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理论的定义域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1 17:25
本文关键词:激励理论的定义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定义域 激励理论 “场-响应特性”模型 维度
【摘要】: 一般而言,激励理论具有这样一个特点,即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同时也不是毫无价值,那么该如何对待激励理论的有效性问题呢?且目前对该问题的困惑已经导致了“混淆激励理论”“滥用激励理论”“抛弃激励理论”等众多消极现象。 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研究学者并未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研究,而只是对各大激励理论的局限性做了大篇幅地罗列,并且大多基于的是片面的理论内容。作者认为这样的研究不能深入到问题的实质,解决的也只能是表面问题。 基于以上,本文引用何见得先生提出的激励理论定义域的概念,力求从根本上分析并解决激励理论的有效性问题。具体来说,作者首先检索、阅读并理解各激励理论的英文原著,之后准确翻译并有选择且有针对性地提取出各个理论的形成过程。以此为基础,作者界定出了激励理论及激励理论有效性的内涵,并据此推导出激励理论有效性的决定因素(定义域的维度)就是个体行为的影响因素的重要结论。紧接着,作者通过“不断试错”的方式寻找并确定关于行为的影响因素的模型,并最终选定何见得先生的“场-响应特性”模型来构建定义域的分析框架。之后,作者为该分析框架寻找分析对象,即推导激励理论原始定义域的来源,并得出了原始定义域必源于各激励理论形成过程的基础性结论。最后,作者根据该核心结论及定义域的分析框架来界定三大激励理论的原始定义域。 目前,本文已经得出的结论包括双因素理论的原始定义域、马斯洛理论的原始定义域以及公平理论的原始定义域。这些结论的得出,有助于区分并明晰三个激励理论的深层内涵,并为扩展定义域的研究,即激励理论的有效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C936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铁全;基于目标管理的生产工艺设计改进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孙小兵;文物事业单位绩效薪酬管理模式探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纪康;企业管理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2年
4 白杨;政府主导型展会项目管理[D];山东大学;2012年
5 徐缓;民办学校师资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418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124188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