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本体与意识视角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发布时间:2018-04-11 03:17

  本文选题:民族 + 中华民族 ; 参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年03期


【摘要】: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民族建构的基本目标和任务,作为共同体本体的中华民族与反映共同体本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均植根于我国多民族国家孕育、发展的历史之中,自觉于近代列强围攻中国的困局之中,勃兴于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既要克服来自内部的族际张力,又要应对来自于外部思潮与势力的冲击,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关注短板、提升政治认同、规范民族理论传播、坚持正确道路、发挥好制度功效等。
[Abstract]:Building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is the basic goal and task of our country's national construction. The Chinese nation, as the body of the community, and the sense of the Chinese nation's community, which reflect the ontology of the community, are all rooted in the breeding of our country's multi-ethnic countries.In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China was encircled by modern powers and flourished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should not only overcome the inter-ethnic tension from within, but also deal with the impact of external ideological trends and force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ty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to realiz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ty,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short board, promote the political identity, standardize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national theory, adhere to the correct road,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ystem.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
【基金】:2013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民族政治研究与多民族国家建设”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民族团结理论与政策研究平台”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顺清;;多民族国家内民族与国家的关系[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罗圣荣;;现代民族国家视野下的多民族国家整合[J];青海民族研究;2008年03期

3 白萍;;浅谈多民族国家中民族与国家的关系问题[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03期

4 常士;;多民族国家与民主关系的复杂性[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赵鹏;;浅析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整合——以构建现代民族国家为视角[J];思想战线;2011年S1期

6 陈凤林;杨锦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构[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7 陶明;试论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J];民族研究;1959年09期

8 原昊;;第三讲:我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J];中国民族;1984年07期

9 顾惠雅;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共性与个性关系初探[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10 李秉铨;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之形成和发展[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林;;中国城市里的少数民族[A];中国城市文化与城市生态[C];1998年

2 马晨;;论多民族国家的国家统合[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民族、民生、民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2年会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贾冬梅;;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学设计[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4 王建娥;;多民族国家包容差异协调分歧的制度机制[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沈林;;中国城市里的少数民族聚落[A];城市中的少数民族[C];2001年

6 秦晖;;多民族国家的多元与认同之道——印度与南斯拉夫的比较[A];共识(2011秋刊06)[C];2011年

7 黄岩;;促进国家认同,构建和谐多民族国家[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2011年)[C];2011年

8 孙振玉;;试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公平[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周朱流;;试论民族的传统观念与改革开放[A];民族学研究第十辑——中国民族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10 雷淑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和谐社会的构建[A];中国少数民族和谐思想研究[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明浩;自治,,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N];中国民族报;2014年

2 朱伦;仁政善治:当代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政策的基本趋向[N];中国民族报;2007年

3 记者 曹苏红;探讨多民族国家社会和谐理论[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4 李明浩;自治:多民族国家实现整合的有效途径[N];中国民族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黄信 本报实习生 周延丽 解晓丹;民族问题是国家安定和睦邻友好的重要基础[N];广西日报;2009年

6 ;为什么说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N];人民日报;2009年

7 北京日报理论周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N];北京日报;2009年

8 任仲平;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N];人民日报;2009年

9 朱军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多民族国家的民族认同与民族整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梁文道;不要忘了中国也是多民族国家[N];南方周末;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侯发兵;民族利益关系形态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2 常开霞;我国社会转型期民族利益协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匡自明;多民族国家和谐政府关系构建[D];吉林大学;2009年

5 杨璇;北京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先欢;孙中山的“中华民族”建构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李湘飞;多民族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认同建设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3 刘承祖;玻利维亚多民族国家建构中的“民族国家”问题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年

4 马科中;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目标体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文静;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合法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柴宝勇;多民族国家民主化的困境初探[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佳炎;当代中国多民族国家治理理论热点与趋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8 崔雪莲;多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侯万锋;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常昌;美苏民族融合范式之比较[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7341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7341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7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