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代理商与企业的营销活动分析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marketing activities of marketing agents and enterprises under complete information. In this paper, when there is no distribution agent, the manager and marketing department establish the master-slave game model, and then the economy, marketing department and distribution agent establish the second-level master-slave game model.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the two cases, it is shown that the marketing department entrusts a department product to the agent for sale,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manager, the marketing department and the distribution agent. This also indirectly demonstrates the mechanism and reasons for agents to participate in sales activities.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管理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79770053)
【分类号】:C931;F224.3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让让;;国有企业主导与行政性垄断下的价格合谋——“京沪空中快线”引发的若干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12期
2 王然;;地方政府竞争的博弈分析——以引进外资为例[J];经济经纬;2007年05期
3 黎秀蓉;;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以西安市唐园小区为例[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6年01期
4 胡大立;张伟;;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困境及突破——基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5 邢永杰,张世英;关于医院集团的战略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年05期
6 柯小兵;我国农地征用制度的博弈分析[J];资源.产业;2004年02期
7 金祥荣,朱希伟;知识交易[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8 应黎宁;失信行为的经济学分析[J];嘉兴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9 彭正穗;民事法对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防范[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10 王建新;会计准则制定的博弈过程与我国会计准则[J];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法学版);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志远;郑明辉;;浅析斯德哥尔摩公约签约国在履约过程中的博弈[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环境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2 李振宇;陈旭;;现行装备定价模式下军方与军工企业的博弈分析[A];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寿命周期费用委员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徐运保;田益祥;朱冬;;被保险人影响出险损失规模道德风险的财产保险定价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赵建;;委托代理模型下国有煤矿经理激励机制设计[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高瑞霞;白凤领;白江征;;博弈论在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工作中的应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7年
6 刘志迎;邵清;;Internet经济学论纲[A];信息经济与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董利红;;论B2C市场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根源[A];信息经济与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沈菲;;我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A];首届中国传媒经济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牟小俐;徐毅;陈汉林;;考虑质量水平影响的供应链利润模型研究[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唐喜林;赵曙蔚;;基于寡头市场的供应链链间产量博弈分析[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东生;我国森林资源监督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2 叶文忠;基于集群式创新优势的区域国际竞争力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3 朱克敏;泛珠三角大都市带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夏光;校区、园区与社区“三区联动”自主技术创新的模式、机制及实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王洁;公司治理中的会计信息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刘铁军;我国房地产市场非理性繁荣形成机制及其金融风险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季成;跨国并购的智力资本整合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陈云;中国农产品出口组织的变迁及其治理[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程贵孙;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传媒产业运行机制与竞争规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朱曦;沪深A股市场惯性效应和反转效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志英;供应商合作关系维护机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2 韦发明;基于多Agent的项目群协调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3 章华;基于SCP范式的中国民航运输产业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朱丽萍;基于人力资本价值的医生薪酬激励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5 严华鸣;城市更新中的土地开发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6 赵娟;中国企业年金运营的风险管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7 曾楚英;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披露及时性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8 王健;中小高科技企业非正规金融融资策略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9 荣磊;论混业经营条件下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构建[D];山东大学;2007年
10 马延霞;区域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金融生态问题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洪胜,骆振华,贺建勋;具有Stackelberg主从对策的下层多人无关联的两层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4年01期
2 夏洪胜;Stackelberg主从对策的下层多人两层决策问题的交互式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1994年02期
3 夏洪胜;一类两层多目标决策的模型和优化方法[J];信息系统工程;1994年02期
4 金武;激励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1995年02期
5 金武,唐俊陈;从方偏好信息不完全时的激励机制研究[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6年S2期
6 金武,,王浣尘,陈芸;分时电价设计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6年06期
7 赵奇胜,朱稼兴;激励控制中的博弈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8 孙秋红,孔令坦,马爱景;主从对策论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J];华东经济管理;1999年05期
9 王晓明,王浣尘,陈明义;社会系统中的冲突和分析的新方法[J];中国软科学;2002年06期
10 常良峰,黄小原,卢震;一类供应链的Stackelberg主从对策问题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建立;夏洪胜;;Stackelberg主从对策的交互式两层决策方法[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2 宋学锋;;(M,N)型主从对策理论[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3 杜纲;顾培亮;;资源分配问题的层次激励模型[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4 徐飞;郭耀煌;;具有Stackelberg主从对策的两层优化问题的遗传算法[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5 侯汉平;;主从对策的相容性及下层策略的生成方法[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6 王春峰;郑丕谔;李光泉;;关系不确定型从者的一主多从闭环主从策略研究[A];1992年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7 任海英;夏洪胜;;一种企业领导选拔的两层多目标模型[A];199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8 金武;陈s
本文编号:2198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2198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