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项目管理论文 >

自主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博士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7-11-22 04:02

  本文关键词:自主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博士的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自主创新型人才 专业博士 项目管理 培养模式 科技人才 学术研究 博士学位 集成创新 高校 学位教育


【摘要】:通过界定自主创新型人才的概念,分析了自主创新型人才的类型和作用。结合中美专业博士教育在培养方式、管理方法、发展规模、学科门类和就业趋势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讨论了专业博士在自主创新型人才中的定位。在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高校经验基础上,中国部分高校的成功案例表明:根据专业博士在实践中开展创造性科技工作的特点,引入项目管理理念和方法来构建我国专业博士学位培养模式是一条好途径。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基金】:中国高教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06aig01900030)
【分类号】:G643
【正文快照】: 1自主创新型人才的概念、类型和作用1.1自主创新型人才的概念早在中国古代,就有对何谓人才、如何培养人才以及人才类型等方面的探讨,并且形成了一些古代人才培养的思想。发展到现在,关于“创新型人才”的讨论成为一个新话题。创新型人才与“创新”理念的提出密切相关。1934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光平;国外专业博士学位的历史发展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2 刘献君,赵炬明,陈敏;加强院校研究: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3 石鸥;刘卷;;美国研究生教育结构及其特征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7年02期

4 杨占武 ,沈桂平;我国古代人才管理的思想渊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11期

5 张炜 ,赵依民;如何看待第一级专业学位与美国学士后教育的结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05期

6 秦荣,张文修;发展调节机制是工程硕士质量保证的基本策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05期

7 仇国芳,张文修;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初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年05期

8 钟尚科;张卫刚;姚训;蒋慧;;美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08期

9 张应强;关于设置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政策建议[J];现代大学教育;2003年01期

10 邹海燕,王平;建立我国专业博士学位制度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国春;“院校研究”是什么,不是什么——解读美国“院校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2 袁锐锷;凌朝霞;;关于澳大利亚若干大学教育博士培养工作的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3 张先治;;关于博士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探索[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4 刘献君;关于院校研究的几个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5 李元元;李正;林凤;;工科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的若干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6 贺武华,汤智;论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观念转变[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06期

7 胡炳仙;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范式[J];高教探索;2005年04期

8 潘懋元;刘小强;;21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进展与问题[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9 胡炳仙;试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范式的转变[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蔡国春;“院校研究”:国内研究进展与文献述评[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玉岩;;基于项目管理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视角[A];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006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道红;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洁;我国研究生事务管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世彬;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4 卢亮球;中美体育博士培养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5 邓光平;我国专业学位设置的政策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李爱民;职业定位与大学教育职员制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左兵;西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制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姚加惠;高等教育学制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洪彩真;高等教育服务质量与学生满意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莉婷;基于学科组织的院校分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曹麦玲;中美师范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吴静;民国时期学位制度探析[D];浙江大学;2002年

4 段丽;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5 孙永兴;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质量保障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谢加书;华中科技大学基于导师负责制下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王效国;依托国民教育培养的军队生长干部信息能力建设研究[D];第二炮兵工程学院;2005年

8 仲丽娟;校本课程开发情境中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良伟;社会文化变迁与新时期民族院校研究生教育革新[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上官剑;中美两国工程硕士教育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炜;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十个认识误区[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2 张振刚,杨建梅,司聚民;中美高等教育机构分类、布局和规模的比较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3 曾攀,吴振一,刘惠琴,徐远超,郑燕康;美、德、英工程类型研究生的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年01期

4 孙沉鲁;美国研究生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姚启和,康翠萍;学位制度改革的一项新课题──论设置教育管理博士专业学位培训大学校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6 刘献君,赵炬明,陈敏;加强院校研究: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7 赵炬明;学科、课程、学位:美国关于高等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争论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8 蔡克勇;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五十年[J];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9 骆四铭;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必然与局限[J];理工高教研究;2002年03期

10 张炜 ,赵依民;如何看待第一级专业学位与美国学士后教育的结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华;构建“自主创新性学习”教学模式[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年11期

2 陈国强,范敬梅;自主创新型综合办园模式初探[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1年03期

3 南京市实验幼儿园课题组;自主创新型综合办园模式初探[J];早期教育;2001年08期

4 ;走科研兴校之路——湖北省谷城县实验小学简介[J];湖北教育;2002年11期

5 邹海燕;美国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08期

6 朴雪涛;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发展的特征及启示[J];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7 周富强;;英国专业博士教育发展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8 李秋生;;自主创新型人才成长的人文环境[J];人才开发;2006年10期

9 李蓉;叶翠微;林肃浩;顾来;;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形成学校教学特色——基于学科课程整合的科技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6年12期

10 王丹平;;研究生教育与自主创新型人才培养[J];高教探索;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赛灵思开展IC专业人才培养计划[N];人民邮电;2008年

2 本报记者 付洪军;博士后工作站为何珠海遇冷?[N];珠海特区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司彦文;打造装备论证研究“国家队”[N];解放军报;2009年

4 吴东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预备役部队建设质量[N];中国国防报;2009年

5 记者 杨义能 袁小玉;提高创新能力 加快企业发展[N];泸州日报;2009年



本文编号:12133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12133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f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