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地方治理中的协商民主、政府责任与公共精神
本文关键词: 当代中国 地方治理 协商民主 政府责任 公共精神 出处:《思想战线》201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当代中国地方治理的考察需要基于协商民主展开。协商民主存在于基层民主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中,同时以各地方经验得以展示。在体制内积极探索具体路径,是当下推进协商民主,实现地方治理成功的基本方式。地方治理的成功,需要对地方政府责任全面而正确的理解,并借由教育与回应使其得以践行。公共精神的理性塑造对于推动地方治理的有序进行是必需的。
[Abstract]:The investigation of local governan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needs to be carried out on the basis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which exists in the basic political system of grass-roots democratic autonomy. At the same time, the local experience can be demonstrated. Actively explore the specific path within the system, is the current promotion of consultative democracy, the basic way to achieve success in local governance, the success of local governance.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responsibility of local government comprehensively and correctly and practice it through education and response. The rational shaping of public spir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the orderly development of local governance.
【作者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学术思想理论动态与意识形态建设方略研究”阶段性成果(15AKS014)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13A002)
【分类号】:D630
【正文快照】: 自洽并经得起实践检验的逻辑体系是一种科学理论的基本构成方式。但是,现有行政学研究脱离中国语境的情况较为普遍地存在。“用公共利益、公共价值的理想之国规范现实的国家治理,直接用一种研究的规范体系简单粗暴地要求政府应该是什么、应该做什么”,1这种研究表现出一种非中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超;;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与地方治理[J];党史博采(理论);2008年10期
2 陈芳;陈振明;;当代中国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参与——历程、现状与前景[J];东南学术;2008年04期
3 陈潭;肖建华;;地方治理研究:西方经验与本土路径[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喻锋;;走向“地方的欧洲”:欧洲地方治理的发展及其启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杨倩;张莎莎;;论我国地方治理中公民参与的困境及路径选择[J];法制与社会;2012年10期
6 刘莹;;我国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7 孙柏瑛;当代发达国家地方治理的兴起[J];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04期
8 张建国;中国地方治理与建设责任政府[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9 郁建兴,金蕾;法国地方治理体系中的市镇政府[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04期
10 何艳玲;特定事件、治理过程与治理文化——一个新的地方治理实践分析框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周振林;;中美地方治理市场化技术比较及其启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雅勤;;转型时期的地方治理:困境与出路[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赵永茂;;台湾地方治理的发展与限制:以台北市大安区为例[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和谐社会与治理机制”政府管理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4 张雅勤;;论我国地方治理的现实困境与突破对策——以科学发展观为视角[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谷宇;;官绅共治与政务协商——传统中国地方治理模式研究[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6 张雅勤;;转型时期地方治理的现实困境与突破对策[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7 许民和;;地方治理在社会转型期的“非政府化”突破[A];上海青年政治学年度报告2013[C];2013年
8 李旭琴;;构建地方政府与公众双向互动的公共关系模式——地方治理理论的视角[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梁波;刘玉照;王海英;;地方治理结构的转型与农民工待遇制度范式的变迁[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 祝乃娟;地方治理:需要从“经营”转向服务[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2 李跃;转变发展方式须积极推进地方治理模式科学化[N];学习时报;2010年
3 记者 何祖谋;省委党校地方治理研究中心成立[N];福建日报;2012年
4 朱绩崧;地方治理要破除“念经机”心态[N];联合时报;2013年
5 杨雪冬;治理主体多元:地方治理向复合治理结构转变[N];学习时报;2009年
6 ;改革行政区划刷新地方治理[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7 李伟;于变迁中汲取前行的智慧[N];无锡日报;2013年
8 陈家刚;发挥好协商民主的“对话”作用[N];中国社会报;2008年
9 南宁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甘日栋;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快推进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广西日报;2014年
10 正林;在政府、大学和社会互动与合作中谋求学术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戴昌桥;中美两国地方治理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汤玉权;利益、参与与地方治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陈国申;从传统到现代:英国地方治理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利萍;地方治理中的协同及其机制构建[D];浙江大学;2013年
5 马斌;政府间关系:权力配置与地方治理[D];浙江大学;2008年
6 张青;地方治理视野中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徐越倩;治理的兴起与国家角色的转型[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志启;我国社会转型中的地方治理有效性论析[D];河南大学;2006年
2 彭清萍;我国地方治理中执政党权力实现方式的结构与功能[D];山东大学;2015年
3 高肖;大学生村官参与地方治理的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5年
4 毕辰欣;地方治理视野下贵州乌蒙山地区扶贫开发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5年
5 罗安生;当代中国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参与[D];浙江大学;2005年
6 温雪秋;地方治理视野下珠江三角洲基层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沈锦坤;信息社会我国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参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马玲;论我国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参与[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9 陈经光;地方治理中政协职能作用发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10 杨倩;我国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669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466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