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高校大学生微商创业认知调查与分析
【图文】: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见图1-1 )。图 1-1 行为、认知、环境互动关系在社会认知理论中的个体能动性是研究的关键,即事前的预备性与事后的调节性。该理论强调了认知和行为产生者与其接触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客观关系,说明人之所以能有创业行为,认知过程是与其环境不可分离的。不同创业的环境下,不同的认知产生出不同的思维过程,最终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创业行为,这些差异本质来源于创业认知的偏差(Venkataraman et al.,2012)④。当前研究已从最初关注创业行为这样的结果导向因子转移到挖掘行为产生的原因因子,,最终形成了一个动态的研究整体。这样一个完整的创业认知研究的体系在分析认知在创业中所起的作用是十分关键的。研究概念框架如下图 1-2 所示。③Baron, R. A., 2004, The Cognitive Perspective: A valuable Tool for Answering Entrepreneurship·s Basic WhyμQuestionsμ,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9(2)
创业认知研究的概念框架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724.6;F279.2;G647.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佩忠;王岚;白婷;李振宇;陈海菊;高欣;赵丽梅;李明媛;;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8年17期
2 周军;;创业管理理论的最新评述及研究趋势[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8年08期
3 孙鹏;王珍珊;;大学生创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好家长;2018年82期
4 陶礼军;袁向东;;台湾地区创新与创业教育的研究及探讨[J];青年发展论坛;2017年06期
5 张鑫鑫;王艳华;;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7年30期
6 侯海荣;向欣;唐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思考——基于对吉林省25所高校的实证调查[J];现代教育科学;2017年12期
7 庄玉琳;朱建伟;张日军;刘思航;;中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比较与借鉴[J];中国地质教育;2017年04期
8 程光德;高慧;;增强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效之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6期
9 王美霞;;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8年03期
10 周青;顾远东;吴刚;;创业管理研究热点的国际比较与学科资助建议[J];中国科学基金;201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颖;曹英慧;;浅析如何开拓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新路径以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论文集[C];2017年
2 郭成月;;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影响分析[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三卷)[C];2018年
3 孙新波;贾建锋;张立志;;《企业创新创业管理》课程众创式协同教学模式案例研究[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暨第六届中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集一等奖摘要集[C];2015年
4 黄明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论文集[C];2017年
5 王新;;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教育全过程的问题反思与对策[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论文集[C];2017年
6 张宇;;构建高校创新创业精细化管理体系探析[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论文集[C];2017年
7 王天;林建邦;文佑云;吴新玲;;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教师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与发展研究[A];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六卷)[C];2018年
8 田雪飞;;新时期辽宁省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选择[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论文集[C];2017年
9 罗春婵;丁义文;;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下模块化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探析[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论文集[C];2017年
10 李禄祥;;浅议创业园在新兴产业培育中的作用[A];第八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专题六:工业与信息科技[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董碧水;高职生全真环境下创业“全赚了”[N];中国青年报;2008年
2 通讯员 卢军 本报记者 陈强;厦门大学:请企业家进创业课堂[N];中国青年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陈璇;创业教育亟待突破瓶颈[N];中国青年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王烨捷 实习生 程彤辉;创业热中冷思考:创业教育用力过猛了吗[N];中国青年报;2015年
5 本报记者 王梦影 实习生 眭丽莎 冯莉;创业学院将成创新突破口[N];中国青年报;2015年
6 本报记者 陈竹;高校单设“创业专业”目前不现实[N];中国青年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陶涛;依靠专业优势开展创业教育[N];中国青年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陈璐;是时候让创业教育专业化了[N];中国青年报;2014年
9 记者 宋广辉;大学生创业遭遇制度性冷漠[N];中国青年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陶涛 实习生 蒋帅;如何化解大学生创业难题让校长们打开了话匣子[N];中国青年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龚志周;电子商务创业压力及其对创业绩效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郭军盈;中国农民创业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3 柳燕;创业环境、创业战略与创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段丽;风险控制视角下的公益企业创业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5 张仁江;企业文化、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韩晨光;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能力评价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7 席升阳;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高涌;“互联网+”背景下政府引导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海南大学;2018年
2 王瀚泽;定兴县农民创业问题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8年
3 Gina Marcela Rodriguez Ramirez;哥伦比亚波哥大地区健康定制食品商业计划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年
4 梁鑫鹏;富乐绵阳大学生双创园平台建设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5 郑陌阳;大兴共青团在青年创新创业中发挥的作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年
6 张皖豫;农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7年
7 孔文鑫;师范生创新创业教育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年
8 陈宏利;地方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9 罗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10 胡楠楠;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536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2653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