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时期中国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能力的提升
本文关键词:试论新时期中国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能力的提升
【摘要】:战略管理是公共部门管理的一种新的实践模式和研究范式,在新时期,研究我国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能力的提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能力分为战略规划能力、公共政策能力、资源管理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四个层次。目前,我国的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能力提升可以从利用现有资源、培育领导人的企业家精神等方面着手进行。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公共部门 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能力
【基金】:中山大学二期“985工程”公共管理与社会发展研究创新基地专项基金项目(2004)
【分类号】:D630
【正文快照】: “战略”一词源于军事,原指克敌制胜的良策,即对战争全局的策划和指导。二战后,战略开始运用于工商管理领域。20世纪60至70年代,西方学者主要强调组织中战略计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7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在企业管理中引入了“战略管理”的概念。随着社会的迅速变化、信息和科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汪永成;新时期我国政府能力建设的意义与任务[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王强,柴生秦;学习型政府——一种公共管理新理念[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陈振明;公共部门战略管理途径的特征、过程和作用[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肖文涛;论构建和谐社会的政府行政能力建设[J];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乐夫,张富;公共行政的价值范畴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徐俊峰;;人事管理的逻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孙艺;;胡锦涛执政能力建设思想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朱理;;论我国行政价值的失范与重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5 孙显元;;总体社会、主体社会和社会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虞满华;许忠明;;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吴云志;全球化与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张国庆;公共行政的典范革命及其启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9 刘文静;论行政法学与行政管理学的互动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李效东,李松林;论构建和谐社会的国家职能观[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鼎;;“礼”的精神与当代和谐社会建设[A];齐鲁文化暨汉民族形成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吕有志;张淑锵;;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和长期执政[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与当今社会主义实践”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新力;现代化进程中党的领导制度与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卢凌宇;论冷战后挑战主权的理论思潮[D];外交学院;2002年
3 王磊;建设有中国特色党政关系的理论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滕世华;公共治理视角下的中国政府改革[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5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建国;新时期党内民主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肖光荣;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郭雅君;社会转型时期政府文化管理行为法治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吴成;霍梅尼“毛拉治国”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贵春;转型期中国社会矛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兴玛;权力的集中与制约[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高巍;英美法三国行政诉讼制度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王仲文;当代中国行政民主论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张振改;关于教育行政职能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身余;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政府整合机制重塑[D];湘潭大学;2001年
7 岳秀红;转型期政府利益分析[D];郑州大学;2001年
8 谢国民;“两种分权”与地方政府职能市场化转变[D];厦门大学;2001年
9 谢廷良;转轨时期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创新:理念与对策[D];厦门大学;2001年
10 王长晖;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契机、经验与对策[D];厦门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家庆,徐容雅;地方政府能力刍议[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2期
2 汪永成;政府能力的结构分析[J];政治学研究;2004年02期
3 李琪,董幼鸿;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与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婷婷;;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业形象[J];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07期
2 赵娟;张仙;周媛媛;;提高公共部门沟通行为的有效性[J];知识经济;2011年16期
3 李娜;;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现状与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09期
4 王晓萍;;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和法制化[J];中国人才;2011年14期
5 冯媛媛;;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理论的合理创新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1年07期
6 吴颖蕾;;浅论公共部门的“庸懒散”现象及其治理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1年17期
7 吕江洪;刘洪;黄宝凤;石盛林;;我国公共部门战略领导的结构研究[J];科学与管理;2011年04期
8 王虎峰;;公共部门规划:目标—发展重点矩阵构建及应用[J];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07期
9 丁双凤;;关于公共部门信息资源利用服务收费问题的思考[J];兰台世界;2011年15期
10 赵丹;吕真钰;;儒家思想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中的应用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琦玉;;构建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模式的几点思考[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杨黎婧;;寻找政府的核心价值——欧洲关于公共价值研究成果综述[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孙柏瑛;;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十年研究之反思[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傅广宛;;我国公共部门民营化过程中政策规划的误区分析[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树信;;公共部门绩效的科学评估与建立责任政府[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袁岳;;公共服务:更多公共更多服务[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毕瑾耀;;公共部门变革中的目标与价值选择——公共部门的社会服务职能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8 于海英;;我国公共部门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现状分析[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9 朱国理;;公共服务、公共部门和公共管理[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10 田家华;;公共服务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我国公共服务改革的前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剑;及时回应公众质疑是公共部门的责任[N];东莞日报;2008年
2 唐琦玉;加强公共部门绩效管理[N];经济日报;2007年
3 记者 刘欢;北京公共部门竞争力全国第一[N];北京日报;2008年
4 ;精简政府冗员从官员“减副”始[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5 金城 俊平;我市第二期处级干部新加坡研修班开班[N];汕尾日报;2009年
6 谢波峰 葛静;电子政务项目管理八点启示[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7 余继军 刘宇舜;一切为了让群众满意[N];人民日报;2004年
8 谭作高;公共部门将推行办事公开制度[N];兰州日报;2005年
9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管理学部副教授 王学军;公共部门应当强化危机意识[N];中国社会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黄磊;“绩效评估推动公共部门更好地承担责任”[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庆;公共部门组织中的激励监督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2 陈瑞祥;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定价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Faizulah Khan;发展中国家的电子政务挑战:基于云计算的电子公私合作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4 张力;我国公务员工资收入决定机制转换[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5 景亭;中国公务员职业化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杨建荣;信息技术植入与组织结构重组[D];上海大学;2008年
7 胡其图;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马雁军;政府绩效定量评估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王谦;政府绩效评估方法及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0 万明国;不完全市场经济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构[D];武汉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剑;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改进[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牛江红;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徐波;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契约的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4 孙彩霞;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张香娥;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价值取向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6 王勤奋;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选拔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楼跃文;我国公共部门支持合作型组织文化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刘奎明;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公私之辨[D];武汉大学;2005年
9 陈琦;平衡记分卡理论在我国公共部门个人绩效考核中的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0 李扬;激励机制在公共部门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088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anlueguanli/608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