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组织创新中的制度改革:城市基层治理制度变迁逻辑

发布时间:2018-02-23 01:46

  本文关键词: 制度变迁 组织创新 制度改革 城市基层治理 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 出处:《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近年来,城市基层治理的制度改革逐渐反映出中国城市基层制度变迁的框架性特点。通过对深圳市月亮湾片区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的观察与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的城市基层制度变迁具有一些值得考察的内生逻辑。第一,从阶段上看,城市基层制度变迁经历了功能缺陷、组织创新、机制形成与体制确认四个阶段;第二,从动力上看,城市共同体的"吸纳局限"与城市社会群体的"政治觉醒"是城市基层制度变迁的双重改革动力;第三,从局限上看,机制建设与体制确认之间的不协调是城市基层制度变迁的主要局限。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结论,城市基层治理的制度变迁不是国家层面制度变迁的投射,而是具有城市所特有的路径与特征。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institutional reform of urban grass-roots governance has gradually reflected the fra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stitutional changes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in China.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liaison workstations of deputies to the people's Congress in Yueliangw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it can be found that, China's urban grass-roots institutional change has some endogenous logic worthy of investigation. First, the urban grass-roots institutional change has experienced four stages: functional defects,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mechanism formation and system confirmation. From the power point of view, the "absorption limitation" of the urban community and the "political awakening" of the urban social group are the dual power of the reform of the urban grass-roots institutional change; thir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limitation,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we can draw a preliminary conclusion that the institutional change of urban grass-roots governance is not the projection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at the national level. But with the unique path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ity.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城市治理转型的基层行政协商机制研究”(15CZZ02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传琛;;关于城市基层政权设置的探讨[J];政治与法律;1992年03期

2 阿计;;城市基层民主的路径选择[J];公民导刊;2006年01期

3 陈奕君;;以思维创新推动城市基层党建新发展[J];今日浙江;2009年22期

4 王华;;贵阳市启动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J];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10期

5 宋敬业;;夯实党在城市基层执政的基础——上海市徐汇区区域性大党建的实践与启示[J];党政论坛;2011年12期

6 郑雪碧;;建设温馨和谐社区 夯实城市基层基础[J];党建;2012年07期

7 卢汉桥;胡世慧;;论行政诚信对城市基层政府应急管理的影响[J];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08期

8 ;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助推幸福核心城区建设[J];宁波通讯;2012年22期

9 张来治;城市基层政治权力结构的变迁[J];江南论坛;1997年11期

10 朱健刚,张来治;城市基层政治权力结构的变迁[J];探索与争鸣;199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翟桂萍;;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基层社会整合中政府与政党功能的变迁[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2 林伍龙;;加强社区建设为老年人创建一个温馨的乐园[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老龄问题研究——广西老年学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齐国新;;城市基层老年文化的特性与功能[A];荆楚文化与民俗论丛——1997—2001湖北省群众文化获奖论文汇编[C];2001年

4 庞啸;;城市基层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若干思考[A];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陈辉;;城市基层民主治理研究——困境与破解[A];自主治理与扩展秩序:对话奥斯特罗姆[C];2012年

6 侯保疆;;城市基层政府社会管理现状分析[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7 陈超阳;;我国城市基层会理体制创新:区自治与居民参与[A];第五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胡键 通讯员 岳宗;采取更直接方式听取群众意见 更重视加强城市基层基础工作[N];南方日报;2013年

2 记者 张伟方;全市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现场会召开[N];宁波日报;2008年

3 郊区党校 晋晓华;利用多种资源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N];长治日报;2011年

4 聂林 本报记者 任小昌 实习记者 庄滨滨;我市首创城市基层党建区域化工作法[N];绵阳日报;2013年

5 海港区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鲁栋;不断推进城市基层党风廉政建设[N];秦皇岛日报;2006年

6 王焕斌;城市基层党员先进性教育面临的新情况[N];台州日报;2006年

7 海曙区委书记 陈奕君;以思维创新推动城市基层党建新发展[N];宁波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杨静;深入推进街道社区学习实践活动和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确保取得更大成效[N];贵州日报;2010年

9 省政协委员 贵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王大鸣;将社区金融服务纳入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N];贵州政协报;2013年

10 张明亮;探索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路子[N];中国社会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备;城市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与公众期望契合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贾旭东;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国城市基层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可;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么莹莹;当代中国城市基层协商民主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3 刘芳兵;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实践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年

4 姜学敏;内蒙古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建设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5 宫雪;我国城市基层协商民主问题及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6 王泽;城市基层治理改革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7 洪胜芳;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研究[D];湖北大学;2016年

8 史尚可;“三社联动”机制下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研究[D];安徽大学;2017年

9 姜小翠;广州回应型城市基层政府建设研究[D];广州大学;2013年

10 佟付照;拉萨城市基层政权领导力的建设研究[D];西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258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5258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e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