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城市公共物品韧性治理:学理因由、进展经验及推进方略

发布时间:2018-04-13 13:28

  本文选题:城市公共物品 + 韧性治理 ; 参考:《理论探讨》2017年05期


【摘要】:城市公共物品韧性治理是有效抵抗风险扰动、快速恢复均衡状态、灵活适应变化压力的重要工具手段,基本模式包括PDCA环的通用模型、技术与社会双重融合、多元参与社会共治、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全空间尺度防御等。韧性城市规划理论、灾害治理理论、风险脆弱性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组织学习理论、经济地理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城市公共物品韧性治理提供了学理依据。我国城市公共物品韧性治理的进展及典型经验与做法,为推进城市公共物品韧性治理积累了实践经验借鉴。推进我国城市公共物品韧性治理的总体目标是以公共物品风险驱动力为导向,以减弱风险易损性和提升风险发生时的自适应性为中心,以韧性治理效能为标准,实现城市公共物品韧性治理的多元化、协同化、制度化、模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建立多尺度、跨学科、包容性的城市公共物品韧性治理体系,宜从范围方式、过程治理、主体结构、法律规制、监督及能力等四个方面提出推进方略。
[Abstract]:Resilience governance of urban public goods is an important tool to resist risk disturbance, restore equilibrium state quickly and adapt to changing pressure flexibly. The basic models include the general model of PDCA ring, the combination of technology and society.Multiple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governance, information integrated management platform, all-space-scale defense and so on.The theory of resilient urban planning, disaster management, risk vulnerability, social capital,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economic geograp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resilient governance of urban public goods.The progress and typical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of resilience governance of urban public goods in China have accumulated practical experience for promoting resilience governance of urban public goods.The overall goal of promoting resilience governance of urban public goods in China is to take the risk driving force of public goods as the guide, to reduce risk vulnerability and enhance the self-adaptability of risk occurrence, and to take the effectiveness of resilient governance as the standard.To realize the diversification, coordination, institutionalization, modularization, networking and intelligence of urban public goods resilience governance, and to establish a multi-scale, interdisciplinary and inclusive governance system of urban public goods resilience, it is appropriate to manage the resilience of urban public goods from the range approach and process governance.The main body structure, legal regulation, supervision and ability are proposed to promote the strategy.
【作者单位】: 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2013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价值链视域的城市社区公共物品供给困厄与解围机制研究”(13BGL151) 2016年天津市教委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社会治理精细化背景下提升天津基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与政策促进研究”(2016JWZD32)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心慧;;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概念与范围的厘定[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9期

2 田丽娜;毛铖;;私人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的路径选择[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3 闻振天;;浅谈公共物品的集体供给方式[J];时代金融;2013年21期

4 涂晓芳;论城市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5 滕世华;;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理论依据[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6 庞绍堂;;公共物品论——概念的解析延拓[J];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07年01期

7 金红磊;政府职能的让渡与拓展——基于公共物品的提供[J];经济体制改革;2005年04期

8 刘荣;;公共物品与政治发展[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9 霍然;霍震;;论中国第三部门的发展与挑战——基于公共物品与社会资本视角[J];经济问题;2007年10期

10 伍丽烨;;非政府组织在公共物品引入市场中的角色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式龙;;中国农村反贫困的市场与政府作用的研究[A];西部发展评论(2005年第2期 总第16期)[C];2005年

2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物品合作供给——自发治理,多中心与发展[A];自主治理与扩展秩序:对话奥斯特罗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本报评论员刘文宁;提供充足的公共物品是政府的职责[N];工人日报;2002年

2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柏良泽;事业单位制度重构的基本理论问题[N];中国人事报;2007年

3 舒锋;公共服务的多元化与体制创新[N];珠海特区报;2006年

4 吴伟;找寻筹款捷径:期待慈善组织的成长[N];中国社会报;2006年

5 党国英;制约权势靠制度创新[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冷功业;中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岚;职能转型背景下我国政府在不同类别公共物品提供中的角色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2 刘帅;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7年

3 曹禄;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公共物品均等化供给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4 贾蒙恩;我国海洋环境公共物品市场化供给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5 张克兢;我国城市公共物品有效供给实现途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6 吴霜;政府采购体育公共物品寻租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高晓雷;政府行为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8 吕海;地方政府协作供给区域公共物品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9 吴樟桃;农村居家养老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立梅;邻避冲突的形成及其治理[D];黑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447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7447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6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