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后品牌战略管理模式的构建——基于仿生态理念视角
发布时间:2021-03-26 01:55
并购后品牌整合的构建是使并购成功不可或缺的战略措施。笔者在"企业品牌是一个生命体"的前提下构建了企业品牌生态系统层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并购后品牌战略管理的生态因子模型;并就某卷烟集团并购后品牌生态战略实施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指出并购后企业品牌应与品牌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态因子共同进化,从而实现并购后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进化的目标。
【文章来源】:经济经纬. 201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品牌生态系统层次图
治法律因子、市场因子、自然因子、文化因子、需求因子、资源因子、共生因子和竞争者因子等八大生态因子(阎铭, 2008)(如图2所示)。图2 菊花轮式品牌生态因子模型 在菊花轮式(Jones, 2005)品牌生态因子模型中,需求因子,包括顾客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资源因子,主要指企业品牌生存需要的直接生产要素条件,如资金、劳动力、原材料地理位置等;政治法律因子主要是指政府的行政性行为、有关法律法规、政治形势及其稳定性以及这些因素对品牌活动的影响程度;市场因子表现为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健康稳健程度等。自然因子是指品牌所处生态环境中的地理区位因素;文化因子是反映品牌及其市场所在区域的文化氛围、道德习俗和居民素质的指标;竞争者因子指品牌竞争对手的竞争能力,包括其战略目标、资源占有状况、市场力量和战略执行力等方面的因素;共生因子反映了品牌生态环境中,一个企业与群落内其他企业及利益相关者(消费者、管理者、公众、政府、媒体等)和谐共处、互惠共生的状况。(二)企业品牌对生态环境的适应企业外部生态环境的改变是企业品牌变化的外部诱因。在品牌发展过程中
在品牌发展过程中,外部环境不仅具有选择功能,还具有很强的诱导和刺激作用(阎铭,2008)(如图3所示)。当外部环境中存在某种利导生态因子时,在环境的诱导下,品牌个体往往会依照这种环境的诱导方向来调整自身的进化方向,而个体的行为往往会波及到整个品牌生态系统。企业品牌在外部环境的诱导下,作出战略性调整后,如果获得外部环境的认可,使企业品牌发展进程顺利进行;反之,如果不被外部环境认可
【参考文献】:
博士论文
[1]企业进化及其风险研究[D]. 阎铭.武汉理工大学 2008
[2]企业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及运作研究[D]. 胡斌.河海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00724
【文章来源】:经济经纬. 201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品牌生态系统层次图
治法律因子、市场因子、自然因子、文化因子、需求因子、资源因子、共生因子和竞争者因子等八大生态因子(阎铭, 2008)(如图2所示)。图2 菊花轮式品牌生态因子模型 在菊花轮式(Jones, 2005)品牌生态因子模型中,需求因子,包括顾客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资源因子,主要指企业品牌生存需要的直接生产要素条件,如资金、劳动力、原材料地理位置等;政治法律因子主要是指政府的行政性行为、有关法律法规、政治形势及其稳定性以及这些因素对品牌活动的影响程度;市场因子表现为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健康稳健程度等。自然因子是指品牌所处生态环境中的地理区位因素;文化因子是反映品牌及其市场所在区域的文化氛围、道德习俗和居民素质的指标;竞争者因子指品牌竞争对手的竞争能力,包括其战略目标、资源占有状况、市场力量和战略执行力等方面的因素;共生因子反映了品牌生态环境中,一个企业与群落内其他企业及利益相关者(消费者、管理者、公众、政府、媒体等)和谐共处、互惠共生的状况。(二)企业品牌对生态环境的适应企业外部生态环境的改变是企业品牌变化的外部诱因。在品牌发展过程中
在品牌发展过程中,外部环境不仅具有选择功能,还具有很强的诱导和刺激作用(阎铭,2008)(如图3所示)。当外部环境中存在某种利导生态因子时,在环境的诱导下,品牌个体往往会依照这种环境的诱导方向来调整自身的进化方向,而个体的行为往往会波及到整个品牌生态系统。企业品牌在外部环境的诱导下,作出战略性调整后,如果获得外部环境的认可,使企业品牌发展进程顺利进行;反之,如果不被外部环境认可
【参考文献】:
博士论文
[1]企业进化及其风险研究[D]. 阎铭.武汉理工大学 2008
[2]企业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及运作研究[D]. 胡斌.河海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007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anlueguanli/3100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