 2.6 本章小结25-26
- 第3章 垃圾处理模块的总体设计26-39
- 3.1 模块划分26-27
- 3.2 静态结构图27-30
- 3.3 动态结构图30-33
- 3.4 数据库的建立33-38
- 3.4.1 数据的来源33-34
- 3.4.2 E-R图与表的建立34-38
- 3.4.3 数据库的创建38
- 3.5 本章小结38-39
- 第4章 垃圾处理模块的实现39-54
- 4.1 注册登录39-40
- 4.2 垃圾物流监控子模块的实现40-43
- 4.2.1 垃圾物流监控40-41
- 4.2.2 车载异常预警41-42
- 4.2.3 垃圾物流数据分析42-43
- 4.3 餐厨垃圾收运智能监管指挥子模块的实现43-45
- 4.4 环卫征费子模块的升级45-47
- 4.5 后台管理47-48
- 4.5.1 档案设置47
- 4.5.2 数据设置47-48
- 4.5.3 字典管理48
- 4.6 安全设置48-50
- 4.6.1 角色管理48-49
- 4.6.2 用户管理49-50
- 4.7 创新设置50-52
- 4.8 垃圾处理模块的测试与应用52-53
- 4.8.1 测试目的52
- 4.8.2 测试环境52
- 4.8.3 测试内容和结果52-53
- 4.9 本章小结53-54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54-56
- 5.1 总结54
- 5.2 展望54-56
- 参考文献56-58
- 致谢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爱德华·道格拉斯;韦恩;;从垃圾填埋场里淘金[J];科学与文化;2009年01期
2 张义雄;王盛学;何平;周志城;;垃圾填埋场土工膜破裂渗漏电压差分矢量测试法[J];电子技术应用;2013年08期
3 黄玉浩;范小光;;青岛“垃圾村”之谜[J];记者观察;2006年07期
4 吕静;;垃圾伊甸园[J];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17期
5 田文璐;;垃圾?宝藏?[J];记者观察;2012年06期
6 ;韩国将垃圾填埋场的可燃性气体转化为氢能燃料[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1年11期
7 赵彦龙,徐民英;城市生活垃圾的绿色处理方略[J];现代情报;2003年11期
8 杨迪;城市生活垃圾对扬尘污染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2年04期
9 边晓明;城市矿的开采和利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年03期
10 姚晓;徐得潜;;山谷型垃圾填埋场设计[J];工程与建设;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铮;刘春兰;陈操操;王海华;;北京市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及利用对策[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2 叶腾飞;龚育龄;贾同福;贾嵩;;土壤氡测量在垃圾填埋场污染调查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桑建国;梁彬;朱凤荣;李长龄;孟宪忠;钮珍南;张伯寅;闫玉梅;金增林;于海涛;;六里屯垃圾填埋场对永丰基地影响评估[A];第九届(2001)全国大气环境与污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刘荣琼;葛晓光;;我国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及展望[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5 尚文涛;孙树林;柏仇勇;阮晓波;黄勇博;洪正义;;垃圾填埋场的多点地震动响应分析方法研究[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2年
6 杜雪莲;高胜超;;郑州市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与管理问题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3年
7 郭颖;;“生活垃圾柱”给我们的启示[A];博物馆社会教育[C];2006年
8 司徒锐文;;台湾环境地工——垃圾掩埋场问题[A];海峡两岸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地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9 邵靖邦;唐嵘;阚霏;蔡中异;王盟;;好氧降解加速垃圾填埋场稳定化技术[A];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与填埋场绿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赵秀阁;张金良;刘玲;潘丽波;王红梅;于云江;段晓丽;聂静;;某卫生垃圾填埋场周边土壤和植被的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金城;垃圾猪问题不容小视[N];中国环境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朱卫卫;让城市不再为垃圾困扰[N];科技日报;2000年
3 黄力颖;英国新招:少扔垃圾少交税[N];东方早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乐山垃圾处理系统工程竣工[N];乐山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垃圾填埋场试运行 日“吞”垃圾200吨[N];乐山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孙小杰;单店134万立方米陈腐垃圾全部治理[N];北京日报;2008年
7 余凯邋顾明亮;乡镇也有了垃圾填埋场[N];抚州日报;2008年
8 记者 万强 通讯员 黄莉芳 陈建红;我市首座远城区街镇垃圾填埋场在新洲建成[N];长江日报;2008年
9 记者 马雪荣;垃圾收费难危及昆明环境[N];昆明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张海瑞;清运的垃圾为啥越来越多?[N];太原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嵘;封场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好氧降解快速稳定技术及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2 刘兆平;地球物理方法在垃圾填埋场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史昕龙;生活垃圾高效转运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4 吴军;生活垃圾填埋场腐殖垃圾腐殖质表征及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初步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5 亨利(Henry Kibet Rothich);北京市垃圾填埋场污染风险评价[D];吉林大学;2006年
6 郑佳;北京西郊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污染的预测与控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7 罗云菊;西部山城垃圾填埋场气液运移规律及其污染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贺茂云;纳米镍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城市生活垃圾裂解气化制氢的催化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周相国;天津地区垃圾污染物在岩土中的运移及净化作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周效志;垃圾填埋场流体产生与地球化学迁移转化过程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刚;垃圾填埋场的景观再造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王玲玲;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政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3 李春芸;北京市城区生活垃圾理化特性调查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4 闫啸;垃圾填埋场的环境安全性评价与老陈垃圾资源化利用可行性探讨[D];扬州大学;2014年
5 王隆辉;重庆市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调查与评价[D];重庆大学;2015年
6 耿丽伟;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7 黄萌;垃圾填埋场对周边地下水环境影响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8 吴冰清;垃圾填埋场新型黏土基衬垫防渗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9 张浩杰;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的污染与防治[D];吉林大学;2016年
10 韩祖光;垃圾填埋场稳定化后期植被与土壤特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630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963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