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托底的社会政策及其建构
本文关键词: 社会政策 政策对象 社会建设理论 社会福利制度 经济结构转型 社会矛盾 政策概念 社会问题 政策创新 政策执行者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经济获得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也在积累,民生问题带来新的挑战。基于此,为进一步推动改革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央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社会政策。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加强社会建设理论和社会政策的学习研究",社会政策概念和议题第一次在中央文件中被提出。与之相呼应,学术界掀起发展社会政策和社会福利制度的
[Abstract]:Since 21th century,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of our country. While the economy is growing at a sustained and high speed,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social problems are also accumulating.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brings new challenges.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reform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Central Committee issued a series of social policies in succession. The six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6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pointed out that it wa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study and study of social construction theories and social policies." the concept and topic of social policy were put forwar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document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In the academic worl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olicies and social welfare systems
【分类号】:D632.1;D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春山;我对县(市)级社会政策制定的体会[J];管理工程师;2002年02期
2 吴忠民;;公正与社会政策[J];理论前沿;2002年07期
3 黄胜伟,柳拯;欧盟社会政策的历史发展与前景评析[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吴忠民;从平均到公正:中国社会政策的演进[J];社会学研究;2004年01期
5 多建瑛;论公道与社会政策和法治[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4年03期
6 ;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a Social Policy System for Society on an Ultra-large Scale[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4年04期
7 ;不能用经济政策来替代社会政策[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4年09期
8 张丽;;迎接社会政策时代到来——首届社会政策国际论坛暨系列讲座在天津举办[J];中国社会保障;2005年11期
9 杨团;中国更需重视社会政策[J];人民论坛;2005年03期
10 王先进;;试析各类组织在社会政策行动中的作用[J];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甘露明;;积极调整社会政策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A];“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世伟;张淑丽;;对景德镇市和谐社会创业中失地农民的社会政策支持研究[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岳经纶;;建构“社会中国”: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A];回归社会:中国社会建设之路[C];2011年
4 唐均;;构建和谐社会:社会政策的视角[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5 岳经纶;;社会政策学视野下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从身份本位到需求本位[A];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甘露明;;积极调整社会政策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谭建光;朱莉玲;;志愿服务与社会政策的演变——以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案例的研究[A];和谐社会建设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三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8 陈新民;郭春宁;;略论中国残疾人社会政策[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人口发展的多元模式与健康保障”人口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9 楚成亚;;公民权视角下的农村社会政策[A];“村民自治暨合寨村村民委员会成立3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绍光;;从经济政策到社会政策的历史性转变[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和谐社会与治理机制”政府管理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正在走向社会政策时代[N];北京日报;2005年
2 社会学所 唐钧;浅谈社会政策学科的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3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丁元竹;完善社会政策 提高执政能力[N];经济参考报;2004年
4 唐钧;社会政策学科前沿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顾颖 张晓宁;简论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平衡[N];光明日报;2007年
6 余南平;调节收入分配需要有力的社会政策[N];解放日报;2006年
7 关信平 (作者系全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评价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教授);我们正在走进一个“社会政策的时代”[N];中国社会报;2007年
8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师范大学 王凤鸣邋谢有光;社会政策是“生产性要素”[N];光明日报;2008年
9 ;引致和谐的社会政策正在形成[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 孙炳耀;我们要尽快熟悉积极社会政策[N];北京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立伟;社会政策与欧洲一体化[D];山东大学;2010年
2 徐道稳;中国社会政策转型研究[D];南开大学;2007年
3 楼苏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及其逻辑[D];浙江大学;2009年
4 张树昌;中亚五国和中国社会政策与社会问题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徐恒秋;社会转型:欧洲的经验和我国面对的挑战[D];山东大学;2007年
6 盛志宏;社会政策与社会转型[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韩丽丽;我国突发事件应对型社会政策制定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又源;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社会政策转型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2 王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中国社会政策的影响[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3 陈岚;社会政策的正当性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海娟;1949-1978年我国孤残儿童社会政策的价值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孙励;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政策托底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6 吴娅娟;近十年合肥市社会组织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7年
7 田德文;论欧洲联盟的社会政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汪强;中国宪法中社会政策条款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9 蔡霞;论我国社会政策中的政府责任[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想;资产社会政策的实现条件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204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520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