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问题现代治理视阈下的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研究
本文关键词: 民族问题 治理 社区民族工作 出处:《贵州民族研究》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推进民族问题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有赖于完善与创新现实民族问题的预警与化解机制,其中构建现代化的城市社区民族工作机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环节。一方面,社区民族工作机制的现代化,涉及到强化城市社区民族工作主体的多元与互动、完善运行机制和方法论建构、注重区分社区民族工作缺失和社区民族工作过度、强化民族干部作用等内容;另一方面,推进社区民族工作治理能力的有效发挥,表现为充分完善和发挥城市社区民族工作在民族政治动员、族际政治整合、维护民族成员的正当权益、构建民族问题预警指标体系等方面的职能。
[Abstract]: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national problem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ability depends on perfecting and innovating the early warning and resolving mechanism of the actual ethnic problems. On the one h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community ethnic work mechanism involves strengthening the diversity and interaction of the main body of urban community ethnic work.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al mechanism and methodology construction, pay attention to distinguishing between the lack of community ethnic work and excessive community ethnic work, strengthen the role of ethnic cadres, and on the other hand, promote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the governance capacity of community ethnic work, It is shown that the function of ethnic work in urban communities is to be fully perfected and brought into play in the aspects of national political mobilization, political integration among ethnic groups, safeguarding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ethnic members, and constructing the early warning index system of ethnic problems.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攻关项目“我国民族问题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项目批准号:14ZDA07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西北城市民族关系发展态势与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14JJD850011) 2015年度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西北地区民族问题治理研究”(项目号:15LZUJBWZD006)和“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型社区民族工作机制研究”(项目号:13LZUJBWYJ003)
【分类号】:D6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时远;20世纪世界民族问题的消长及其对新世纪的影响[J];世界民族;2000年01期
2 刘文秀;从冷战后的民族问题看“人道主义干预”[J];现代国际关系;2000年11期
3 张月明;《苏联民族问题与联盟解体》评介[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蒲跃;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肖磊;谱写21世纪世界民族问题研究的新篇章——评介《全球民族问题大聚焦》[J];现代国际关系;2001年06期
6 李德洙;观察和研究民族问题必须要有新视角[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7 赵静;试论中国共产党成功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J];桂海论丛;2001年S1期
8 毛公宁;对当今世界民族问题和我国民族问题的若干思考[J];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01期
9 王新刚;世纪之交世界民族问题及其对我国的影响[J];人文杂志;2002年06期
10 侯晓星;刍议民族问题概念的内涵[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伟;;我国民族问题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2 熊坤新;;处理民族问题必须遵循民族发展规律[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8集)[C];2014年
3 吴宗金;;依法执政与民族问题[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4 苏鹏;;从民族与国家矛盾关系中探析我国西部地区民族问题的解决途径[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叶江;;对“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论断的再思考——以群体认同为视角的考察[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关桂霞;张和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民族问题理论的新发展[A];改革 求实 创新——青海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优秀论文集[C];1998年
7 马明忠;;新时期我国民族问题理论的发展[A];改革 求实 创新——青海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优秀论文集[C];1998年
8 孙秋云;朱绍华;;城市民族问题:21世纪中国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课题[A];民族学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9 王希恩;;西部大开发中的民族问题趋向浅析[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学术讨论会暨第九次顾问座谈会论文集[C];2000年
10 牟钟鉴;;民族问题与宗教政策[A];宗教与民族(第壹辑)[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新;什么叫做民族问题?民族问题具有哪些特点?[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2 钟民研;全球化给世界民族问题注入新特点[N];中国民族报;2007年
3 青觉;民族问题的内涵与中国当代民族问题[N];中国民族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李博 潘启雯;民族问题:构建现代国家的“一道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金炳镐;民族问题概念:民族工作的理论依据(二)[N];中国民族报;2011年
6 钟声;东南亚民族问题不容忽视[N];人民日报;2012年
7 王希恩;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关键[N];中国民族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朱羿;民族问题需多学科立体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9 李德洙;观察和研究民族问题必须要有新视角[N];贵州民族报;2013年
10 李冠杰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公投不是解决民族问题唯一途径[N];东方早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丽娟;地缘政治视野下中亚民族问题对中国新疆民族关系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陈烨;转型与发展:民族问题与政治稳定[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3 裴圣愚;非洲萨赫勒地带民族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孙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早期进程研究(1921-1938)[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林钧昌;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李玉伟;内蒙古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与实践[D];内蒙古大学;2004年
7 余建华;民族主义、国家结构与国际化——南斯拉夫民族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伟;我国民族问题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2 李婵玲;苏联推行民族融合的教训对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启示[D];云南大学;2013年
3 沈启敏;论宪法对民族问题的回应[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4 张云洪;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民族问题[D];河南大学;2009年
5 方泽;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丁森;当前我国西部地区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及其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桂展鹏;中苏两党解决民族问题之路[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齐爽;关于民族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虹;论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民族问题[D];郑州大学;2011年
10 赵浚;新形势下我国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其特点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256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525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