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组织管理论文 >

儒家管理哲学理念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契合

发布时间:2017-08-27 23:09

  本文关键词:儒家管理哲学理念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契合


  更多相关文章: 管理 儒家 企业管理 仁政


【摘要】:儒家管理哲学是建立在"仁者,人也"的人性可塑论基础之上的,并在此基础之上展开了"仁""德""义"的逻辑辩证,倡导以人为本,以德治为基石,这对于提高现代企业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实践证明,儒家传统管理理念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是殊途同归的。因此,基于儒家管理思想体系,梳理儒家"仁""德""义"在管理思想中的逻辑理路,阐发其理论价值,并论证儒家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契合,可以为现代企业管理思想以及现代企业管理体系提供思想资源与理论借鉴。
【作者单位】: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管理学院;
【关键词】管理 儒家 企业管理 仁政
【基金】: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2015BZZ135)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5C0795)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XJK016CGD023)
【分类号】:C93-02
【正文快照】: 在东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道德理念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儒家理想人格思想对于中国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双重影响,合理吸收其精华,再融入西方现代管理科学,结合国内相关实际,将有利于创造出新的适合中国特色的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食霖;让儒家传统伦理重新鲜活起来——读《儒家传统伦理的现代价值》[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盛邦和,何爱国;论儒家对现代化的调适[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11期

3 涂少彬;;儒家“活法”与儒式公民社会[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方延明;儒家的传统思想与日本的经济发展[J];社会科学;1985年02期

5 迈克尔·罗宾逊;李怀印;;儒家传统与当代韩国社会[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1993年04期

6 杜江先;;儒家的“德治”思想[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陈宏志;;台湾社会儒家思维的体现[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30期

8 张宏敏;;刘基思想的儒家定位[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贺平;;编者的话[J];企业文化;2006年02期

10 冯旭;;儒家传统的当代转机——关于杜维明“文化中国”思想的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旭东;;身体伦理:一个隐而不显的儒家传统[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白龙飞;蒋利平;;试论儒家民本思想在晚明的嬗变[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李锐;;论儒家传统道德的现代价值[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4 马德邻;;也论儒家的修身之道[A];《与孔子对话——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活》第四集——上海文庙第四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郭齐勇;;儒家人文精神及其宗教意涵[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七辑)[C];2010年

6 马祥林;;儒家和谐思想辨析[A];孔学研究(第十八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杜维明;;面对全球化的儒家人文主义[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三辑)[C];2004年

8 张言亮;;从“儒学与宗教的讨论”看儒家与基督教的对话[A];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第三辑)——第三届“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蔡辉振;;儒家人性观之析论[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关凯;;族群政治的东方神话——儒家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认同[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 田辰山博士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葛剑雄 中央民族大学 牟钟鉴 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 杜维明 计海庆译;再看儒家世界观[N];社会科学报;2002年

2 秋风;儒家复兴与社会整合[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3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彭国翔;儒家认同的抉择[N];中华读书报;2009年

4 早报记者 田波澜;儒家精英政治在现代社会是否可行[N];东方早报;2011年

5 信孚研究院研究员 秋风;请经济学家放弃对儒家的偏见[N];中国经营报;2011年

6 ;中国道路与儒家的未来[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7 本报记者 褚国飞;探讨西方核心价值观与儒家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平等对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李纯一;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致远讲席教授贝淡宁: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担当责任才是首要的[N];文汇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陶继新;对儒家人文精神的多元观照[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牟坚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祝瑞开谈儒家的核心思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克建;儒家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D];西南民族大学;2008年

2 方世忠;儒家传统与现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孔宪峰;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儒家“和”文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4 康宇;儒家美德与当代社会[D];黑龙江大学;2007年

5 毛文凤;近代儒家终极关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吴倩;儒家超越之路的现代探寻[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杨孝青;儒家仁学思想的演进与超越[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8 徐加胜;韩愈的道统及其宗教性诠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9 章益国;论儒家资本主义学说[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冷天吉;知识与道德[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佩云;姚中秋“儒家宪政”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季林;儒家“朋友”伦理思想及当代价值探析[D];南京大学;2013年

3 宋正超;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儒家的困局[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金海洋;儒家和合世界政治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宋巍巍;儒家和谐政治观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常佳;儒家民本思想及其时代意义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7 韩金梅;儒家生态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磊;儒家与基督教“爱”的思想比较研究[D];徐州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一;儒家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D];山东大学;2010年

10 种丹;儒家身份伦理与人权观念[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462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7462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0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