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科层制”:行政改革的组织学解释
本文关键词:“塑造科层制”:行政改革的组织学解释
【摘要】:政治与社会层面的双重压力及其内在困境,催生了从中央到地方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行政改革。行政改革的实质是"塑造科层制":塑造科层理性,提升科层组织能力,科层组织权力与国家权力的结合,科层组织边界的调整。这种仅限于科层组织的改革努力是国家建设的行政化处理,无法建构起行之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只有将政府组织的制度化、精细化与规范化的变革嵌入合法的制度框架之内,才能真正解开行政改革的困局。
【作者单位】: 珠海广播电视大学;中山大学;
【基金】:广东省实践科学发展观研究(珠海)基地课题“横琴新区科技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520002) 广东远程开放教育科研项目“开放大学地方学院与学习型城市共建模式研究”(项目编号:YJ152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35
【正文快照】: 一、导论 任何试图迈向现代化的社会,都面临建设和发展现代国家的问题[1]。处于转型期的后发国家,如何进行国家建设是吸引政治学、公共行政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政府的重要实践。现代国家的构建“是一个不断寻求国家与社会、市场关系合理化的持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霞;行政改革困境的一个视角:制度短缺[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徐斐;社会转型时期的行政改革与发展观[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彭益民;;政府与市场各用所长——瑞、法、英三国的行政改革[J];中国经济快讯;2001年01期
4 朱立言,李图强;面向市场与社会发展的行政改革[J];大庆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5 李凤林;浅谈行政改革的重要性[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陈文莉;机关行政改革势在必行[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年06期
7 李伟,张定;我国行政改革思想阻力探析[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胡仙芝;治理视野中的行政改革[J];新视野;2001年05期
9 邝少明,张威;论行政改革权[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10 焦建国,许正中;推进行政改革 降低行政成本[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晓蓓;;二战后日本行政改革的文化分析[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二辑)[C];2007年
2 刘芳;;行政改革视域下的服务型政府构建初探[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林震;;服务型政府:我国行政改革的范式转型[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4 蔡放波;张中祥;;论邓小平行政改革思想的内容及其伟大意义[A];新世纪行政管理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9年年会暨“政府管理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梅顺达;;服务型政府:我国行政改革的目标选择[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绥州;;推进行政改革的技术路径:以ISO质量管理体系为例[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石秀华;吴风庭;;政府改革的下一个目标——行政能力建设探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维翊;;责任政府及其构建途径[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行政问责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7·理论专刊)[C];2007年
9 李丹阳;;解析与批评:当代行政改革视野中的公私伙伴关系[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任金秋;曹淑芹;蔡永亮;;服务型政府导向下的政府绩效评估[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梅;浅谈行政改革[N];经济信息时报;2007年
2 北京大学教授、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罗豪才 宋功德;当前行政改革中值得注意的三种倾向[N];北京日报;2011年
3 北京大学教授 罗豪才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宋功德;当前行政改革中值得注意的三种倾向[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4 北京大学教授 罗豪才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宋功德;依法行政与行政改革并行不悖[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5 本报评论员 张勇;自贸区行政改革要敢于涉足深水区[N];经济观察报;2014年
6 ;制度创新与行政改革[N];光明日报;2001年
7 周汉华;行政改革的推进机制创新[N];经济观察报;2005年
8 日本神户大学法学教授 季卫东;行政改革重在“松绑”[N];社会科学报;2007年
9 乔新生;行政改革不能有娱乐化倾向[N];东方早报;2008年
10 ;创新经营模式 推进行政改革[N];广州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姜国俊;转型期中国政党主导型行政改革的动力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2 张杰;我国公共服务创新中公民参与的价值及路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鞠连和;论新公共管理及其对中国的适用性[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美;中国地方行政改革的阻力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2 苏乐德玛;蒙古的行政改革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赵炜;论我国行政改革中的几个问题[D];郑州大学;2002年
4 李灵芝;“新公共管理”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D];广西大学;2007年
5 李季;我国行政改革历程和前瞻[D];苏州大学;2007年
6 王月;中越行政改革比较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7 武东晓;论我国行政改革的人本化趋势[D];郑州大学;2005年
8 杨敦明;当代中国行政改革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赫娣;新时期我国行政改革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浩;构建和谐社会视角下的行政改革价值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006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200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