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我国地方议事协调机构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1 15:13

  本文关键词:我国地方议事协调机构优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地方议事协调机构 政府组织结构 功能优化


【摘要】:近年来随着对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视,以及各类地方议事协调机构大规模撤并,使得社会各界对此类机构的关注逐渐提高。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地方议事协调机构作为精简对象,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地方议事协调机构是地方政府用来应对复杂社会环境带来的新问题、新任务的具有一定灵活性组织机构。地方议事协调机构符合复杂多变的社会需要,与我国正在进行的机构改革主题相一致。地方议事协调机构被各地方政府广泛应用,其存在形式有委员会、领导小组、领导办公室等多种形式;存在的原因各异,究其根本为政府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在政府管理过程中,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使得单一部门无法独立承担具有综合性的公共事务,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多部门给予支持,对于部门间的协调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政府组织结构间的部门关系不再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地方议事协调机构为各部门之间重新建立联系提供了平台,加强了部门间的横向沟通,丰富了政府组织结构形式,提高了政府对危机事件的反应速度,并且可以集中政府资源完成关乎民生的大型工程建设以及专项工作。然而,作为一种弹性的组织形式,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使得出现了许多不合理的机构,成为了政府官员谋取私利的手段。社会影响大的“馒头办”就是政府干预市场的典型,我国类似的机构还有很多,在结构方面,功能方面以及合法性方面都有问题存在,导致机构数量激增,一方面浪费了政府资源,一方面对损害了政府形象。本文以地方议事协调机构为研究主题,在回顾分析政府组织结构与地方议事协调机构的相关文献之后,首先探讨地方议事协调机构的背景、研究意义,就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对概念进行界定;其次研究跨部门冲突理论与协同治理理论,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整合,进行理论适用分析;再次,概述地方议事协调机构的现状与其发挥的积极作用;事物具有两面性,继而对自其出现以来存在的问题从结构、功能与合法性视角进行分析,探求问题原因;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的原则与路径。
【关键词】:地方议事协调机构 政府组织结构 功能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0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9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8-11
  • 一 研究背景8-9
  • 二 研究意义9-11
  • (一)理论意义9-10
  • (二)实践意义10-11
  • 第二节 研究综述11-16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16-19
  • 一 组织结构16
  • 二 政府组织结构16
  • 三 地方政府16-17
  • 四 常设机构17-18
  • 五 地方议事协调机构18-19
  • 第二章 地方议事协调机构的理论基础19-25
  • 第一节 跨部门冲突理论19-21
  • 一 跨部门冲突理论概述19-20
  • 二 理论的适用20-21
  • 第二节 协同治理理论21-25
  • 一 协同理论21-22
  • 二 治理理论22-23
  • 三 协同治理理论的适用23-25
  • 第三章 地方议事协调机构的现状与作用25-35
  • 第一节 地方议事协调机构的现状25-27
  • 一 地方议事协调机构的成立25-26
  • 二 地方议事协调机构的运行26-27
  • 第二节 地方议事协调机构的作用27-35
  • 一 扭转死板僵化的工作方式27-28
  • 二 政府职能部门调整的过渡阶段28-29
  • 三 加强政府间横向沟通29-30
  • 四 顺应政府机构改革的趋势30-31
  • 五 适应非线性发展的社会环境31-32
  • 六 应对危机事件32-33
  • 七 快速推进重大工程建设与专项工作33-35
  • 第四章 地方议事协调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35-47
  • 第一节 结构性困境35-38
  • 一 职责同构35-36
  • 二 机构撤销障碍36-37
  • 三 管理层级混乱37-38
  • 第二节 功能性偏差38-40
  • 一 不当微观管理38-39
  • 二 与常设部门的冲突39-40
  • 第三节 合法性不足40-43
  • 一 地方议事协调机构内部规范的法律缺失40-41
  • 二 地方议事协调机构行为的违法问题41-42
  • 三 临时性的地方政策损害法治进步42-43
  • 第四节 地方议事协调机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43-47
  • 一 政府任期的短期性43-44
  • 二 法律法规不健全44
  • 三 委托代理关系的内在不足44-45
  • 四 监督机制的匮乏45-47
  • 第五章 地方议事协调机构问题的优化47-53
  • 第一节 地方议事协调机构优化的原则47-48
  • 一 任务目标明确原则47
  • 二 及时撤销原则47-48
  • 三 规范制度原则48
  • 第二节 地方议事协调机构优化的路径48-53
  • 一 地方议事协调机构管理法制化48-50
  • 二 强化政府机构固有职能50-51
  • 三 约束政府行为,限制部门参加51
  • 四 完善监管体系,实现运行制度化51-53
  • 结论与展望53-54
  • 参考文献54-59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9-60
  • 后记60-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动作[J];中国人大;2008年09期

2 ;国务院关于议事协调机构设置的通知[J];司法业务文选;2008年21期

3 林赛;;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设置[J];中国工会财会;2008年07期

4 董瑞丰;;精简议事协调机构发力[J];w,

本文编号:11225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1225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5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