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组织管理论文 >

现代管理生产力的解构与模型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24 07:54

  本文选题:管理生产力 + 生产力系统 ; 参考:《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02期


【摘要】:现代管理生产力的解构与模型分析范钛〔内容提要〕党的十五大再次重申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一伟大论断。在当代,管理已是一种举世瞩目的生产力要素。但其特质、作用机理与体现,迄今尚未见系统的阐释。本文试图从某些特定的视角,对此作简略的解构与模型分析...
[Abstract]:Deconstruction and Model Analysis of Modern Management Productivity the 15th Party Congress reiterated once again tha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socialism is to develop productive forces. In contemporary times, management is already a kind of productivity element that attracts worldwide attention. But its characteristic, the action mechanism and the embodiment, up to now has not seen the systematic explana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ake a brief deconstruction and model analysis from some specific perspectives.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系
【分类号】:C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炳奎,周秀光;社会生产力系统初探[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1期

2 薛永应;;生产力系统论——关于生产力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的探索[J];经济研究;1981年09期

3 王恺;论生产力系统的状态分析和控制[J];求是学刊;1983年05期

4 张良弼;王慎之;;宏观生产力系统的基本属性[J];经济研究;1983年10期

5 熊映梧 ,王恺;论生产力系统的“软件”[J];求是学刊;1984年06期

6 孟庆琳;略论工具在生产力系统中的作用[J];求是学刊;1984年06期

7 王蔷;简论生产力系统的环境条件[J];经济问题探索;1984年12期

8 薛永应;第三讲:一个新颖的观点 生产力是一个系统[J];社会科学;1985年09期

9 穆怀中;从控制论看生产力系统[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10 夏振坤;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学导论[J];企业经济;198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暴庆五;;生态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首要任务[A];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生态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于咏华;;江泽民“三个代表”的人学意蕴[A];人学与现代化——中国人学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四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张崇康;徐则林;亢巨富;;运用价值转化工程发展先进生产力[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二届年会专辑[C];2003年

4 王春光;;第一生产力的历史、现状与未来[A];“中国工程技术哲学的繁荣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高峰论坛暨辽宁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05年年会会议交流材料[C];2005年

5 张立新;王雅林;林涛;;教育与社会互动的机理释义及其调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光熙;关于全球化几个方面关系的探讨[N];中国审计报;2001年

2 李国英 董雅珍;人力资本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N];吉林日报;2001年

3 方传新;网络经济改善企业组织[N];中国纺织报;2002年

4 乌杰;深化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研究[N];经济日报;2002年

5 郭建平(作者单位:山西关铝厂);核心竞争力命系企业文化[N];经理日报;2002年

6 刘效仁;给农民工平等的培训权[N];经理日报;2002年

7 卫先庆;“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的启示[N];安徽日报;2003年

8 黄锦奎;先进生产力与价值转化工程[N];深圳商报;2003年

9 李利军;浅议电子商务对当代社会的影响[N];云南经济日报;2003年

10 ;我国应实施“科教兴船”人才战略[N];中国海洋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彦龙;哲学视野中的生态经济[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2 黄善明;企业劳动契约剩余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王志强;高速公路运输服务体系配置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丽;社会发展动力系统观初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王永华;中国民营企业创业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3 肖大鹏;现代企业产权结构及绩效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4 廖小梅;试论全球及我国的信息化趋势[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华;北京市科教兴村运转机制及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6 尹宁波;科学技术在生产力构成中的作用[D];武汉大学;2004年

7 韩欲立;当代社会发展动力观的科技转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陶玉柳;科学技术与区县经济协调发展的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任盈盈;科技生产力及其流动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10 蔡伟贤;论服务业跨国公司资源的演进与内部治理[D];湘潭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606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20606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9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