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对我国政府公共决策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网络舆情对我国政府公共决策的影响
【摘要】: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舆情作为政府掌握民意的重要窗口,是推动我国公共决策优化的核心力量。网络舆情的丰富性、多元化特征,提高了公共决策的公信力和交互性,逐步增进了公共决策的民主进程。然而,网络舆论是一把"双刃剑",在实现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同时,也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公正、客观地把握网络舆情对公共决策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分类号】:D63
【正文快照】: 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高达6.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高达51%,在中国互联网发展过程中,新网民的不断增长让互联网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的基础更加坚实。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新网民最主要的上网设备是手机,使用率为71.5%,较2014年底提升了7.4个百分点,网络逐步成为民众掌握新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利权;;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年08期
2 李秋锐;;刍议网络舆情的处理[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2年02期
3 范达超;;论政府应对网络舆情事件的对策研究[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2年02期
4 兰月新;董希琳;陈成鑫;;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评估和危机预警研究[J];现代情报;2012年05期
5 刘萍萍;汪祖柱;;我国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管理的研究综述[J];情报探索;2012年03期
6 陈显中;;政务微博引导网络舆情的机制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7 李文娟;孙毅;兰月新;;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防御性策略研究[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3年04期
8 袁川;胡小红;方亚伟;;进一步完善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J];理论导报;2014年05期
9 郭思嘉;;完善网络舆情监控体系疏导舆论正向传播[J];采写编;2014年04期
10 梅松;;政府对网络舆情引导的原则与策略[J];党政干部论坛;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梁俊山;;基于云计算的政府网络舆情治理研究[A];学习“十八大”精神与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冀旭妍;;论网络舆情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A];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论丛2013卷第1辑[C];2013年
3 谢中起;冀旭妍;;政务微博在网络舆情治理中的作用[A];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论丛2013卷第1辑[C];2013年
4 洪巍;王治文;;考虑政府监管的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传播研究——基于演化博弈的视角[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11系统工程方法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方面的研究[C];2014年
5 孙德超;张馨睿;贺晶晶;;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提升[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6 齐佳音;屈启兴;张一文;钟永光;;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政府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管理决策研究[A];2013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7 舒刚;;社会转型期网络舆情治理创新——基于政治安全的视角[A];第七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吴汉松;提升引导网络舆情能力[N];石狮日报;2010年
2 方山县政协主席 林祥;加强网络舆情实时监测 做好网络舆情应对工作[N];山西政协报;2011年
3 茹引田 张亚星;吴忠监管网络舆情解决实际问题[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4 黄坚 张琛嫣;虹口:开展网络舆情监察 提高行政效能[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5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公共政策研究院反腐败与廉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毛昭晖;廉政网络舆情研判处置应遵循五原则[N];检察日报;2012年
6 记者 金玉珍;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N];柴达木日报;2013年
7 陈慧;发达国家如何监管网络舆情[N];学习时报;2014年
8 ;一周民政网络舆情聚焦·养老[N];中国社会报;2014年
9 中社舆情中心发布;一周民政网络舆情聚焦·社会组织[N];中国社会报;2014年
10 凌广志;重视网络舆情 团结共克时艰[N];中国国门时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曹学艳;突发事件动态网络舆情挖掘与应对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2 陈t熀,
本文编号:12245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224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